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一期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匆匆过客,且驻足去触摸,诗意生活完全可能。现将“七十二物候”展示节气变化,与大家分享。 一.立春物候 东风送暖冻渐无,蛰洞昆虫振翅苏。 鱼陟负冰游水面,周而复始总春趋。 *每年2月4日左右为立春节气。 二.雨水物候 雨沥温升獭始渔,天鸿雁返北归初。 春催草木渐萌动,播种植林勤字书。 *每年2月19日左右为雨水节气,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三.惊蛰物候 桃红李白始花开,燕语莺鸣惊蛰来。 鹰化鸠柔春意显,从容万物共舒雷。 *每年3月5日左右为惊蛰节气。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四.春分物候 柳翠杨飞归燕来,平分昼夜听惊雷。 熠光电闪春渐暖,聚会田头农事裁。 *每年3月20日左右为春分节气。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五.清明物候 日穿雨影彩虹生,花缀梧桐万物萌。 转换阴阳鴽代鼠,春风绿透共清明。 *每年4月4日左右为清明节气。物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 六.谷雨物候 云间戴胜降于桑,布谷鸣鸠拂羽翔。 碧水萍生春渐去,杨花柳絮抹新妆。 *每年4月20日左右为谷雨节气,物候:萍始生、鸠拂羽、戴胜降于桑。雨水增多。 七.立夏物候 青蛙聒噪夏初萌,蚯蚓繁忙土地訇。 野菜争攀瓜蔓出,阳光暖丽蕴深情。 *每年5月5日左右为立夏节气,物候:蝼蝈鸣、蚯蚓生、王瓜生。 八.小满物候 苦菜新枝叶茂繁,刍荛细草始枯烦。 含苞麦子初成熟,水稻耘禾好气温。 *每年5月20日左右为小满节气,物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小满后气温渐高。 九.芒种物候 螳螂破壳始初生,翠柳枝头鹏鸟鸣。 反舌无声梅雨近,安苗割麦百花惊。 *每年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节气,物候:螳螂生、鹏始鸣、反舌无声。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十.夏至物候 林间绿荫伴蝉鸣,半夏初长木槿荣。 鹿角渐衰终逐解,盛阳至极一阴生。 *每年6月21,物候: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十一.小暑物候 温风渐起鸷鹰回,蟋蟀移居屋宇来。 绿荫正浓禾茁壮,出梅还伴几声雷。 *每年7月7日左右为小暑节气,物候: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十二。大暑物候 温高土润溽兰亭,腐草滩涂闪亮萤。 阵雨时常雷作伴,闲来避暑蓼花汀。 *每年7月22日左右为大暑节气,物候: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十三。立秋物候 晨微白露滴林头,渐起凉风暑好收。 室外寒蝉喧耳伴,梧桐叶落也知秋。 *每年8月7日左右为立秋节气,物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十四。处暑物候 猎鸟雄鹰天际飞,红尘万物始凋稀。 田间五谷趋成熟,又见丰收喜讯挥。 *每年8月22日左右为处暑节气,物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十五。白露物候 天高云淡雁归来,草白露凝玄燕回。 野鸟养馐垂叶落,收秋火急把人催。 *每年9月7日左右为白露节气,物候:鸿雁来、玄鸟(燕子)归、群鸟养羞。 十六。秋分物候 气爽天凉雷逐喑,蛰虫坯穴避寒侵。 雨稀风燥河池涸,满目秋粮悦若金。 *每年9月22日左右为秋分节气,物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十七。寒露物候 叶落珠寒冷露来,烟愁雾锁雁声哀。 无踪鸟雀疑成蛤,九月黄花菊始开。 *每年10月8日左右为寒露节气,物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十八。霜降物候 气肃而凝露结霜,蜇虫穴俯叶枯黄。 兽豺储食迎寒节,三麦春花播种忙。 *每年10月23日左右为霜降节气,物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农村多忙于播种春花作物。 十九。立冬物候 乍起西风扫叶层,寒潮冻地水终冰。 田头雉鸟疑为蜃,万物归收避九凝。 *每年11月8日左右为立冬节气,物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冬即终,且万物收藏避寒冷。 二十。小雪物候 阴阳两气不相通,万物无机没彩虹。 闭塞成冬天地远,雪凝寒雨兆年丰。 *每年11月22日左右为小雪节气,物候: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 二十一。大雪物候 天寒地冷鸟难鸣,虎偶求交渐动情。 荔挺新芽萌始出,丰年瑞雪好冬令。 *每年12月7日左右为大雪节气,物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二十二。冬至物候 曲缠蚯蚓土中环,地底深泉引始潺。 糜感气阳而解角,阴阳起九命交关。 *每年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节气,物候: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二十三。小寒物候 归乡大雁始迁移,喜鹊巢窝起筑时。 鸲雉感阳鸣四九,冰雕玉琢胜琼池。 *次年1月6日左右为小寒节气,物候: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二十四。大寒物候 始孵鸡仔报时真,鹰隼寒空厉疾巡。 水泽冰坚童尽溜,轮回节气好迎春。 *次年1月21日左右为大寒节气,物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