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浚县:顺河街花船玩会,男女老少齐上阵

 建安视觉 2019-02-19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顺河街花船玩会,男女老少齐上阵。

20086月,浚县民间社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91月,浚县又摘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桂冠。

独具魅力的浚县社火作为 一种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社火产生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中这样记述社: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远古时期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是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而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正月期间,人们以歌舞等形式,拜神、祭祀,表达对社神、火神的崇拜,以驱邪避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后经千百年来的积淀、发展,其性质也由古代的娱神转化成后来的娱人

 顺河花船圣会由来已久,3艘花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有一位陶姓县令前后3次评顺河花船为社火表演头等奖,每次赏3块银质奖牌予以嘉奖。

 在隋炀帝的时候,浚县东有黄河、西有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浚县水道在宋代被称为御河,后来黄河改道,船只也没有了,老辈人为了纪念曾经船只如云的景象,就在社火表演中加入了划花船的表演。后经一代代传下来,就演变成现在的花船圣会。

正月十五、十六期间,每天长达十二个小时的社火表演,让所有游客可以从中找到久违的年味儿。浚县社火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庙会达到了鼎盛,绵延周边县市,奠定了今天的规模,被外国友人称之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