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

 李平东方明珠 2019-02-19


光绪皇帝御览的创办南洋公学奏折之一


光绪皇帝(1871-1908)


盛宣怀(1844-1916)


□刘岸冰
  1895年,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溃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同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公车上书”,向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尤以变法为立国自强的根本,并提出“富国、养民、教民”三项建议,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具有改革维新思想的实业家、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先在天津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并同时筹划在上海创设时中书院(即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的筹备
1895年,盛宣怀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商讨奏设南洋公学。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至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1896年10月31日,盛宣怀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与《请设学堂片》,陈述陈兵、理财、育才三大政,提出创办南洋公学的设想。其要点为:论述育才之要,“西国人才之盛,皆出于学堂,然考其所为,学堂之等,入学之年,课程之序,与夫农工商兵之莫不有学。”二、认为应采纳刑部侍郎李端棻推广学校一折,广设学堂,“窃谓各府州县,骤难遍设学堂,宜令各省先设省学堂一所,教以天算、舆地、格致、制造汽机、矿冶诸学,而以法律、政治、商税为要”;三、拟建南洋公学和达成馆。“臣上年在津海关道任内,筹款设立学堂,招选生徒,延订华洋教习,分教天算、舆地、格致、制造、汽机、化矿诸学,禀经直隶督臣王文韶奏明开办。本年春间,又在上海捐购基地,筹款议建南洋公学。”四、其入馆之法是:“两馆各以三四十名为额,京官取翰林编检六部司员,外官三品以上,各举所知,出具切实考语保送,特简专司学政大臣考取,分发京师、上海两馆”;五、办学经费。“常年经费,延请洋教习及馆舍膏奖书籍食用各项,每年两馆约需银十万两,请由臣在所管招商轮船、电报两局内捐集解济,以伸报效”;六、设馆之地。“京师由专司学政大臣酌定,上海附于南洋公学”。光绪皇帝11月5日批复:“盛宣怀条陈自强大计暨设立达成馆并开设银行各折片,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户部妥议具奏。”12月6日,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设立学堂。谕令如下:“育才为当今务急,节经谕令各直省,添设学堂,实力举办”,“京师、上海折片,既准设立大学堂,则是国家陶冶人材之重地,与各省集捐设立之书院不同,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毋庸由盛宣怀所管招商、电报两局集款解济,以崇体制。”盛宣怀就任南洋公学督办。
  光绪之所以同意设立南洋公学,也是有原因的。他认识到清朝的落后以及多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割地求和,中国不仅在思想上,更在科学上极度落后,因而培育人才显得至关重要。再加上以盛宣怀为首的大臣们提出兴办学堂,光绪自然支持,所以最终采纳了盛宣怀的建议。
南洋公学的初创
在清廷的支持下,盛宣怀加紧了对南洋公学的筹备。不久,南洋公学在洋务运动的声浪中诞生了。时任大理寺少卿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设总理(校长)1人,聘请他的同乡何嗣焜担任;设监院(西文总教习,相当于教务长)1人,聘请美国传教士、前南京汇文书院(后改为金陵大学)院长福开森担任;还任用了前梅溪书院负责人张焕纶为总教习(中文教务长)。同时,还设提调(协助教务长管理教习、教员的行政工作)1人,文牍员1人,庶务员1人,司会记1人,图书兼备教习2人,医生1人。学校遂开始运作起来了。
  1897年1月26日,盛宣怀呈《开办铁路总公司并启用关防折》与《筹建南洋公学及达成馆舍》片,主要是关于经费的筹集问题。当日,光绪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
