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不两直”是暗访的正确打开方式

 竺言小聚 2019-02-19

去年以来,湖北阳新县建立红蓝榜单,压紧压实驻村帮扶责任。(10月1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去年以来,湖北阳新县成立巡查督战组,每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明察暗访。扶贫政策知晓情况、“一户一策”落实情况、入户走访解困情况、扶贫档案更新情况、遵守驻村纪律和管理制度情况、完成阶段性重点工作项目情况“六个工作项目”任务完成好,表现突出的,登红榜树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反之,帮扶任务完成情况较差的,列入蓝榜公开通报。

暗访,顾名思义就该是悄悄地进行调查访问,这样才能看到真相,听到真话。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为了发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热衷于开展明察暗访,这本身是好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基层单位,所谓的明察暗访却变味了,成为明察明访。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无数事实证明的。2013年,湖北省黄石市《东楚晚报》的一条新闻,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这篇刊登于第三版第二条位置的新闻,名为《距国家暗访组来黄检查只有98天……》,暗访的消息提前三个多月曝光,变成了通知,让网友大呼“这个暗访有水平”。如此提前3个多月就知道的暗访,还有多少意义。

无独有偶,2014年,有媒体记者在河南新郑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看见办公室黑板上写着“省纪委已来我市暗访,加强上班纪律”。省纪委既然到基层单位暗访,就应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这样的暗访才有意义。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明明是暗访,却成了人尽皆知的热烈欢迎,这样的暗访意义何在?暗访目的何在?这样的暗访还能看到基层单位原汁原味的真实情况吗?

希望各级党组织在对基层开展暗访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保密,一定要坚持做到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这样才能看到基层的真实情况,这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帮助。(作者:李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