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行书是一种统称,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行书具有连贯流畅、灵活多变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显得姿态万千,欹正对比让行书更具姿态。 行书不仅仅是楷书的快写,它是有笔画省减的,结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的。学习方法跟楷书略有不同。关于学好行书有什么秘诀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30多年的学书经历做了一个小结,归纳如下: 一、选好碑帖范本最关键。 古人说:取法乎上 ,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行书应从魏晋南北朝书家的法书入手。先学“二王”可以事半功倍!《圣教序》和《兰亭序》都是很好的学习范本。米芾的《苕溪诗卷》,还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赵孟頫、黄庭坚的很多行书碑帖都可以作为临摹的范本。 二、掌握好行书的基本笔法。 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学习行书首先要从点画入手,从简单的笔法开始,在提、按、顿、挫、收、转等各个笔法上多下功夫,掌握要领,打牢基础。 三、临摹交替练习。 临摹要刻苦,细心读帖,认真体会古人用笔,包括点画粗细、方向,角度,结体、字形等的变化。 四、加强对比性练习。把相同的字,相同的部首放在一起练习,比对,力求神形兼备! 五、小字和大字练习相结合;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六、力求墨色变化丰富。 同一个字里头,笔画少的那边要写粗一点,独体字墨色要浓,笔画要写得稍粗一些,力求协调,笔画多的字要注意笔画的穿插,线条要细些,力求稳健而不臃肿! 七、注意点画的呼应、字与字的衔接和连带以及间距的处理。 八、计白当黑,疏密得当。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走马观花,密处密不容针! 九、、中侧锋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十、意在笔先。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十一、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个性、思想、审美、气质的流露,不仅仅是技巧的表现。 十二、力求结体多变 ,对比强烈。大小参差,错落有致! 十三、力求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气势磅礴、神采飞扬! 综上所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行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