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 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绝非死于朱元璋所赐蒸鹅

 小天使_ag 2019-02-20

徐达可说时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从一个农家子弟,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固然有时势造英雄,得遇明主等有利因素,同时和他自己的卓越才干也是分不开的。 徐达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左相国 。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的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 常遇春 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 ,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 、中书右丞相 、参军国事兼 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徐达每年春天率军出征,冬末又应召还,形成规律。回来之后总是把大将印章上交皇帝,皇帝赐他假期,设宴畅饮,与徐达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却对皇帝更加恭敬谨慎。皇帝曾很平和自然地对徐达说:徐兄功劳很大,至今还没有一个安定的住处,我可以将旧邸送给你。旧邸是太祖做吴王时居住的地方。徐达坚决推辞。有一天,皇帝和徐达一起到旧邸去,硬让徐达喝酒喝醉,然后让人给他盖上被子,抬到正室睡觉。徐达醒后大吃一惊,慌忙跑下台阶,俯首跪在地上自呼死罪。皇帝从旁窥视,看到他这么害怕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有关官员在旧邸前为徐达建造府第,并在宅前立坊题上“大功”两字。

民间传说朱元璋常邀徐达在此莫愁湖畔楼中下棋。徐达虽棋艺高超,但恐有胜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负。当朱元璋得悉其中奥秘之后,一次对奕,便命徐达不必多虑,拿出高招,结果,一盘下完,徐达获胜,并将棋子走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悦,遂将 莫愁湖 赐给徐达,后人把这座楼称之为“胜棋楼”。(也有传说胜棋者为刘伯温)

胡惟庸当丞相时,想结交徐达,徐达很轻视此人,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贿赂徐达的守门人福寿,让他设法对付徐达。福寿揭发了胡惟庸的计划,徐达也不追究,只是时常向皇帝进言说胡惟庸不能胜任丞相之职。后来胡惟庸果然倒台,皇帝为此更加重视徐达。十七年(1384),太阴侵犯上将,皇帝心中憎恶。徐达在北平患了背疽,稍好一点时,皇帝就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携带他的的亲笔信前往慰问,不久应召返回。第二年二月,徐达病情加重,接着就去世了,时年五十四岁。皇帝为此停止临朝听政,亲临丧礼悲恸不已。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可谓生荣死哀、荣宠备至。

据《明史、徐达传》所载: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根据这段记载,徐达为人治军威严,在军营之中号令严肃,军令从不说第二遍,诸将无不畏惧。而在皇帝面前恭谨的如同不会说话一样。他又善待士卒,与之同甘共苦,士兵无不感恩效死,征战无不克捷,曾攻克南京和大都两座都城,省会三个,郡邑百数,从不骚扰百姓,真可谓功高盖世。但每次凯旋归朝,都单车回家,终日与儒生谈论,从不高调炫耀,可谓谨慎之极,朱元璋曾称赞他说:“受命而出,成功而归,不骄傲,不自夸,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行为正派无疵,品德高尚可与日月相比,这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堪当于此。”

正史也好,传说也罢,徐达为人低调谨慎,生怕功高震主,当为事实。朱元璋对徐达的功劳、人品、能力等都是极其赞赏的。

关于徐达之死,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因为徐达死时正当壮年,且在北平病发后稍有痊愈,而后归京治疗竟又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身亡,结合后来朱元璋铲除功勋旧将的行为,后人对徐达死亡的原因无不产生极大的怀疑。其中关于朱元璋送“发物”蒸鹅致使徐达病重的野史传说更是颇有受众,甚至连吴晗如此明史专家都将此事信誓凿凿的写入《朱元璋传》中,可见此说影响之大。后来金庸先生也将这种说法写在《碧血剑》一书中,使其流传更广。

古代医学落后,背疽一病常见于史书记载, 大概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许多历史人物均得此病而不治身亡,如秦末之范增、三国之刘表、南宋之宗泽均因死于此。

当徐达被召还归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逐渐康复,而朱元璋听闻后却下令将一只蒸鹅赐给徐达,徐达见烧鹅后痛苦无奈之下只能进食,事毕病发身亡。

这种荒唐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的一本野史笔记《翦胜野闻》之中,且仅有“赐食”字眼,并未提及蒸鹅一事,而这本野史本身“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此后清代的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将此事转述,画蛇添足的增加了“赐以蒸鹅,疽最忌鹅”一句,但赵翼也在书中明确表示此事是“传闻无稽之谈”。

在朱元璋和徐达的青年时期,有一次他们的上司郭子兴抓住了孙德崖,孙德崖的手下也抓了朱元璋,徐达挺身而出到孙德崖的军营请求代替朱元璋为人质,朱元璋才被房里回来,徐达后来也获救了。从情感层面来看,徐达追随朱元璋,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徐达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实在不太可能发生徐达背叛朱元璋当皇帝的事。这点朱元璋也是清楚的。徐达自至正二十三年追随朱元璋起兵反元,披荆斩棘、南征北战数十余年,一直作为朱元璋绝对亲信和主力,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从未有人能够替代。即便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曾经密奏构陷徐达有反意,朱元璋也对其忠诚和能力深信不疑。因此,从感情上来讲朱元璋逼杀徐达并不能成立从这个角度上讲,徐达之死朱元璋确实是背了黑锅。

最重要的一点是,洪武二十年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朱元璋发动灭亡蒙元汗廷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此时的徐达已经逝世两年,此战由其手下大将蓝玉挂帅,一战斩杀北元太尉蛮子仓,受降北元贵族三千一百一十三人,军士七万、马匹近五万,其他物资官玺无数,北元之根基被彻底动摇。此后北元作为一个完整的政体便不复存在,可见此次作战影响之大。

倘若徐达不在洪武十八年病逝,此次北伐主帅自当仍由其担任,此次对元作战也不会因为主掌北境军政大权的徐达的去世,而将北伐作战部署延后。

因此在洪武十七、十八年间,徐达对于朱元璋对于明朝而言仍有相当大的作用,朱元璋绝不会在此关键时期自断手脚,自毁长城的。

至于为何蒸鹅一说为流传至今而且仍有大批信众,小编认为除了清朝对前朝的刻意抹黑外,这与朱元璋后期的弑杀行为无不相关。

朱元璋在洪武中期利用“胡惟庸谋逆案”一事屠杀宰相胡惟庸九族,连同其亲家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尽数被害,其他被牵连功勋旧将数不胜数,连“淮西二十四将”中就有一半以上的将领因为此事被杀被废。而后“蓝玉案”更是残暴不堪。

朱元璋未能选择更为合适的方式处理功勋阶级,反而使用如此暴虐方式,这也就不能怪后人对其刻意指责和抹黑了。

但谣言终归是谣言,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徐达之死并非朱元璋所加害,在这件事上应当还老朱一个清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