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34幅漫画,教你如何在灾难中逃生

 茂林之家 2019-02-19

1034幅原创写实漫画,介绍了地震、水灾、海啸、火灾、雪灾、风灾、交通事故等15种灾难相关的自救知识 。这套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牵头完成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已在全国发行1万余套。近日,这套科普丛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九成生命救援来自家人邻里

2008年,刘中民带领上海第二批医疗队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他发现,这场灾难之所以造成巨大生命损失,除了地震本身强度大之外,公众缺乏灾难逃生自救意识和技能也是重要原因。

“救援经验告诉我们,90%的生命救援来自家人、邻居和社区。因此,在全社会普及灾难逃生意识与自救互救技能极为重要和迫切。”刘中民说,2012年,他作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牵头组织国内灾难救援领域的专家和具有医学背景的漫画专家,编写针对公众的科普读物。团队通过对20世纪国内外伤亡人数最大的灾难进行检索,选定了地震、水灾、海啸、风灾等主题,同时锁定火灾、交通事故、煤气中毒、踩踏事故、极端高温等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用漫画介绍各种常见灾难来临时的逃生步骤,并着重介绍止血包扎、骨折处理、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现场急救技能。

“创作过程中,注意结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尽量避免血腥、恐怖画面的出现。更重要的是,介绍的方法要易懂、易学、易用,还要纠正坊间传播的逃生误区。”刘中民说。

科普加速在路上

在创作编写过程中,刘中民团队遇到不少困难。“普及自救互救技能,但如果救助失败,施救者是否可以免责?这在当年没有明文规定。”为此,身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刘中民连续两年撰写议案,倡议政府制定急救免责条款,加速了上海市“好人法”的出台。

目前,这套逃生自救丛书作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年会和国家级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1万多名专业医务人员、专业医学救援队员、社区医生和红十字救护员;同时作为公益培训的主要教材,面向部队专业救灾队伍、武警消防战士、民间救援志愿者、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最有可能出现在灾难现场的群体发放,累计用于培训两万多人次。

此外,丛书被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的多所中小学校图书馆收藏,并成为中国大学精品网络开放课程中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命通识教育课教材,被1万多名大学生选修。上海市东方医院还在上海市创立了5个卫生应急平安小屋,利用此书免费培训社区居民。

2016年5月,刘中民代表全球首支通过认证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参加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时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向刘中民授旗和授证,刘中民向她赠送这套丛书。陈冯富珍评价,这样一套漫画书在中国发行,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2017年,刘中民团队以此书为蓝本,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版,每套10本,共发行2500多套。相比通用版,漫画更呆萌、色彩更艳丽、技能更简单,更加注重自救技能方法普及和小朋友规则意识的培养。

依托项目,团队还制作了6类多媒体衍生公益产品,包括视频版、微信版、课件、地铁电视等。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李静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