  盛宣怀首立四院,分层设学。他十分重视基础,把师范和小学放在学堂的首要地位。于1897年首先招收师范生,设立师范院,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师范学校,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盛宣怀后又仿照日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校的做法,挑选了120名10岁—18岁的聪明幼童建立了外院。外院就是小学堂,由师范生分班教学。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新式小学。接着于1898年开办二等学堂中院,等待条件成熟再开设头等学堂大学。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它加速了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统治的灭亡,同时也为清廷2次学制的颁布提供了成功实例。
  1898年6月12日,盛宣怀呈《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情形折》并附《南洋公学章程》,7月7日,光绪朱批:“著照所请,礼部知道。钦此。”并在《南洋公学章程》上朱批“览”字。这成为交大校史博物馆至今为之最为珍贵的文献之一。同日,盛宣怀附奏《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片》。陈述拟设译书院,“广购日本及西国新出之书,延订东西博通之士,择要翻译。令师范院诸生之学识悠长者笔述之。他日中上两院俊才,亦可日分晷刻轮递,犹可以当学堂翻译之课,获益尤多、译成之书次第付刻,倘出书日多,即送苏浙各书局分任刊印,以广流传。”7月7日,光绪朱批:“著照所拟办理,钦此。”
  1898年6月12日,盛宣怀为免除新式学堂学生预岁科考试,附奏《新设各学堂请免岁科两试片》。奏明南洋公学开办时“曾声明南洋公学各班学生,凡系廪增附生一体免预岁科两试,俾得专心学业,遇有乡试年份,分别造册咨送各该省学政,录送入闱”。7月7日,光绪朱批:“著照所请,礼部知道。钦此。”
  在建校后的几年,盛宣怀为南洋公学的发展费尽心思,初创时期的南洋公学,实际上是盛宣怀为实现个人政治目标,维护封建统治根基的一种策略与手段。他把主管的半个中国的矿山、铁路、财政、商务事业的兴旺发达,都寄希望于这所新式学堂。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中文基础要好,还要懂西文西艺。主张“保存国粹,讲求实业”,使“中体西用”的原则得以贯彻;并要求大量地引进西文西艺,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普通学科的专长,不致于如同旧式书院的儒生,仅会填词吟诗,诵读“四书”“五经”,而是能达到“学以致用”、“臻陶才俊”,使他们“验躬目治,专门肄习,乃能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之短。”这就是他培养“新式人材”的目的。
南洋公学逐步发展
此后,盛宣怀为南洋公学的发展事业继续引航。
  1901年8月,盛宣怀奏《呈进南洋公学新译各书并拟推广翻辑折》,阐明译书对育才救国的重要,建议各省书局改为译印书局,由政务处电令出使各国大臣广为采购国外有关政学新理的书,分发各省翻译印行。8月25日光绪朱批:“知道了,着就推广翻辑书留览,钦此。”
  1901年8月,盛宣怀呈《请调沈曾植费念慈委用片》,称赞沈、费两人品学精粹,通达时事,不辞艰辛,淡泊利禄,请求调用他们参与译书院的事务。8月25日光绪朱批:“著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
  1902年1月26日,盛宣怀奏请开设商务学堂,拟在公学附近购地建造校舍,拨用轮电两局原捐给北洋学堂的经费。2月5日,光绪朱批:“知道了,钦此。”
  1902年1月,盛宣怀就译书一事呈奏《推广翻辑政治法律诸书敬陈纲要》,指出“……兴学为自强之急图,而译书尤为兴学之基础”,“论译书,则天算、制造较政治、史学为难;论选书,则政治、史学较天算、制造为难”,为避免择书译书的流弊,盛还提出了四条翻译原则。2月5日,光绪朱批:“着政务处大学堂复议,钦此。”
  1902年10月18日,盛宣怀呈奏《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主要内容为:(一)简述公学6年来的办学情况。关于上院、中院、师范班、蒙学堂、特班、译书院、东文学堂、商务学堂开办的时间及现状等。(二)拟请朝廷降旨,准南洋公学卒业学生,按照政务处礼部所拟《学堂选举章程》一律办理。光绪朱批:“管学大臣议奏,钦此。”
  同日,盛宣怀还向光绪呈奏了《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总结南洋公学历年来派往欧美的留学生情况,感叹选材和筹款之难,请求允准商与各督抚设法酌量资送可堪造就的学生。光绪朱批:“知道了,钦此。”
  1903年9月29日,盛宣怀向光绪呈奏了《南洋公学开办高等商务学堂折》,主要内容为:(一)介绍国外开办商务学校的情况。(二)请求将上院改作商务学堂。10月10日,光绪皇帝朱批:“管学大臣议奏,钦此。”同时,盛宣怀附奏《陈明南洋公学士习端正片》,报告公学管理严格、学风教风端正等情况。同日光绪皇帝朱批:“知道了,钦此。”同时,盛宣怀还向清廷呈奏请赏给办学有功的洋员福开森二等第三宝星一片。光绪皇帝同日朱批:“着照所请外务部知道,钦此。”
