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生作业时做了下面两条习题,一条是附加题,一条填空题练习的14题.附加题第二问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做对的,大多数同学没有写字,填空题14题,也很少有同学做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要构造新函数,通过新函数的单调性解方程或不等式.思维之抽象可想而知,大多数同学没处想,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想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高三一线教师在教学的定位上有多难,一方面,定位高了,大多数同学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定位低了班级有很难出尖子生,是不是我们就在这种忐忑不安的情绪中匆匆送走又一届学生?忽然想起十多年前江苏高考命题专家葛军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就高考来讲对大多数学生,125分的考题是可以通过复习训练能拿到的,其他只能留给考生在考场上自由发挥,但中学老师最高境界是否能带领你的学生一起“玩”数学!一个玩字意味深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