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山水图 (美)堪萨斯市纳尔逊 此图以立幅构图, 画重重山峦, 其间有行旅人物点缀,山形屈曲,设色浓重。画法以秃笔细写,形如古隶,苍古之甚。整幅画面以墨取韵, 以笔取其山水的大体结构得其阳刚之美,以墨渲染见其仪姿得其阴柔之美。传闻此画系自古墓中出土。 荆浩,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一作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通经史,能诗文,书法学柳公权,工画佛像,尤妙山水。隐居太行山洪谷,号洪谷子。山水画全景构图和皴法技巧,实始于浩,其接受前人经验,后成为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尤精画理,著有《笔法记》一卷,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要”,以及笔有筋、肉、骨、气“四势”之说。 匡庐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传为荆浩名作。图画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全景式的构图表现峻拔的山峦和水边村居的清幽景色, 画幅上端高山耸起于云表,崔嵬奇峭, 结构严密, 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相结合,而其浑远、奥冥、飘渺尽得其当。画法皴染兼备,皴法用小披麻皴, 层次井然。画家用水墨皴染画出山势的形态变化, 其下山径曲折, 山间水滨布置有屋宇、桥梁、长松、林木, 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特点。 关山行旅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上画峰峦高耸, 气势雄伟, 山间云烟萦绕, 隐现古刹, 山下近处布置荒村野店,酒旗迎风,行旅往来停息,点缀以驴骡鸡犬,画出了朴野的山中情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布境兼高远与平远两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之分, 落墨则渍染生动,饶于墨韵。皴写山石,有如“刮铁”般的坚实的质感,都显示出关仝山水画的风貌。 关仝,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画家。仝,一作同,一名潼,又作童,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精工山水,从师荆浩,有出蓝之誉。尤喜作秋山林,形象洗炼而完整, 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与荆浩同为北方山水画派创始者,并称“荆关”。 秋山晚翠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正中画峭拔的山峰, 山间丛生寒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后土>,”“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然本图章法似不够完整,恐系通景巨幅山水中之一幅。 山溪待渡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冈阜、峦岭, 自近及远盘礴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气势堂堂, 景意幽深。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 山作正面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用墨厚重,染晕次甚多。整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 雪竹文禽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的笔法十分工细,先作淡墨而后用色彩渲晕,并分许多层次,完全符合画史所记黄筌的艺术形式。黄筌所画,不妄下笔,花竹师滕昌祜,山水师李异,鹤师薛稷,然其所学,笔意豪瞻,脱去格律,过诸公为多。所以筌画兼有众体之妙,凡山花野草,幽禽异兽,溪岸江岛,钓艇古槎,莫不精绝。 黄筌,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65年,五代后蜀画叔,成都(今属四川)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集各家之善赡,遂成一家法。作品多描绘宫廷中的异卉珍禽,丰满,画花浓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币成,谓之“写生”。后人把他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代、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 初雪图 此图为赵斡仅有的传世作品。表现朔风凛冽、雪花飘飘的冬日江岸,渔夫们冒着严寒张网捕鱼的情景,全卷布置以芦苇、寒树、坡岸、板桥,渔民活动其间,或撑舟,或撒网,或于芦棚中避寒,或在船上炊食,江岸有骑驴之行旅,寒冷畏缩之状极为生动感人。画中树石笔法劲健,水纹用笔尖利,天空以粉弹出飞舞的雪花,技巧十分娴熟。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中国绘画珍品。 赵斡,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五代南唐画家。后主李煜时为画院学生。善画山水、林木,长于构图布局,所画皆为江南风景,多作楼观、舟船、水村、渔市、花竹,具有田野情趣。所作江行图,深得浩渺之意,见之使人如身临其境。 潇湘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象,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 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绘成, 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渔夫十人拉网捕鱼, 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董源,生年不详,卒于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中主李憬朝(91 6—961)时任后苑副使,后苑即北苑,世称“董北苑”。工画龙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董源的水墨山水,影响很大,后世将其与巨然并称“董巨”,成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与李成、范宽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又与荆浩、巨然、关仝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 夏景山口待渡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的是江南夏天景色。开卷处干沙浅岸,坡下溪流萦绕,布景空灵。 中幅结构密, 山峰层丘叠壑,焦墨大披麻皴,高厚雄壮。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笔法表现漫山的树木丛林。与《潇湘图》相比,虽形体有些一致,但用笔墨有出入之处,其笔墨变幻是多样的。画家柯九思鉴定日:“真神品也”(下图为局部)。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