  1903年10月上旬,盛宣怀呈文清廷,陈明开办南洋公学,即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为主义,应毫不动摇办下去。
  1904年7月26日,学务大臣上奏议复南洋公学开办高等商务学堂一折,8月9日,光绪下旨:“依议,钦此。”9月1日,盛宣怀发文,令张美翊钦遵查照。
  1905年3月16日,盛宣怀上奏清廷,具陈学校历年办理情形,将南洋高等商务学堂移交商部接管,辞去督办职。4月12日,光绪朱批:“知道了,钦此。”
  同月,盛宣怀呈奏《请奖南洋公学教员片》,对南洋公学有较大贡献的总办和教习请奖。奏片中称赞张美翊“受事稍久,成劳较多,表率有方,心地诚笃,学识渊博,实不仅为时务通才”,恳求朝廷传旨嘉奖张美翊和教习张天爵,并对陈伯涵、陈懋治等在公学5年以上的教习分别给奖。4月11日,光绪朱批:“该部议奏,单并发,钦此。”
  1905年4月5日,商部具奏光绪请发给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关防以昭信守一折。同日,光绪下旨:“依议,钦此。”8日,商部照会公学,俟关防刊就再行寄沪。5月5日,关防启用。
  1907年10月14日,邮传部尚书陈玉苍奏请农工商部侍郎唐文治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光绪朱批:“奉旨依议”,并获恩准。因此,作为常川驻堂的监督———名望素著、品学兼优的唐文治开始走上了为国育才的教育救国之路。
  1908年1月21日,光绪钦准,颁赐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和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大)《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此书被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最大的百科全书”。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方针,从盛宣怀给光绪皇帝的奏章可见一斑。经盛宣怀在南洋公学的实施,从其体制结构、教学设置、课程安排、教育规章、奖惩制度、教员配备、以致待遇等,无处不感受到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浓郁气息。福开森称赞“南洋公学与中西学堂(1900年前)是当时‘最进步的教西学的学校’”。封建统治者赞许它:“查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办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尽管如此,南洋公学的开办及一系列的西式教育体制,将长期独占的封建教育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实行了伟大的变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首立四院,建立了小学堂、中学堂、师范院、专科配套的教育体系,参照日本国国情,草定新式学堂章程,采用分年级按班级授课制,延聘中西教习,开设中西课程。虽然中西课程教学时数各占一半,但对封建科举制度已进行了很大的改良。西学西艺的引进,成为早期培养科技文化人才的发轫,并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早期就学于南洋公学的学生,很多人并没有成为盛宣怀所期望的“曾、李”式的封建统治的卫道士,而是追随孙中山先生,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在民族矛盾深重、阶级斗争尖锐的最黑暗年代里,历经10年的南洋公学,虽然是封建主义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结成同盟的洋务运动的产物,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广大教工、学生,浴血奋斗,孜孜不倦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栋梁之材,造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英雄楷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交大的许多优良作风:追求真理、严格要求、勤学奋斗、爱国荣校,在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近代教育中,南洋公学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在开发近代新式教育中,南洋公学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