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ldtsg1957 2019-02-19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2014年3月皖赣行游记(5)--淮南古城寿县

(3月20日)

 

    从黄山下来的返京路上,在朋友介绍和邀请下,我们顺路游览了淮南古城寿县,一个鲜为人知,但却有不少历史故事的地方,豆腐的发源地,也是古人创造传奇水利工程的地方。在百度网上看关于寿县的介绍,一看就是出自官吏之手,那么多历史、那么多文化,甚至那么多成语,不去介绍,却在那里大篇幅地介绍工农业及总产值,这些东西肯定不是寿县的特点,所以让人一看就提不起兴趣,真是埋没了做过楚国国都的寿县,甚至有人讲当年连上海都是寿县的远郊区,更何况这里还是豆腐的发源地,至今仍有一席丰富的“豆腐宴”让人眼馋。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寿县及附近有不少历史文化景点,正是由它们再现了寿县的历史辉煌。这其中包括寿县古城墙、堪称县级历史博物馆之首的寿县博物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并被毛主席夸赞“好大一口鼎”的楚大鼎、出土金银棺和舍利的报恩寺、公元383年发生在八公山麓的秦晋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相传楚王斗鸡的斗鸡台、以及书写“淮南子”的汉淮南王刘安墓、原为赵将后卫楚将的廉颇墓、具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的蔡昭侯墓等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参观了寿县古城墙和历史博物馆。

 

5.1 寿县古城墙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在一位当地讲解员带领下,我们乘车进入城内,首先来到仍保持原貌的城东面的宾阳门。寿县古城墙是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现存的城墙为南宋时期所建。从其城墙高度及城内外结构就可以看出,尽管它有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包括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等等,但其作用不仅是御敌,而更多的作用是防洪。在古代形容寿县城墙为金城汤池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讲的实际都是在淮河泛滥时,寿县县城保持完好,而非战争考验。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城垣保存完整,周长6650.8米,垛墙之下墙体高仅7.7米。城墙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用条石砌筑2米高的墙基。城墙砖石之间用糯米汁拌石灰等物弥合,非常牢固。整个城墙呈四方形,但四角均为圆弧形,而城墙内侧则为坡状,显然这更有利于防洪。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寿县位于淮河流域中段,城周围水域丰富,淮河重要支流淠河流经城边进淮河;另一条重要河流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因此这里除去战争之乱,寿县所遭受最多的灾害就是水患,所以人们在城墙建设方面有着许多关于防洪的发明创造。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上图城墙上的两块黑色标牌分别是1954年和1991年两次淮河大水期间,寿县县城外水位高度。显见的水位都已经高于城门洞。据说1991年大水,由于城南城墙较低,人可以坐在城墙上洗脚,但大水却没有进入城内,城内一片安澜。

       大水来时,城门关闭,城门处有不少的加固和防水设施。据说为在大水围城期间,城内之水(包括污水)仍可以排出,这是因为城墙设有两处水关涵洞,分别位于城东北、西北隅。涵洞始建年代失考,明清均有修葺。今东西涵壁刻有崇墉障流金汤巩固石刻,皆为光绪时期重修时所题,但涵体建筑已经损坏。据说两涵形制大体相同,其一端连通城内河渠,另一端经过城墙伸出城外。涵周围起筑有与城墙等高的砖石结构月坎,坎内可拾级而下,外壁围护厚实的堤坡。涵沟上封石板,设闸5道。如此设施可使人们随时进坎启闭闸门,控流自如,既可实现城内内河积水的排出,又能消除外水倒灌的隐患。真是由衷地赞叹出代寿州人的聪明智慧,这是寿县人民的骄傲。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寿县城墙四门的瓮城结构也很值得一提。寿县城墙四门外皆有护城瓮城,内外门洞均为砖石券顶结构。除南门外,东北西3门的瓮城门均与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均与所在城门在平面上呈90度直角,而东瓮城门与城门平行错置达4米。这种巧妙设置是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即敌军突破瓮城后,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城门,有利于城上守军防守反击,形象地比拟为“瓮中捉鳖”。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防洪,即当洪峰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势必因两门位置的交角改变其冲击方向。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寿县是一历史名城,但辉煌时刻大都在楚、汉时期。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到周朝这里属六、蓼两国,楚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灭六、蓼,此地就开始属于楚国了;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东面吴国占领寿地;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到此,改称此地为下蔡,寿地属蔡;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属于楚。

    公元前241年,楚在秦国的步步逼迫下,经过上图中所标明的3次迁都,最终“东徙都寿春,命曰郢”。所以寿县之所以成为了楚国国都,乃是拜秦始皇的所赐。但好日子不长,在做了近19年国都后,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之后秦依据其郡治管理,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为县。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建都于六(今六安市),寿县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改建王都为寿县;不久刘长被废,汉文帝立刘长之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县;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而死,汉武帝废除淮南国属地,将寿县划归于九江郡所辖。

