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拳师讲太极大椎,以前都没听说过!

 木生风 2019-02-20

有一次先生和我聊马,说着说着,他忽然问我,你知道赶马车吗?怎么让马跑的快?我立刻回答,用鞭子使劲抽马屁股呗。先生笑了,说,那是一个人骑马时候干的事,会赶马车的不会那样。接着解释,赶马车,把各匹马搭配好之后,是不抽马屁股的,是用人手里的缰绳去点穴。

我听了觉得稀奇,赶马是点穴?这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啊。先生给我解释了一下。驾车的人,用手里的缰绳,实际是在抽马的后脖子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相当于人的大椎穴的位置。如果人去抽马屁股,马只是因为疼往前窜几下而已,但如果是抽到马的大椎穴的位置,相当于是在激发马的全身潜能,马是越跑越精神的。当然,跑完之后马会很累,但在战场上,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里面驭手的学问就很大了,缰绳必须要抽出“软中硬”的劲道来,而且大小得合适,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这个精细程度,就像点穴一样。

说完赶马的技术,还是要回到人身上来。

再举一个有意义的。有一个跟日本人打过仗的军官(忘记叫什么,很有名的一个人),是个彪形大汉,会使双刀,听说尚云祥研究一种能够速成的拳术,就来拜访。他是真正上过战场、肉搏过的人,虽然只是粗通拳脚,但这种人反应极其敏捷,一般练武的人对付不了他的,这就是“上一次战场,抵十年功夫”的道理。

他一副生龙活虎的劲头,周围有什么动静,他脖子本能地一激灵,视线就对了上去,真跟野兽一般。他为自己的反应能力很得意,说:“我这怎么样?”尚云祥说:“很不一般。但你这,反应是反应,反击是反击,没用呀!”他很不服气,尚云祥说:“我教给你一个反应和反击在一块的法子,好不好?”

尚云祥就对他说了一句话。听完了这句话,军官就服了,说这个法子太好了,用到战场上,孬种就成好汉了,非要每个月发尚云祥一份军饷,尚云祥没要。但那个军官还真给尚云祥发了三、四个月的军饷,退回去又送来,最后一个月是从南方寄过来的,那军官后来也许战死了也许落魄了。至于那三、四个月的军饷是军官个人付的,还是国家部队上给尚云祥设了个编制,就不清楚了。

尚云祥对军官说的这句话,是有确切含义的,是个窍门。形意拳有练法、打法、演法(表演)三种变化,尚云祥说的这句话属于打法。一个军人上了几次战场,对于实战肯定比常人领悟得多,但形意拳的打法,是经过了近两百年,几代人,上万次比武积累出来的经验,比一个人几次实战的经验肯定要高超,确实有道理,所以能让那个军官一下子就折服了。

也正是因为那军官自身有体会,所以一点就透,说给练了十年形意拳的人,可能都没这效果。”

尚云祥告诉军官的,就是让军官惊尾椎。但有一个问题其实是最重要的,这个军官是战场上杀出来的人,为什么他的自然反应只是惊到后脖子,而不是直接去惊到尾椎?在很多小说里,都形容人在惊恐的时候,“脖子后面的汗毛都立起来了”,这种形容很多,但从来没有说,尾椎后面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这其实一个人,如果不练武,本能的惊只能到后脖子,也就是大椎穴这个位置,就停住了。但动物就不一样,我上面提到的马被抽打了大椎穴,是全身一激灵,全身之气为之一振的。猫被偷袭的时候,也是全身的反应,所谓惊尾椎,就是从头到尾,整条脊柱都惊炸起来,反击出去,而不是某个部位的反应。看下面这只小猫的反应。

为什么小猴子一惊,就是尾椎炸,而人一惊,就是只到后脖子,人只有受了极大的惊吓,才会全身动。

那么怎么才能像动物一样,做到整条脊柱的惊炸,而不是一惊只到后脖子就没了?答案其实就是我以前说过N次的练法,含胸拔背。之所以一般人只惊到后脖子,是因为一个不练武的人,双肩是不松的,大脑接受的外界刺激,一到大椎穴的位置就淤在这里了,因为肩井穴不开,肩背的筋肉都是死的,瞬间下意识的惊炸反应,是传导不下去的。除非是那个惊吓非常大,人在极度受惊的时候,才会有全身的哆嗦反应。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练功吧。前辈们总结的几个要点,实在是含义很深的。

