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要接近尾声了。每到年底,老师们就要集中处理一堆大大小小的事,一不小心患上“期末焦虑症”,就苦不堪言。 期末,理所当然要为学生即将到来的考试复习,而复习实在是门细心活。一方面是教学任务的加重,老师必须把握节奏上好每一堂复习课,另一方面,老师还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心态的变化,帮助他们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 给学生做期末复习,老师们都有自己的好方法,面面俱到是好事,但倘若方法稍有不妥就很容易出问题,机械化地布置作业,大量地抢课、占课,会将教学任务完全转嫁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 每位学生特点不一,有了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好的复习效果,所以不仅作业压力大,老师还要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下功夫。由于期末考试的压力,学生很容易浮躁,这就无形为老师们加大了工作量。老师,您遇到这样的烦恼吗? 除了期末复习,同样重要的就是老师们要紧锣密鼓地出考试卷子了。出几道题测试一下简单,但是出一整张试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知识点要覆盖均衡,考察学生这一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还要保证题目难度适中,既不能太简单,又要确保考试题目不能超纲。老师们还需要更广泛地整理题目,甚至自己原创质量高的试题,这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 期末无法避免的是要应对检查和考核,十足是项体力活。 “年终工作总结报告这种东西能帮我们回顾这一年来的成绩和不足,也能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一个更清晰的努力方向。只是写总结要耗费很多精力,期末教学任务已经够忙了……” “像我们班主任,除了教学方面的总结,还有一份班级管理方面的总结,真的有点吃不消……” 期末考核让学校和师生既忙碌又恐惧,他们的时间常常被分解地支离破碎,本来设计好的学习和复习计划经常是泡了汤,考核和期末复习,时间到底如何分配? 老师们,你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吗? 老师们要对自己有个合理的期待。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也容易寻找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和满足感,焦虑很难将你打败。 除了放松的心态,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首先,温故的同时要创新。这个创新意味着温故不应该只是旧的知识的重演,而是要有新意,所选的题材要新,学生的思维角度要新,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 其次,选题要精。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既能巩固知识又有启发性讲究思维价值的习题;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要适当因材施教,通过复习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再者,复习时间要科学安排。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了新知识,及时纠错,及时巩固,扎扎实实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
最后,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考试失分的原因虽然主要由于知识的缺陷,但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其中之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粗心漏题、字迹潦草、审题不清等等,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再仔细答题的好习惯。 有经验的教师总结,一份高质量的卷子必须达到以下四点: 第一,确定题点,且一张试卷上考点必须分布均匀,不多次重复; 第二,要把好尺度,易、中、难一般按照5、3、2的比例; 第三,选好题型,主客观题比例适当,提倡题型的新、巧、活,但切勿玄、怪、偏; 第四,规范文字表述,排版整齐美观。 从教师自身来看,需要端正考核意识,建立考核自信,因为教育工作不是为了检查和评比服务的,教育工作是为了服务学生和社会的,平时工作做到位了,就无惧于检查。基于这样的认识,平时做好了教学,期末才能使得考核与教学不冲突。 而不管年终总结考评结果如何,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成绩突出不骄傲,成绩平不气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轻装上路,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加油吧!毕竟寒假不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