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一文读懂这些中考名词 “零志愿” “名额分配” “平行志愿” …… 中考录取流程图: 按时间顺序从左到右 (点开图片查看大图) 一、自荐: 自荐流程图: (单开图片查看大图)
自荐看重的是考生的竞赛成绩、获奖情况、1、2模考试情况,还有你在该市重点学校的人脉情况。自荐表一般由在读学校提供(个别市重点高中有专门自荐表,要在网上下载),然后步骤跟推优的1、2、3、4步基本差不多,如果没被预录取,也去等待零志愿吧! 自荐的表长这样: (点开图片查看大图) 推优和自荐的区别: (点开图片查看大图) 推优和自荐考生只能二者选其一,不能同时参加。复读生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只能裸考。 ◆ ◆ ◆ ◆ ◆ 二、零志愿: 名词解释:由每个市重点(不包括本区的,本区高中不向本区招收零志愿)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全市各区(但不一定每区都有,到时候会有一个具体分配明细)。 简单的去理解:零志愿是外区的市重点在你们本区招生。(也有少许特例,本区的高中在本区也有零志愿,但很少,比如上中、复附) 如果你零志愿落选了,就进入名额分配; ◆ ◆ ◆ ◆ ◆ 三、名额分配: 名词解释:由每个市重点(包括本区的)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全市各区(但不一定每区都有,到时候会有一个具体分配明细),然后每个区综合一下分到本区的各校名额分配的名额,名额的数量是按区内每个学校的考生人数均衡分配到每个学校(考生多的分的多,到时也会有具体明细),但这些名额具体是哪个市重点学校,需要各初中派专人(要运气超好的人)去各区招办抓阄的,抓到什么高中就表明你们这个初中肯定有人会考上这个高中(除非该初中所有填写该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志愿的考生中没有一人中考分数超过市重点最低录取分数线或该初中没人填写这个高中的名额分配志愿)。 四校没有名额分配,跨区考、复读生、返沪生不可填名额分配。 ◆ ◆ ◆ ◆ ◆ 四、(1-15)平行志愿: 流程图: (点开图片查看大图) 名词解释:由本区所有高中(包括本区市重点)向本区初中提供的入学名额(不能填写其他区高中,但也有个案)在实际填写这15个志愿时把你最希望录取的学校按顺序从高到低排列后填上去就好了。 简单理解:1-15志愿是本区高中招本区学生(少数几所高中在好几个区也有1-15志愿,比如曹杨中学、五爱中学等) 别担心第1志愿没被录取会影响到第2志愿录取,因为之所以要称“平行志愿”其实关键就在这,在这1-15个志愿中是只看分数的,你的考分假如没够上1志愿分数线,但已上了2志愿分数线,没关系你肯定能进2志愿的学校。 所以这个平行志愿实际上是填写前后顺序是讲的,但没有研究填写的必要,所以考生只要把本区所有的高中按自己想就读意愿的强度从高至低填写就好(一般是按前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列就行)。 统一录取志愿表长这样: (点开图片查看大图) 零志愿和名额分配都只能报1所学校。 (以上内容为老中考政策 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