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co特约 | 取栓 支架辅助治疗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合并原位狭窄一例

 老赵0717 2019-02-19

作者:杨健 陈军

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神经介入科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 神经介入科

病例汇报

男性 : 65岁  

主诉:“头晕,意识不清2小时”

查体:昏睡状态、痛刺激有反应

          生命体征平稳、四肢坠落试验阳性

既往: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NIHSS:38

ASPECT(后循环):10

ODT(发病至入院时间):117 min

(到院后30分钟内)完成CT+CTA提示:

1、ASPECT(后循环)评分:10分

2、椎动脉V4段至基底动脉近端次全闭塞

3、急诊静脉溶栓:r-TPA 0.9mg/kg 

4、DNT(入院至用药):40分钟

>患者静脉溶栓1小时后症状明显缓解,意识清醒,问话能答,四肢能动。

>神经科查体明显改善。

>即刻NIHSS评分:8分。

>但患者大约好转1小时左右再次陷入浅昏迷状态。

>随即通知动脉取栓小组准备介入手术。

决定动脉取栓到股动脉穿刺时间约为15分钟。我们并没有按常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而是直达病变侧。

提示:椎动脉V4段至基底动脉完全闭塞。

6F指引导管送至左椎动脉V2段

选用rebar27 微导管在微导丝的导引下,送至基底动脉顶端左侧大脑后动脉近端。同时造影提示无造影剂外渗。

选用新型Reco取栓支架5.0×30mm释放并覆盖病变处。

留置取栓支架5分钟后,在负压抽吸的同时进行第一次拉栓,见基底动脉成功开通,但左侧大脑后动脉仍残留血栓,同时合并椎动脉V4段狭窄。

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取栓,再次将微导管送至左侧大脑后动脉远端。

再次拉栓后大脑后动脉完全显影,但残留椎动脉V4段狭窄。

选择2.5×8mm Apollo支架,以6atm 30s缓慢释放支架。

释放支架后血管完全开通。

1.手术结束基底动脉完全开通。正侧位造影无造影剂外渗、滞留及静脉早显。

2.手术时长45分钟。

病例报告

患者术后即刻CT:有造影剂强化,但未见出血。

术后24小时复查CT:未见明确新发脑梗塞病灶。



术后14天复查CTA:提示血管通畅。

患者14天后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科残损。

NIHSS评分:0分

MRS评分:0分

病例总结

发病到入院时间(ODT)               117min

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DNT)        40min

入院到桥接动脉穿刺时间(DPT) 295min

入院到再通时间(DRT)                340min

穿刺到再通时间                            45min


· 虽然在这例病例中,手术最后成功,患者结局很好,且术前使用多种评估手段如(ASPECT、CTA侧枝代偿分级,CBS血栓负荷量分级等),但是对于怀疑大动脉闭塞的患者是直接取栓还是桥接治疗,我们仍很困惑。

· 就本例而言,静脉溶栓后患者症状缓解,之后又加重,那么静脉溶栓是为患者赢得了时间还是耽误了时间,这也是个问题。

· 我们对于取栓后残余狭窄的处理态度一般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助支架,因为这样我们觉得效果会更确切。而且如果留着残余狭窄,一旦短期内再闭塞的话,也难以向患者家属交代。

· 这是一例比较“经典”的急性后循环缺血的“桥接”病例。

· 特点:我们采用了新型国产Reco取栓支架。

· 我院从去年7月15日起开始使用新型国产Reco取栓支架,目前已进行了12例Reco取栓治疗。

· 另选取其中前循环大脑中动脉3例(Reco4.0×20mm),及后循环椎基底动脉3例(Reco5.0×30mm)作为补充,可见闭塞动脉全部开通,开通率达100%(见下图),患者获益明显。

·我们的经验认为Reco取栓支架使用安全,复流高效,其中530比较有特色,适用于大部分颅内血管,可以作为取栓治疗的一线选择。

心得体会

取栓5年,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我院从2014年12月25日完成第一例取栓手术以来,共完成100余例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病例。

作为基层医院,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更简便,如何更经济,如何更快速的完成每一例病例。

(1)我们在手术中很少用中间导管。

(2)我们用过Solitaire AB、Revive SE、Trevo TM ProVue、Navein 进行取栓抽栓, 都很好用,但手术费用确实困扰我们这些基层医院(各式的新技术和取栓材料确实好,但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有时不得不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3)我们感觉手术在1小时内完成,患者受益更加明显,手术时长越长,即使手术很完美,患者不获益的概率也明显增加。 

(4)目前我们单纯取栓的手术总费用能控制在4.5万左右。

(5)未来更便宜、更高效的新型取栓材料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

我们医院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专科医院,每年约2万例左右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

每年,我院NICU统计重度致残卒中患者约500例左右。

对比于我们现有的手术例数,我们要做和能做的还很多。

我们希望在专家导师的带领下,将这项技术普及下去。

我们的目标是:作为基层医院,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尽最大努力让那些特别是适应症的,同时又不那么复杂的每一例病例都能享受到取栓这项技术带来的福利。

我们的希望是:取栓能像阿司匹林一样被广大卒中患者所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