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怎样从错误中学习 一、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 把孩子的表现比作海面上的冰山,内心世界就是海面下的冰体,这个庞大的海下世界是由孩子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如果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潜在的心理世界,就需要从四个角度入手。 孩子错误行为下的四个目的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发现,当孩子丧失信心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选择4个不恰当的错误目的,会出现以下4种表现。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们认为,只有得到家长的关注,才有归属感。 寻求权力 孩子们认为只有当自己说了算,或者不由家长对自己发号施令时才有归属感。 报复 孩子们认为自己得不到归属的同时,至少要让家长受到同样的伤害。 自暴自弃 孩子们认为自己不可能有所归属,故而选择放弃。 父母需要细致地观察,方能识别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孩子的很多行为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实际上他们也有各自的心理需求。 家长的错误行为 在面对一个犯错的孩子的时候,家长容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无方法 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犯错的行为,只是出于本能的压制,或者放弃管理。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去参加一些父母训练活动,掌握一些实际的应对工具、沟通话术、思路,提高自己的处理能力。 无培养动力 这样的家长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知道如何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抱着负面想法去看待孩子,就很难花更大的精力去理解孩子,更没有引导。 无养育的目标 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缺乏规划,完全依赖外界,孩子上学了,一切的问题都问学校,在家庭里对孩子的未来没有更多的研究,走一步看一步,孩子的潜在的能力很大程度会被掩盖而得不到良好的开发。 无尊重 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体现平等、尊重的理念,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故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强制约束和限制,并将其视作“培养”。 无观察的态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迸发出来兴趣、爱好和天赋,缺乏观察能力的家长容易忽视这一点,导致孩子错失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最佳时机。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保持同理心 体会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尊重并接纳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再去找出恰当的沟通方案。家长应当多陪伴、多倾听,多信任,保持谦虚的心态。 赋权 孩子应当有属于自己的权力,家长需要明白这一点:既然孩子和我产生了权力的对抗,不如把权力给孩子。先将态度从消极转向积极,再观察孩子得到权力后是怎样使用的,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不要着急,和孩子一起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益的关注方式 家长的过度关注和不愿放手会让双方都陷入高压的状态中,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应当建立一个能够指引孩子,能够提供孩子锻炼能力的适当环境,允许老师暂时离开孩子。这样一个环境的设立,就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端正为人父母自身处世的态度 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价值观”是很重要的,家长各种问题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每一次行动,最终,孩子会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父母在无形中提供的信息,转而成为意识。这些意识会影响孩子乃至其成人,所以,家长应对自己的生活理念要有时刻修正、时刻提升的警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