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秦纪三》(六)

 liuhuirong 2019-02-20

李斯闻之,因上书言赵高之短(短处)曰:“高擅利擅害(专擅赏罚),与陛下无异(权力和陛下差不多了)。昔田常(田恒,即田成子)相齐简公,窃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弑齐简公而取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田氏代齐故事)。今高有邪佚(邪恶放纵)之志,危反(危险反叛)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矣,而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地位权势仅次于君主),其欲无穷,劫(窃取)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为韩安(韩王安是韩灭国时君主,韩可能是那时候的专横祸国的国相)相也。陛下不图(考虑),臣恐其必为变也。

半民:李斯面对赵高的陷害,当然要反击,但是,一看他的表章,就是文臣们常见的那种空言大论,博古耸听的“谏逐客”体。倒不是说他的奏章不好,而是错对了对象。胡亥这种不学无术、享乐蛮横的年轻人,你给他纵论古今有什么用处?倒是赵高,句句“实情”,句句要害,句句都有针对性,来的更有力量。李斯的话句句为秦国朝廷着想,赵高的话句句为胡亥考虑。况且,拿亡国的齐简公、韩安来比骄横自负的胡亥,除了惹他愤怒,还会有什么结果?

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处于安逸肆意妄为),不以危易心(因为危险改变忠心),洁(廉洁)行修善(善行),自使至此,以(凭着)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认为他是好人)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属(属意)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二世雅(大、深)爱信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

半民:胡亥已被完全蒙蔽,赵高在他心里就是“一朵花”,甚至“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到这种地步,李斯怎能不败,赵高进一步混淆视听,李斯就是田常,李斯的大限将至了。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不停地征发关中士兵去镇压)。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因为百姓苦于徭役、赋税)请且(暂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减少徭役)”二世曰:“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胡亥的态度:奢欲有理,反抗必究)。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献身)百姓,尚何于法(有什么值得效法)!且先帝起(起于)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击退)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彰显)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开始)。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下狱治罪),案责他罪(追究其他)。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追查)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馀(杖责千次),不胜痛,自诬服(经不住拷打。含冤认罪)

半民:胡亥就是赤裸裸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他的人生观就是享乐主义,当皇帝那么辛苦,何必要干,既然当了,就该恣意享乐,毫无戒惧之心,堪比“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