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可泰,最美丽の行走佛—— ![]() ——素可泰沙西寺,流畅の坐佛—— 【泰游记2011_30_素可泰,最美の行走佛】 【素可泰游记(2).沙西寺_中心景区】 ![]() ![]() 什么是“行走佛”?这在其他地方可是极少见的!偶猜你可能一直见到坐着的佛、立着的佛、或者还有卧着的佛,但你见过正在行走、健步如飞的佛吗?呵呵,真的有喔 ![]() 小介 素可泰(Sukhothai)の艺术 : 素可泰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除了同为她的历史地位之外,还因为她的艺术地位。从13世纪末开始,素可泰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艺术创作中心。素可泰王朝为了表明其文化地位超越了曾经占统治地位的高棉文化,避开了高棉的大乘佛教,信奉来自斯里兰卡的小乘佛教。它融合了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其他亚洲文化,从而创造了泰国的第一种本土文化。 素可泰王国的艺术创作丰富多彩。通过建筑、雕塑、陶瓷和绘画呈现出一种深邃持久的美丽和优雅。雕塑是素可泰艺术最杰出的表现形式。受斯里兰卡风格的影响,素可泰的佛像雕塑以其流畅精细的设计而著称。那些轻巧自如的线条和圆柱非常优雅。其他显著的特点还有:佛像的肩膀很宽,腰身纤细,头部戴着火焰装饰物,左肩披着袈裟垂饰,波浪似地束在腰间。佛像的面部表情也很值得关注,拉长的面部上鼻子、眼睛和嘴的轮廓非常清晰。因此可以说,这些表情比起以往任何其他式样的佛像都更安详,更有灵性。素可泰风格的细腰佛像,线条流畅,姿态优美。 对于艺术家们来说,要看泰国最美丽、最具原创力的佛像艺术成就,一定要到素可泰去。佛像造型一般有三种:半莲花姿势的坐佛、站佛、卧佛 ,素可泰的佛像还有第四种典型姿势:行走佛。这首个成功创作出行走佛的,正是素可泰的艺匠,“行走姿势”被看做素可泰艺术家的伟大创造,虽然这种形象以前存在过,但几乎都是浮雕的形式,没作为标准的形象,素可泰的艺术家创作了行走瞬间的一种崇高形象:佛像的一只脚跟抬起,另一只脚踏在地上,似乎在向前轻快地行走。尽管这样的行走佛现在已遍布泰国,但素可泰的行走佛,包括坐佛、立佛,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最美丽、最具原创力的艺术成就。泰国登峰造极的佛像造型艺术,就在“素可泰”时代。 小介 素可泰“行走佛” : 呈迈步之态的行走佛(泰语发音:帕帮里拉),美丽庄严,喻示着佛从天堂来到人间。 一贯高居佛堂之上,或坐或立的佛,走下了神坛,他以婀娜的体态,曼妙的身姿现役于才苍茫人世。他们有了人的外形,但保持佛的内心,双目微闭,面带笑容,莲步轻移,手臂微屈,指间暗藏佛印,呈现出动感美态,时间就好像定格在将走未走的瞬间。当佛行走于人世,便多了些人性,少了些神性。行走佛行走在土地上,也走入和他相遇的每个凡人的内心。 行走佛是素可泰时期佛教艺术的一大特色,更是很能体现泰国佛教精神的一种形式表现。在泰国,佛教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精神活动的范畴,而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行为规范。宗教对于人的意义就像米、盐那般普通,却极重要。 看地图,“沙西寺”位于一座湖心小岛之上。 ~~骑到这里停好自行车,先看到块牌子,英文标着——Wat Sra Sri & Tra Pang Tra Kuan ![]() 看到有座小桥通向小岛,心想应该就是了“沙西寺”了吧~~ 然后在桥另一侧又看到块牌子,英文标着——“Wat Sa Si”, ![]() ![]() 不过好歹发音都可以算作“沙西寺”的 ![]() 进去再说吧~~ ![]() 桥上有风景看呢 ![]() ![]() 木栈桥的景深也不错吧 ![]() ![]() 正对桥的,是一座“吊钟形”佛塔,是源自斯里兰卡的佛塔式样。 ![]() 略微移步,就看到两只吊钟,真神奇,呵呵! ![]() 站在小岛看对岸,水面如镜,郁郁葱葱,画儿一般! 对过也有吊钟形的佛塔,属于另一个小寺的遗址。 ![]() 小岛上给游客的休息亭: ![]() 好咯,回头再看沙西寺吧! 移步看到第二个吊钟佛塔之后,马上,沙西寺的两座佛像,就都映入眼帘了! ![]() ![]() 这尊正在行走的佛像——就是素可泰“最美丽の行走佛” ![]() ![]() 很神奇的呢,凝视一会儿,你会觉得他正款款地走下来! ![]() ![]() 一尊泥塑石雕,竟然完全是动态的感觉 ![]() ![]() ![]() ![]() 调成黑白的再拍! 和彩色的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格调呢 ![]() ![]() 行走佛柔美的面部线条,来自于斯里兰卡的影响, 而五官的突出,又具备佛教起源地印度的元素: ![]() 右侧面的行走佛: ![]() 半侧: ![]() 正面: ![]() 最后转到左侧看: ![]() 最美“行走佛”标准像: ![]() 行走佛令偶惊叹地看了好半天,同伴早已跑去看坐佛了 ![]() 坐佛和行走佛一样面朝西,它在高高的台基之上,四周只余几排圆柱,房顶,因为是木质的遭际已毁殆尽: ![]() 在台基下看坐佛,面部和那尊行走佛完全不同,更泰国: ![]() 长长的台基端部,有两侧石阶可上: ![]() 沙西寺的大坐佛,被石柱包围着: ![]() 它有多高大? ~~ ![]() ![]() 沙西寺的坐佛,手势为“触地印”(又称“降魔印”)。 只见它,宽肩细腰、法冠饰有火焰状、身披袈裟波浪垂饰、面部轮廓清晰柔美——典型的素可泰式佛像! ![]() ![]() 无畏印:一般用于立姿佛像,举起右手,掌心向外,手指伸展,象征布施无畏、平安和抚慰,解除众生苦难。 与愿印:左手低垂,掌心向外,手指微曲,象征应许满足众生愿望。 触地印:用于坐姿佛像,右手向下舒展至右膝附近,掌心向内,指尖触地,左手闲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象征佛陀要求大地作证他修成佛道。也叫降魔印,经中曾载佛陀修行成道时,遭魔王扰乱,佛陀以右手指触地,终使魔王惧伏。 说法印:用于坐姿佛像,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捻成环状,象征完满的智慧和发愿度人。 禅定印:用于坐姿佛像,双手平放膝上,右手叠至于做掌上,表示禅思,使内心全神贯注。 坐佛不远处,另有一架小桥通往比邻的迷你岛,那是另一处残寺遗址了。 ![]() 参观完毕必须原路退回, 回到先前的视角,这里的view几乎是沙西寺的全景,典型的素可泰寺庙的样子: ![]() 从木栈桥退回主路, 沙西寺倒映在一片宁静的水面上,很美! ![]() 其实整个素可泰遗址公园都很美,环境好到更像个大公园: ![]() 在素可泰的一日游览中,游客不多,团队客更少,中国游客也是后来在景区外才碰到几个。真的很安静,这样的游览实在太舒服! ![]() ![]() 心情怎能不好呢 ![]() ![]() 残破的遗迹就这样到处散落在公园之间, 时而出现在路左侧: ![]() 时而从右面冒出来: ![]() 也有被隔离栏围起来的: ![]() 更多是绿茵草坪和参天大树的美景, ~~那些被水池环绕的树林,更是美得令人诧异,鲜翠欲滴,透着灵气,犹若精灵。 ![]() ![]() 如果,你喜欢我的“泰游记”,那么就请继续与我分享后一篇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