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画理,又是书道。惟书道随物宛转,探妙于物,舍物之形;与心徘徊,曲尽于心,借字成象,因文造境。书如怒放之心花,虽无花而胜似花者也。”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 李志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是画理,又是书道。惟书道随物宛转,探妙于物,舍物之形..... 现当代不乏草书家,如于右任、毛体、林散之等,都以各具特色的草书风貌为书坛所认可,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书家也是狂草大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草书分章草、小草和大草,大草也可称为狂草。擅长章草或小草,未必就能写出狂草。事实上,狂草的难度是最高的,要求书家必须做到功力和性情兼具,博观约取,物我两忘! 李志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三种草书书体是有本质区别的,以上面提到的三位书家为例,于右任草书属小草范畴,主要是怀素小草千字文与章草的结合,毛体草书夹杂了较多的行书或楷书结体,并非纯粹的狂草,林散之草书也未进入狂草境界,真正致力于狂草探索并形成独特面目者,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他将魏碑与狂草有机融合,造就独树一帜的狂草书格,填补了20世纪狂草史空白,不愧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下面,就请大家欣赏心醉的狂草吧。 李志敏: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 李志敏: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 李志敏题签:志敏书画 |
|
来自: wuming0717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