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富得流油到家道中落 湘军的财富到哪里去了?

 谦谦书生 2019-02-20

  □编者按  

  全省文物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听闻涟源仍然能够看到成片的湘军故居,记者近日随同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一路看将过去,看着看着,就有了些许感慨和想法———

  七月的阳光,热辣而具通透力,似乎能让人间的任何秘密无处可匿。但走在山水秀丽的涟源杨家滩一带,望着那一座又一座的清末老宅,兴奋却又迷惑。兴奋的是,此地居然有这么多气势恢弘、保存尚好的湘军故居;迷惑的是,这些富得流油的湘军先人,他们的家为何都在一两代后就中落了呢?他们的钱后来都到哪里去了?

  清末的湘军,起源于对太平天国的抵抗和镇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也是财富转移的方式。这支军队经过无数血战,为当局赢得了一时的安定平稳,同时也掠夺了战争地区的大量财富,把江浙的金钱甚至美女,转移到了湖南。用武力“扶贫”,使当时的湖南顿时成为全国的富省。而在曾国藩的老家周边几县,尤显殷实。

  曾国藩选用湘军将领,既重书生士人,又重同乡亲姻。书生士人受过儒说传统教育,知书通经,有理性的忠诚,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同乡亲姻,有共同的乡土情感,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湘军早期全是湖南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之人”。这样,湘军形成了以书生士人为主体,以同乡亲姻为纽带的军事指挥群体,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堪称登峰造极。

  曾国藩和罗泽南在杨家滩所选用的李姓名将和刘姓名将,正是这样一批同曾、罗同乡联亲的书生士人。李姓名将有李续宾、李续谊、李续艺、李光久等,刘姓名将有刘腾鸿、刘腾鹤、刘连捷、刘岳昭等。这些人战后不少官封巡抚、总督等职。

  “攻南京,发洋财。”杨家滩的百姓,直到今天都还在传说着这样一句话。史料记载,金陵破城后,湘军编制大乱,连各营长夫也都争先恐后参与抢劫,而主帅曾国荃意甚默许。湘军打下金陵,火烧三天三夜(也有说八天八夜,后被一场大雨浇灭),大船大船的财宝,通过水路运回湖南,他们用掠夺来的钱财起屋、买田、娶媳妇。当时湘军将帅纷纷成为豪富,动辄拥赀数百万,广置田产钱庄。湖南凭空冒出许多“军功地主”。而湘乡“军功地主”之多,为全省之冠。

  为了阻止湘军将掠夺来的财富运回老家,清廷曾派人在长江上拦截船只进行检查,逼得湘军官兵将财宝藏在撑船用的竹杠里。时间久了,这一秘密被清军发现,于是加了一项检查内容,即敲一敲竹杠,看是否有夹带。据说“敲竹杠”一词即由此而来。

  有种说法,由于缺乏稳定的饷源(长期只有湖南、湖北两省供饷),湘军一直处于缺饷的状态。曾国藩心里清楚,要让湘军士兵卖命,动力还是在于“升官发财乐呵呵”,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嘉奖。但湘军掠夺战争地区的财富,不论有多么样的客观因素,依然是不道德的行为。

  其得也快,其失也速。湘人通过暴力手段迅速聚敛财富。但是,由于当地文化准备和经济准备都极不充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财富,似乎手足无措起来。他们大多缺乏使财富升值的手段,而是囿于小农意识,或求保值(如盖房、置田等),或随意挥霍,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于是,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流入的财富又大量流失。到了民国时期,湘乡等地依然很穷。在同样的历史时期内,曾遭受惨重破坏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却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

  湖南曾经是一个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地方,缺乏产生巨商富贾的土壤。涟源杨家滩周边方圆数十里,据说当时几乎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工业作坊和实业。湘军从江浙掠夺大笔原始积累后只知道买田置宅,却几乎不应用于商业投资。这或许是当时的湘军不能一直延续富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走出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少数湘军在支配这些掠夺来的财富上,还算明智,修路修桥,开田造地,大量地办学校,大量地将湘军子弟送到外国深造,这为第二代湘军人物高起点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湖南出去的留学生很快成长为国之栋梁,成为改朝换代的急先锋。这个时期的湘军人物,继承了曾、左、胡湘军人物那种自信、“扎硬寨、打死仗”的精神,但思想上已与清末的湘军那一套观念决绝。湘军不再是清廷的保镖,而成为清廷的掘墓人。这个时期的湘军,较之清朝时期的湘军,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起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