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若出现瑕疵,需要返工将零部件表面的漆膜剥离,重新进行涂装。此时需要使用脱漆剂/剥离剂。 工业上最常用的是浓硫酸去除法,浓硫酸为强氧化性酸,排放处理不方便。而溶剂型剥离剂,主要成分一般为二氯甲烷、稀料(甲苯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较大。 故选用环保型水溶性剥离剂,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客户的烦恼:使用浓硫酸进行脱漆工作,排放处理不方便。
客户通过阴极电泳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等产品进行表面加工、表面处理等。返工的汽车零部件,需要寻找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兼顾效率和环保,用来替代工业上常用的浓硫酸去除法。 汽车零部件

涂装工艺
◆ 汽车零部件通过导轨进入电泳池进行涂装 ◆ 出槽后经过水喷淋,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清洗。 汽车零部件进入电泳池 | 涂装后,用水喷淋 | 
| 
|
原脱漆工艺
1. 将需要处理的零部件,浸泡在浓硫酸槽液中。 2. 浸泡约10分钟后,零部件表面漆膜溶解,取出用水喷淋。 3. 根据脱漆的面积和时间,大约每2个月更换一次浓硫酸。
存在的问题
◆ 浓硫酸为强酸性、强氧化性化学品,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 排放不方便,客户无法自行处理。
需要解决的问题
◆ 脱漆剂不伤基材。 ◆ 排放处理方便,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方案
阴极电泳漆一般分为:环氧电泳漆、丙烯酸电泳漆和聚氨酯电泳漆。从环保方面考虑,不选用氯系脱漆剂,选用水基脱漆剂。 其中公司的水基脱漆剂分为:
◆ 酸性水基脱漆剂 ◆ 碱性水基脱漆剂 其中,酸性水基脱漆剂使用有机酸,在常温下即可与漆膜反应,10分钟内即可达到脱漆效果;但酸性水基脱漆剂pH较低,属于强酸性。 碱性水基脱漆剂相对较为温和,但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漆膜反应,需要脱漆槽安装加温装置。 水基脱漆剂使用过程中定期补充即可,处理方便,建议客户根据不同的工况来选择合适的电泳漆剥离剂。 脱漆机理

注意点: 虽然碱性水基脱漆剂和酸性水基脱漆剂都属于溶解型剥离剂,但无法达到浓硫酸完全溶解漆膜的效果,还是会有漆膜残留,需要用水冲洗去除。 若车用零部件的结构太复杂,则需要延长反应时间,加强冲洗工艺,以完全清理漆膜。
脱漆效果
 实验室试验情况
1. 实验目的
对电泳漆样品进行脱漆试验,考察脱漆剂的脱漆性能。 2. 实验样品及设备
3. 实验步骤
① 将碱性水基脱漆剂加入恒温槽中,恒温至60℃。 ② 将酸性水基脱漆剂加入烧杯中,室温下试验。 ③ 控制液位高度,因需要对比清洗效果,故进行半面脱漆处理。 ④ 将样片分别置入恒温槽和烧杯中 ⑤ 样品取出后用自来水正常水压冲洗 碱性水基脱漆剂,恒温至60℃。
酸性水基脱漆剂,室温。 
4. 实验结论
在实验室中,两种脱漆剂均能满足脱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