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孩子开一个20年的投资账户

 云起时候 2019-02-19

/端宏斌

 

去年家里添了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到现在已经满5个月了。

 

很多人抱怨孩子生不起,但我发现养孩子也没有花多少钱。我们家孩子一口奶粉没吃过,都是纯母乳。亲戚长辈送的衣服太多了,穿都穿不完,自然也不需要买。花钱的疫苗我们都不打,只打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到现在也没生过病,所以也没去医院看过。玩具是淘宝上买的,一个玩具可以用很久。目前唯一的开销大头,就是用点尿不湿了,一个月不到两百元。之前月嫂推荐买的那些东西,全部闲置积灰中。当然了,老婆这段时间很辛苦,这种辛苦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不少人看到这里肯定会说,现在不花什么钱很正常,因为将来小孩的教育才是大头啊。这个说法很有道理,那么给孩子教育该投多少钱呢?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先把结论说了,给小孩搞的所谓早教,其实大部分都是白花钱,有时候还会有反作用。话说有个心理学实验,叫“双生子爬梯试验”,让双胞胎在不同的时间开始学习爬楼梯,然后对比学习结果。

 

心理学家格赛尔选了一对完全一样的同卵双胞胎。他让哥哥在第48周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练习十分钟;而弟弟一直在第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每天练习时间跟哥哥一样。

 

哥哥经历了多次的跌倒和哭闹,终于在第54周的时候学会了独立爬上楼梯,整个过程经历了整六周。你以为弟弟也需要六周才能够学会独自爬楼梯吗?其实弟弟在第54周学会了独自爬楼梯。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弟弟爬楼梯的水平比哥哥还要好。相同高度的五级楼梯,弟弟10秒钟就能爬上去;哥哥则需要20秒才能完成。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这样的: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腿部肌肉并不发达,这个时候就开始练习爬楼梯,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心理上也比较受挫,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孩子52周时,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对爬楼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弟弟能反超哥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心理学家接着对比其他学习领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简单地说,学习并不是越早越好,每种教育都存在着各自的“最佳教育期”。要尊重小孩的正常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并没有什么用。

 

既然早教用处不是很大,那为什么早教班那么火呢?我想起了一则笑话:

 

话说老王喜欢钓鱼,有一天他跑去渔具店闲逛,他发现这家店卖的鱼饵花花绿绿特别鲜艳,于是他就对老板说:鱼不是色盲吗?为什么鱼会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鱼饵?老板说:是啊,但鱼饵并不是卖给鱼的啊。

 

家长有了娃,就时时刻刻处在对比之中,一旦感觉比别人落后了,就会产生焦虑。参加早教,与其说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不如说是为了安抚父母的焦虑情绪。

 

不过有时候,所谓早教,只是一个玩游戏的地方。以前的小孩还可以成群结队一起玩泥巴,现在呢,别人都在上课,没人陪你玩了,你也只能跟他们一起去上课。

 

人总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很难从别人那边学到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你在小时候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掌握所有感兴趣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兴趣,然后是信心,有了这两个东西,将来不管遇到什么新东西都能学会并且学好。我对孩子将来能否成龙成凤没有期望,我只希望她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到最好,并且鼓励她做下去。如果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恰好是我擅长的,那再好不过了。我可以直接把我几十年的功力传给她。

 

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给娃开了个股票账户,先投了20万进去,这是一个超长期的计划,期限至少20年,我们只买估值最低,分红率最高,且不会破产的股票,每年的换手最多一次,然后把股票的分红再继续买入。看看20年之后,这个小雪球能够滚多大。由于我并不指望从这个账户里拿钱出来消费,所以我可以完全贯彻这个计划。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就把这个账户交给她,并且告诉她,这20年里都经历了什么。那时候已经是2040年了,中国的GDP早就远远超过了美国。

 

很多股民只相信短线,从来不信长线能赚钱,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他从来就没有试过去做长线,他的所谓长线持股,只是玩短线被套之后的自我安慰。一旦让他看到一个长线能够赚大钱的账户,他看见了才会相信这是真的,这才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