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雄兵百万,近看破衣烂衫——似匪、似农、似乞丐的,占大多数乍一听上将千员,可惜全部都只会打打杀杀,要说排兵布阵运筹帷那真是外行所以,从闯王李升级为皇帝的李自成,在面对军备整齐、实力不俗的清军和大量明朝降军,终于成不了了。李自成的硬实力——天时+地利,只是还远远不够 潼关南原是李自成的伤心地,他曾手握不少的精兵强将,却被孙传庭打的满地找牙,扒光了所有的家底,只剩下18个小弟。躲在大山挖野菜、喝山泉的李自成,愣是没被彻底搞死。等到故地重游,反手就干掉了孙传庭,走上溜光大道,奔赴北京城也就是这一仗,给李自成打出了信心、打出了风采,一路上势如破竹(人海战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兵临北京城。看起来这一次是李自成的人生巅峰了,而北京城的由内而开,也让李自成感慨——终于成了!崇祯自尽、主力未还、快速膨胀、迅速跌落神坛,这就是李自成的成败四部曲,群龙无首的明朝军民选择投降,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吴三桂又没来勤王,原本思想就很有局限性的李自成,自然选择当一个土皇帝——捞地捞钱捞美女自上而下的一股烧杀掳掠风吹起来了,大将刘宗敏当仁不让,分分钟扛起了抢劫大旗 原本就不是很坚挺,还一个劲儿的透支——结果只能是虚了李自成的百万农民军,实际上有战斗力的只有10万人左右,而且这十万人马也不是看起来的那样又大又好。没有系统的训练,没有严格的军纪,这帮劳苦大众出身的屌丝们,在逆袭之后立刻就找不着北了。就像是现在的人一样,本来连酒吧的门都没见过,自从暴富以后点酒都点一排。李自成手底下的这帮人,就是这么玩的,但问题是这些钱来自于哪里?不是明朝的降官就是平民商贾。本来大家对闯王还是抱有幻想,是拥戴他的,这么一搞——臭了以刘宗敏为首的贪污派,快速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也加速丢失了各阶层的支持热情。李自成败退北京之时,虽然仍握有大量的财富和不俗的兵力,只是此时无论是凝聚力还是战斗力都十分弱,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士气打天下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捞钱捞好处么,现在好处和钱都有了,谁还想卖命打仗呢? 满清的硬实力——经营多年,实力雄厚,政策得当一直躲在后方闷声发大财的满清,在优秀领导人多尔衮和第一铁杆汉奸范文程的经营下,硬实力快速提升,精锐骑兵数量虽然只有数万,但能一个打三个,从纸面实力上来说,还是干不过李自成的。毕竟人海战术在古代还是很有效的,没有加特林,也不能冒蓝光分分钟秒掉一排人所以,是多尔衮非常需要一支力量去打破这种胜率较低的局面,于是吴三桂率领的辽东系,成为双方都非常想到的牌面。而且,在这场争夺战中,李自成一度处于优势,因为李自成知道,一旦吴三桂降清,对他来说是将致命的打击。手握精锐重兵的吴三桂,加上同样能打的满清八旗,只要拉拢一批明朝降军,对付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将十分有底气。而且,满清打出了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这又为这场博弈增加了获胜的筹码。暂且不说吴三桂是因为什么倒戈满清,就单纯的从结果来看,李自成输的彻底、输的没有任何脾气!实际上,不是满清打赢了大顺和大西,是吴三桂及几十万明朝降军打赢了这两支农民军。也可以说,是李自成玩火自焚,打的了天下却坐不住! 一个闯字,似乎贯穿了李自成的一生。从一开始起义,他就是因为没有饭吃,要出去闯一闯,而有幸跟着高迎祥这样的大佬级农民义军领袖,也让他见过了市面,积累了经验。等到高迎祥一死,他顺利接班并一闯再闯,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爬起来,倒很有点韧性和骨气只可惜,缺少大局观和战略眼光的李自成,不懂得什么叫谋篇布局,不知道什么叫稳固发展。没有地盘、没有根基,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兵良将,自然难逃最终结局所以,跟他推翻的明朝建立者贫农朱元璋不一样,他们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跟一手送他上路的多尔衮比起来,也差的十万八千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