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

 溱湖之恋 2019-02-19

本文参加了【走进历史,妙谈名人】有奖征文活动

38年前,我就读过了屈原的《天问》,可那时只知道屈原乃盖世之才,但不知道这《天问》为何写得如此悲壮之极。直到2016年,我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来到了这湖南武陵园世界历史文化、自然遗产之地,才真正悟出了屈原当时的境地。具体地说,是我走过天子山后,到达南天门,而后又来到通天台,这通天台,东台可观日出,西台俯视西海,但见幽深莫测的峡谷中,千峰耸立,戴翠披绿。这时,导游说,这就是楚国大诗人屈原曾经问天的地方,故又叫“问天台”。相传屈原遭到奸佞陷害,被流放到沅澧一带。几年之后,屈原特别对美丽如画的澧水风光陶醉不已并在诗中不断赞叹。

     屈原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他第二次被楚顷襄王放逐在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长达九年。他在流放的年代,与当地的百姓和地方的美好山水紧密相依,并在修行中悟出了若干令人想不到的天理,后人为他做过统计,他的作品共有26篇,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大作。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楚辞》中有几十处点到沅澧流域的地名,沅澧不是他的故里,也可以称为他的第二故乡。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离骚》《天问》《九歌》。《离骚》是他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他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除了中国的屈原,还有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弗朗索瓦·拉伯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

我看天问,看的时候惊呆了!在狂风暴雨中,他毫不畏惧,仰天长号。其声响彻三山五岳。他问天、问地、问人、问神、问鬼、问吉、问凶、问美、问丑、问忠、问奸、问自然之变化、问阴间之奥秘、问混沌之世界、问不平之社会。问了三天三夜,涕泪横流地一连问了172个问题。后来他把问天的一百七十二个问题记下来,就成了千古绝唱《天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