    虽然辉煌年代有限,但这里创造的历史文化却是举不胜收。一个保留有古代车辙的东门门洞内,就大有千秋。分层次的门洞结构,非常有利于防洪。城门洞壁上依稀可见的石刻,留存着许多故事。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这面墙上刻画出人心不足蛇吞相典故,其大意是: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在此我才知道了这个典故的原委,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只是人们渐渐地把人心不足蛇吞相写成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就像蛇贪心很大最终想吞食大象。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东门城楼上的石碑记叙了著名的淝水之战。注意这场战役可不是发生在楚、汉年代,而是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西北的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和吞并战争。这场决定性的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较为弱小的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发起北伐,把国家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边。典故”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就出自于这场战役。讲的是前秦王苻坚,大举南侵,以八十万大军攻打寿县,晋军将领谢玄带兵八万阻击,使自称可“投鞭断流”的秦兵损兵折将。之后“围棋赌墅”的晋军又在八公山下摆开迎敌阵势,使得吃了败仗的符坚更加心急烦躁。一天晚上符坚由弟弟符融陪同去观敌瞭阵,一看晋军阵势严整,误望八公山上的草木皆以为是晋兵,“哎呀,晋兵如此之多”,吓破了胆,望风而逃。淝水之战,晋军以少胜多,秦兵惨败,逃跑路上,听见阵阵风声和鸟鸣,也疑为晋兵,更是慌不择路,这就是典故“风声鹤唳”的来源。

     上面讲到的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其它两个成语, "围棋赌墅"和"投鞭断流"的解释如下: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5.2  寿县历史博物馆

    离开东门,我们开车来到了城西的寿县历史博物馆,这座在国内少见的、具有众多珍贵藏品的县级博物馆。据说寿县博物馆在国内,乃至世界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其收藏的一些小而精的国家一级文物,如“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馆内展品中尤以青铜器、瓷器和楚金币的收藏为珍。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复制品和铜马车上的铜伞复原品。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安凤塘"的全貌模型

        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水库堤周长25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灌溉面积93万亩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国政策是分不开的。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器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郢爰,楚国金币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该馆的珍藏得益于解放后本地开挖的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金银棺和舍利的报恩寺、汉淮南王刘安墓、具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的蔡昭侯墓等。据说这也得益于当地人民的护宝之心,寿县人自豪地告诉我们,这里自古以来民风纯朴,几乎所有近期开挖的墓穴均未出现过盗墓现象。2007年国家再次开挖李三孤堆楚王墓后,安徽省博物馆要将其中的许多青铜文物运到合肥去,但当地人民坚决反对,由此仅少数文物被移至合肥,其余均保留在这里。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上图中介绍的淮南国都就在寿县。但从图中也可以看到淮南国的领地并不包括上海(那里当时属于稽郡),所以寿县人讲的当时上海是寿县的郊区的说法,纯属调侃。

     但淮南王及“淮南子”的作者刘安在这里是可以堪称主角之一的。刘安(前179年-前122年),“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招门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可百姓们却相传刘安是在八公山炼丹“得道成仙”了,而且他没服完的仙丹被家里的鸡、狗吃了,也随之升天了。由此就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其炼丹疏忽而悄然而生的豆腐,至今仍被人称道。历史相传农历九月十五日是淮南王刘安诞辰日,每年的这天,全国内陆豆腐坊都要举行公祭,祭毕聚餐,以纪念豆腐先师刘安。

    刘安出土的青铜器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陶瓷业至唐宋得到了蓬勃发展,相比钧、汝、官、哥、定等名瓷,寿县窑瓷虽然不是很出名,但在历史上还是有其一笔的,为此馆内专设了《彩瓷缤纷》专题馆。唐代“茶圣”陆羽对寿县窑瓷给予如下评价“碗,越州上,鼎州次,在下为岳州、寿州、洪州.......。寿州瓷黄,茶色紫”。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5.3 豆腐宴

    按照寿县人讲,八公山乃豆腐发源地,发明人是刘安。相传刘安嗜好仙丹术士,常与八位著名的术士经常在寿县北山一带切磋炼丹之术,故这里被称为“八公山”。一次偶然机会,刘安端着豆浆,看着仙丹发愣,竟将豆浆与仙丹搞到了一起,豆浆逐渐凝固成絮状,继而生出鲜嫩柔滑的豆腐。刘安大胆地尝试了一下,鲜嫩无比,于是刘安就成了天下豆腐的始祖和第一个尝试豆腐的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除豆腐外,还以各种豆制品出名。“八公山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欢迎。既然豆腐出名,久而久之,当地烹煮豆腐的手艺也逐渐形成门派,其中以豆腐为主的“豆腐宴”是这里的招牌,久负盛名。

    传统豆腐和豆腐脑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各种豆制品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豆腐“鲍鱼”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豆腐羹和豆腐丸子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豆腐鲶鱼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豆腐饺子,饺子皮是用鲜嫩的豆腐做成,如何用鲜豆腐包三鲜馅饺子可是当地一绝。

ZYZ1403-皖赣行(5)-淮南古城寿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