分享

万家灯火,古代的元宵节原来是这样!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2-19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


唐朝宰相苏味道描绘元宵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古人的元宵节,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有的朝代甚至还放起了假,不如一起去了解下~



宋:家家灯火


宋代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是哪个,答案不是春节,而是元宵。


宋朝元宵放灯期间,“家家灯火,处处管弦”;街头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奇巧百端,日新耳目”;入夜之后,万人空巷,都出门观赏花灯;女孩子也穿得漂漂亮亮,出来尽兴游赏,甚至彻夜不归,“倾城仕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


▲南宋 李嵩 观灯图


现代人过元宵节,通常不放假,宋朝却是每逢元宵必放假,而且假期还挺长。


据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休假岁凡七十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意思是一年官定假期七十六天,其中春节放假七天,寒食放假七天,冬至放假七天,皇帝过生日(天庆节)和元宵节(上元节)同样放假七天。宋朝对元宵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明:十天假期


别说宋,明代对元宵也很重视,《明会典》记载:永乐七年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起给百官赐假十日,以度佳节。


明代元宵节还增添了一些娱乐项目。明末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灯节耍狮子、放烟火、鼓吹弹唱,挤挤杂杂,大街小巷,通宵以乐。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代,宫中“货郎”在贩卖灯笼,画中出现了动物花灯


在《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我们还能看到小男孩正认真玩“大象花灯”。不过你们知道么,大象灯笼意指“太平有象”,马灯笼意指“马到成功”……从古至今,中国人就爱给物品增加一些美好寓意~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清:娱乐活动丰富


到了清代,元宵节缩短为四到五天,即便如此,花灯反而演变得更加有型、有趣,富贵人家尤爱布置大型彩灯彰家族的雄厚实力,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高达数丈的「鳌山」灯。


▲《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局部 清代,画面左边有赛过一层楼高的「鳌山」灯


当时的民间娱乐活动也增添了大量的新内容。从元旦到元宵节,舞狮子、舞龙、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动都涌到节日期间,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


像《清嘉录》描写灯节的诗中就有:“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



千百年后的今日,透过这节日,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代的传承,正是这些传统,流传着中华千百来年的文化。


来源:素材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