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解读|NO.17 传播学:关于传播的一种视角

 神奇东方树叶 2019-02-19

传播学


传播学专业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农业科教影视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本专业还设置了影视传播和传播理论与实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深入学习。本专业培养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传播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Lead
01
       专业解析
02
    专业与就业
03
      报考指南


专业解析


传播学是什么?


有人说新闻无学,广告无学,公关无学,但是不会说传播无学。传播学是“学”,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如有关媒体控制的议程设置理论;有传播过程存在的两级传播、媒介即信息;还有传播效果相关的皮下注射论、沉默的螺旋、数字鸿沟、第三人效果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郭庆光教授编写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系统的论述了传播学的定义:“一般认为,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与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人类一切传播活动和现象规律。”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过程中,新的传播技术在不断地刷新着认识,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按照传播的主体划分,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也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等。今天的网络传播突破了上述划分,它消除了上述传播的界限,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大众-人际传播。除了按参与主体划分外,按照传播发生的语境,还可以细分出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全球传播等传播形态。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传播学和新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传播学和新闻学都归为文学中的新闻传播大类。

在研究范围上,新闻学是传播学研究的一部分。传播学专业关注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更广阔和深远的信息传播领域。李彦冰老师认为,在今天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粗略来说二者的区别就是:新闻学所专注的是新闻信息的采集、生产和传播。而传播学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有志从事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与就业


传播学专业每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3500-4000人,2017年全国就业率在90%- 95%之间,男女比例为:男生占25%,女生占75% 。女生是男生所占比例的三倍。尽管就业竞争一年大于一年,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但是优秀的媒体人才依然短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领域拓宽就业新渠道

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适应很多行业的需求,不仅可以从事新闻采编、新媒体内容生产、广告、公关、政府及企业宣传、市场营销等传播行业,还可以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传播活动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实践应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许多之前与传播无关的行业也开始向传播转型,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学人才拓宽了就业渠道。


锻炼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许多的行业都离不开传播,各种行业又有不同的传播特点。新技术创造了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行业迅猛发展起来,与传统媒体的结合也不断地深入,所以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拥有复合知识结构,还要掌握新的传播技巧和全面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数字媒介时代的要求,更好的实现就业。

在专业技能上,新闻采写编评以及策划与执行能力、公关知识、广告策划、文案写作、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是基础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另外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有志从事对外传播的学生至关重要。


媒体行业工作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多才多艺”。腾讯新闻发布的最新传媒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媒介内容形式词频统计中,视频的词频位列第一,大视频时代,视频将成为主要的媒介形式。此外,动画、漫画、H5、数据新闻等媒介形式也成为深受优势媒体欢迎的媒介形式。因此,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要在媒体就业中拥有竞争力,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提升在视频拍摄、剪辑和包装以及页面设计、H5制作等方面的技能。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就业前景

本专业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学科体系横跨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整个传播领域,构成了从理论传播学到应用传播学的宽口径、厚基础、适应面广的新兴学科专业。随着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传播学专业将为国家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报考指南


开设院校多 学校培养有侧重

目前开设传播类专业的院校很多,普通综合类院校一般都开设有传播学专业或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比较知名的,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

高校传播学专业培养方向大体集中在新闻、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等方面。例如复旦大学的传播学专业注重的培养方向则为媒介管理、社会协调、信息分析等。中国传媒大学设有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的传播学专业,还有侧重于传播理论和国际传播实务的普通本科类传播学专业方向。另外也有把传播学专业划入社会科学类的院校,侧重于传播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方向。


报考大类看清专业方向

目前各高校传播学专业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传播学”专业招生,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二是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实施按大类招生,入学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分流到具体的专业。

各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不同,在传播学大类中招生的专业也不同。如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类”包含4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类”大类中也包含了4个专业,但具体专业有所不同,分别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考生在报考时最好弄清所报院校的大类中包含哪些具体专业,哪个专业是考生的兴趣所在,再进行选择。





专业推荐



专业特色


本专业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农业科教影视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本专业在完成传播学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训练的同时,在高年级设置了影视传播(侧重纪录片、科教片创作)和传播理论与实务(侧重新闻与网络新媒体)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深入学习。

主干课程

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舆论学、文艺美学、基础摄影、影视导论、影视脚本创作、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新闻与纪录片、科教片编导创作、电视节目编辑、媒体动画与制作、网络传播与文化、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媒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学通论、广告视觉设计、媒介组织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相近专业


新闻学 050301*、广告学 050253、编辑出版学 050254、广播电视新闻学 050252、媒体创意050306W。


相关联学科

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叠、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

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

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传播学与宣传学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但是,这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劝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传播学与新闻学

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各有特点。

传播学与历史学

作为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学,它可以帮助传播学来研究已经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历史因素,揭示传播媒介变革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从而使传播学能够“论从史出”,使传播者能够“以史为鉴”,获得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进而提高传播效果。作为以追求和提升人类传播智慧为旨归的传播学,它也可以让历史学者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社会水泥”和“人际润滑”的作用,和在政治、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历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进而在“以论观史”中会发现:传播既是人性的建筑材料,也是历史的建筑材料;人类一切与精神活动或精神文化有关的历史,其实都是传播的历史。历史学是一种静态的内向的研究,通过关注和分析已逝历史事实为现实服务;传播学是一种动态的外向的研究,通过关注和分析正在发生的传播活动现象为现实服务

END

关注有好运

跑赢2019高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