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元夕、小正月、小年或者春灯节。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杂记》记载,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因这一日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所以上元节要燃灯庆祝。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 ![]() 汉武帝时,把对“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不论士族庶民,一律“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逐渐扩展开来,历朝历代都以此为一大盛事,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 ![]() 唐、宋、明、清时期的元宵节到底有多热闹?元宵节在诗人的笔下有多美? 一、《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二、《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 ![]() 三、《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四、《正月十一夜日》〔唐〕白居易 灯火家家市,箫笙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 五、《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六、《蝶恋花・密州上元》〔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莫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希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 七、《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八、《元宵》〔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 九、《咏元宵节》〔清〕姚元之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十、《清平乐・上元月蚀》〔清〕纳兰性德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 |
|
来自: acerbookstore > 《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