肩不松,甚至影响发声。我每次练到气上来的时候,都会从身体里自然的发出低吼,像是从里往外走的意思。为了验证自己的吼叫是否达到动物师傅们认可的水平,我和一个原来练意拳的哥们,一起去动物园关豹子的地方做了一次实验。试验结果是令人捧腹,母豹子听到我的叫声都有反应,会看我,一只正在闭目养神的母猎豹甚至像受惊一样,猛的抬头四处找,看是哪里的声音。但是公豹子都没有反应,如同我在放屁一般。据此,我哥们得出结论,我的发声至多像公豹子发情的哼哼。

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它在高速奔跑的时候,全身都在高速运动,非常激烈,但这些剧烈的运动,丝毫不影响它的头的稳定性。看这个动画里,即使猎豹要转弯了,头也很稳。这个奔跑实在是太美了,从头到尾巴尖,浑身上下如此完美的配合,一丝一毫的多余和缺少都没有,太美了。

我看狮子奔跑,也是这样,无论动作多剧烈,头永远是很稳的。大多数动物都有这个本事。这是生存的基本功。

这个本事,仰仗于非常松的脖子。

我在练脚底功夫的时候,重新发现了大椎、肩井的作用。原来师父总提醒我,头上的顶劲,必须要落实在脚底板上,否则就是没练好。确实,在大椎和肩井松的前提下,头上一顶,全身的重量立刻下降到脚底。原来一位太极拳师说,头上是虚顶,别真的顶,真的顶整个身体就飘起来了。当时我听着还觉得有道理,现在才知道那是谬论。那是一个人大椎和肩井没有松开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如果脖子松的话,头一顶,全身都会落在脚底板下面的大地上。

还有就是对气的运行的作用。头一顶,如果大椎肩井是松的,丹田会立刻微微鼓起来,涌泉也会跟着一动。我体会,头上的顶如果对了,全身都会跟着对了,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我觉得脖子在很多时候很像腰。腰不活,就没有力气,全身笨拙,脖子不活,似乎整个人就没有灵动的感觉,也可以说不整。人的身体构造非常奇妙,脚底是全身的映射,头也是全身的映射。我觉得中医的望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看人的五官脸色,五藏的情况都能有个大概,然后让这个人走几步,看他的步态,最后可以让他做几个动作,看看腰的状况,如果能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做基础,估计可以总结出一些很有用的诊断依据。

我自己的陋见,脖子根部是非常僵硬的,有点像没练蹲猴之前后腰那个部位。周天的资料里面说,到了玉枕穴是牛车,周天从这里通过非常费力,我怀疑这种费力与脖子根部的僵硬有很大关系。因为我自己练虚灵顶劲的时候,玉枕会感到比较轻松舒畅。

如果脖子僵硬的比较厉害,气的正常循环肯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道理应该像堵车。有些疾病,虽然病灶不在头部,但会不会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的心脏病,我怀疑是头部堵车的连锁反应。

参同契开篇就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

人的头是乾卦,足是坤卦。如果头有问题,足有问题,等于是“众卦之父母”都病了,那么后面的什么坎离之类的热闹事,都是无源之水。

按照丹经的原理,乾坤是体,离坎是用。落实到医学上,也许可以说,肾病去脚上治,心脏病去头上治。

《参同契》是在强调,整部易经,根本就是乾坤两个卦。所有其余卦,都是乾坤两卦变化出来的。坎离不过是乾坤在后天八卦里的代言人而已。在人体上,也是脚底与头部,能够映射全身的状况。在八卦掌里,也特别重视头和足。

我师父总说,头才是一身之根节。 

尾椎与头的配合,极其重要,郝月如强调尾椎在脸的中间,这是从外形上说,同样,武式拳里转身的时候,意指向何方,头与尾椎同时指向过去,尾椎仍然在脸的中间。

这听起来就是一个外形的要求,其实非常重要,这本质上是脑子和丹田的配合。

人没有尾巴,尾椎的动作看不见,想说清楚,还是得借助动物师傅,请见下面这几个动画。

这几个动画注意看猫的头和尾巴的配合。

上面这个动画里,注意猫在出爪之前,尾巴先绕了一圈,为啥?它在调整尾椎,它身子被抱着,动不了,就拿尾巴调整,尾椎调好了,就可以发丹田的力。丹田力就是周身力,所以猫出爪的时候,后腿也在动,周身都在动,一动无有不动。

上面这个动画里,鸟第一次跑掉了,猫装作要走开,但它的尾巴已经在抖动,说明它开始运劲了,就好象人的小腹上翻一样。丹田气已经蓄上了。等鸟第二次过来,它转身飞扑的时候,头与尾椎迅速同时的调转过来,丹田一炸,整个身子扑出去。

头和尾椎配合不好,就发不出丹田力。形意拳不是有外三合、内三合吗?其实就是这个东西。你把尾椎和头配合好了,有了丹田气,六合自然有了。

提醒一句,第一张图,小猫打得是标准的劈拳,是带着螺旋劈出去的。好好想一下,在武术里,人其实也是有尾巴的。看看下面这张老图,他的尾巴是哪里? 

