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粉丝在我们的后台要求、请求、留电话让我们给推荐医生的,其实我们很理解大家的想法。 不过,我们其实是不太好推荐医生的。第一,牵扯到收费和盈利的问题,这断是我们不想让大家产生误会的;第二,中医和病人之间是讲缘分的,推荐了这个没推荐那个,这中间也不能保证对所有人都是公允了。 但是,我们可以总结收集一些办法,帮助大家去区别庸医和名医,比如:摸脉,只摸一只手的,你可以不用看这个医生,直接起身就走了,中医不是算命,摸脉的时候不讲难左女右的,这不可能是正规的中医生… 还有很多办法,都在下面这文章里,大家可收好啦~记得帮转或点文末小拇指~ 本文作者:王彦晖 中医学教授;医学院副院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中医现状堪忧,我向来认为不在于外界的几个苍蝇哼哼唧唧,最主要的是中医从业人员的实际水平不能提高上来,更可怕的是一些根本没入门的人经过商业包装,比真的有水平的中医在大众中更有影响力。 中医的振兴,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大众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而大众要从中医得到健康方面的实惠,则需要大众具有判断中医真实水平的方法。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点,希望能对大家选择中医有所帮助。 好的名声需要经营。汲汲于名声的经营,往往会疏于专业知识的钻研。判断中医的水平,名声最不可靠。 历史上的名医的儿子基本都不是名医 祖传基本不可靠可见一斑。因此,靠打祖传牌的中医一般都是无牌可出的,一定不要迷信。 成为好的中医需要悟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方剂教研室老主任王绵之就说过,一个人三个月之内没有学会号脉,就一辈子也学不会号脉。因此,熬年龄在中医这个行业对技术的增长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看一个中医是否值得你信任,最好的办法是看他身边的人是否请他看病。 如果一个中医名声很响,很远的人都来找他看病,但是身边的人不找他看,这个中医肯定不值得信任。原因很简单,外地人冲着名声来看病,碰巧好了那么一次,大肆宣扬,就会带来更多新人,那些没有疗效的虽然也会说,但是架不住病急乱投医的人试一试的心理,所以基本阻挡不了更多的不明底细的病人的到来。 我的一些大学老师们(都是中医界著名的人物)因为从事职业的缘故,总要在各种场合鼓吹中医的,特别是中医备受攻击的时刻。但是也总被一个同样的问题难倒。经常会有听众问他们家里的孩子感冒了是服西药还是熬中药,他们就不敢再说了,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在用西药。 切脉,是中医的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但是据我的观察,目前至少80%的中医从业者不会这门诊断技术。 脉民间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但是如果一个中医给你看病只摸你一只手的脉,你就不要相信他了,直接可以起身走人。真正的中医诊脉只有认真摸了两个手的脉才能作诊断的。那些根本不摸脉,也不看舌头,问问你的情况就给你开药的就更不用说了。
中药要是非常对证,一般很快就有反应的。而不是传说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 如果药物服下三四副下去没有什么反应,好的坏的都没有,就说明没有对路。当然,这并不一定说明医生水平差,要如实地向医生反映,以便调整方向,如果调了2-3次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就可以考虑换医生了。记住,中药不慢,3-4副就应该有反应,不管好的坏的。 如果能明白一些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更容易判断了。(编辑私货:这就是为啥让大家关注国医大师健康啦~)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学西医比较好赚钱,但是学好中医对自己健康的好处更大,即使不从事医学专业,也应该学点中医理论。中医古籍中有一本医书叫《儒门事亲》,就是说孝敬父母必须要懂得医理。 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连贯的,养生和防病都有系统的理论。遇到一个好的中医,如果的确是医理贯通,那是一个人的福分。 这时就应该让中医全面的评估自己的体质,然后制定一套合乎体质的养生治疗方案,定期的进行养生,调理,坚持下来,对身体健康必定有莫大好处。 希望大家把这篇院长写的文章发给更多朋友瞧瞧看,也算是帮祖国的中医做一点帮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