松腰,开胯,开大椎

内家武学气功有六球一柱法门,比如除了面壁蹲墙功还有面壁开跨功,就是用两脚的内侧紧靠贴墙,然后往下蹲,如此上下起伏。绝大多数人刚把脚内侧贴到墙面,就会向后倾跌。此法主要锻炼胸椎,开夹脊和大椎,开跨。

 开了跨再开膝,然后你积累的丹田功力就可以运用到了脚上。膝跪足面法:此法是内家功夫秘传松膝法,与形意拳“蹲毛猴”有异曲同功之妙,膝松后腿力才能达到脚掌,练习时双脚并步站立,两手叉腰,膝部放松向下跪,胯部向前靠,使大腿与躯干尽量成一条直线,头向上顶,下颌靠胸,意念把膝跑到至脚背上,就这样坚持站立,力疲时意念头部百会穴带动使身体重心由膝起至足。

此功特点是练时酸麻胀痛难受,站起时就感觉到有一股热流由膝直流到脚底,感觉非常舒服,此功练成后腿胫部肌肉丰满,充满弹性,外力踢起根本不起作用,比泰拳胫部硬度训练强至10倍,在练习丹田功后习练还能治疗风湿性腿病。

何为六球一柱呢? 六球即为上中下三盘各二球。上盘为两眼球,中盘为两肾球(命门 两侧各有一腰子如球),下盘为两睾丸球。女性中盘为两乳房球,下盘为两肾球、一柱则为脊柱。

大家可能听说过董海川早过了马阴藏相的境界,所以功夫才那么高。董海川曾经沉迷于“揉肾法”,即搓自己的外肾,因而面孔无须。有人因此说董公是宦官,实际上董公并未当宦官,而是内功练到了马阴藏相的境界。董公内家气功极深,有凌空八步、提气腾空之能。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腿膝盖微弯,仿佛坐在条凳上,双膝不超过脚尖,两臂前举如同抱球,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肚脐,自己调节到舒服的位置,不能耸肩,微微挺胸,把肩向后微张开,脖子尽量贴后衣领,头部百会穴如同有一根绳子吊着自然伸直,下颚微收,仿佛夹着鸡蛋,舌头不做要求,可以说话唱歌看电视 不冥想 不用意念引导 不入静 一切顺其自然。

要诀:全身放松 似尿非尿 三腿着地(向后坐 假想尾骨的延长线是自己的尾巴 自己的尾巴和双腿三点触地,稳固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此桩姿势无新意,与其相似的桩功不下百种,但是原理是什么在世俗中已经失传了,今天就续传下去:

男人小便一定要站着,男人在家里用坐便坐着尿是尿不干净的,体内会有残余;人在不熟悉或者不安全的环境一般不会大便;女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月事会推迟,受到惊吓会闭经;居住在一起的女人月经周期大体是一样的。

站桩的要诀在姿势,而不在于冥想。保持微蹲的姿势外可沟通天地,内可推行气血。看明白了吗? 没看明白再想想,肚子疼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痛经时捂着肚子弯着腰跟虾米似的,你见过痛经肚子疼直挺挺躺在地上呻吟的吗?姿势对了可以缓解痛苦,痛则不通,人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会本能寻找能推行气血的姿势。

人体结构精密复杂,除非反观内照能达到入微的程度,否则人为的导引气血没有必要,你只需摆出个姿势,身体自然明白你的意思,接下来一切都不要你来操心。

站累了就歇歇,一开始筋骨还是凡胎,不能强求高强度深蹲,膝关节受不了,怎么舒服怎么来,站累了就站直了歇歇,抖一抖也行,因为你明白原理了,姿势摆对了就是沟通天地推行气血,仅此而已,再无神秘感。

几年之后易经洗髓,肾气充足,落齿重生,寒暑一件单衣,不思睡而精力充沛,万病全消。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理说出来就不值钱了,因为太简单了,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