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升初家长必看!新中考后上海高中版图展望

 4615dfy0 2019-04-03

2019年4月3日

上海初高中讯息第278期

消息仅供参考

新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过去,上海一些高中看了我们的分析,气得直跺脚,内心里其实是吓得直哆嗦,生怕自己的嘴脸让家长给看透了。其实家长朋友们并不傻,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志愿去投票。

上海的高中层次是政策性划分的,其中也有一些民间迷信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这几年公开数据越来越多,至少头部学校这块家长还是能看出个条条框框的,七宝,南模,建平,控江,就是比大同,格致,延安好,但上面七个,又要比复兴好,这都是综评数据告诉我们的。

前天我们说生源决定学校,其实四大名校没什么了不起的,生源好罢了,所以同样是985学校,没有政策扶持的同济一附中就不行,要说同济大学那也是响当当的985,世界上都有名的大学。若是把这个招生政策从四大名校转给上师大附中啊,南模啊,控江啊,那四大名校定是要改写的。甚至我们说四大名校和普通市重点高中一样的招生政策,那可能也没这么厉害。

生源动,高中格局动,如今上海中考政策滚滚而来,上海的高中格局很可能爆发大地震,也将逐渐突破我们现在的常识和认知,那么未来的高中格局会怎么变呢?

目前格局被名额分配打乱

目前上海的高中格局主要是4大名校加几所名牌学校,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由生源结构组成的,因为生源比较好,所以七宝中学的成绩基准线就要比建平,南模好,当然,这也与七宝常年经营文来中学,以及闵行的上宝中学学生没地方去有关。

目前的中考格局下,各市重点都有自己的招生权利,四校最大,有60%,七宝,南模等等一些头部市重点可以到45%左右,其他的是40%左右。

其他的生源从中考里选拔,四校一般都是600分以上的考生,中考的确可能放卫星,但是中考要一个卫星放到600分还是少数,这批学生还是有一点功底的。好一点的市重点就比较麻烦,零志愿,平行志愿,名额分配来的学生比较杂,但七宝,南模一般也在590分以上,也都是不错的学生。不过,无论是自招生还是中考生,也都会出现不适应高中学习的情况。

市重点高中的招生结构由于中考改革发生了变化,其最突出的是他们自主招生权的锐减。

四校控制在35%,而一般市重点只有15%。过去的招生政策多少打了点折扣,比如四校说好50%,但实际到60%,一般市重点说好40%,但有一些到了45%,甚至接近50%。政策也向市重点高中妥协,投放了更多自荐生计划。

如果我们把这水分算进去,那么四校还是能到45%,说不定他们争取一下能到50%,所以对于四校而言,可能问题还不大,他们还是有政策优势(另一个优势等会会说)。但是一般市重点就比较麻烦了,很可能就卡死在15%。

过去市重点高中都是前面快马带着跑,后面跟不上的自生自灭的套路,有些学校的班级还会轮换,淘汰跟不上的分到其他班级里去。但是,这个自招政策无疑做了“砍马头”的事情

未来还想玩跑得快,教得难,这前面的动力就不足,15%在很多学校也就勉强凑一个班级。

这个变动对七宝,南模,控江,大同,等校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七宝强不仅仅是因为管理,更是得益于上宝,华育,文来的大量自招生源,南模也是一样,华育,西南模范的自招生源非常强大,控江对自招生源的依赖更大。砍掉自招,等于一口气断了所谓八大金刚的脑袋,但更致命的还在后面。

名额分配是一种霸王硬上弓的强塞政策,过去其实已经认识到这种强塞不一定科学,因为这不符合分层教育的客观情况。但现在的问题是政策要把分层教育改分类教育,所以,过去名额分配的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经历了悲惨的命运,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学校去适应学生了。

新名额分配计划强制规定了35%-45%左右的名额去招收公办初中的学生,而且还不能是选拔的,不能是特长生打擦边球的,只能是乖乖对口的,这恰恰是过去市重点高中最不喜欢的生源

这也意味着在四校下面这一级,分层要被打破,这一级几十所市重点被同时灌水。

像七宝这种学校,哪怕被最低限度地灌水,也要灌进去将近1/3的学生,那么他们针对上宝,文来,华育生源的教学体系将难以维持。何况剩下的平行志愿和外区名额分配还说不准什么情况。

如果说砍自招是砍马头,那么这一招就是釜底抽薪,击垮市重点基盘。

这个改革政策反将一军,将计就计,让标榜教学能力但实际只是吃生源的市重点高中陷入极端被动。

而优质资源也成了市重点高中的紧箍咒,过去他们说自己优秀是为了吸收生源,教育部门干脆顺着你的逻辑,既然你足够优质,那应该不管什么生源都能搞定,这个政策拔下了所谓八大金刚穿了很多年的皇帝的新衣。

乱世来临?

小升初家长喜欢找爹,过去爹爹就不靠谱,现在更是没戏了。中考就是考试竞争,所谓爹,无外乎自招给你点名额罢了,可现在总自招名额锐减,还能给多少,也说不清了。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定时炸弹一样的名额分配,因为这个政策招收的人太多了,不知道可能会进来什么样子的人,而且量也比以前大得多。

四大名校的优势应该还是在的,但是除了四大名校,其他学校就麻烦了。

郊区的奉贤中学,青浦高级中学,松江二中,金山中学,崇明中学首当其冲。因为这些郊区学校的生源非常非常集中,几乎都出在区内有限的初中上,而青浦,松江,金山,崇明,奉贤的初中平均水平又比较低,现在要求他们分散生源,已经是打击了,还强制要求他们去大量招收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而这批学生恰恰是能力特别糟糕的,所以这些正在上升势头的郊区学校的教学节奏,成绩输出很可能遭到巨大打击。但这些学校被其他学校超越的可能性不大。

接下来是南模,七宝等等的头部学校,尽管我不认为新中考后位育会超过南模,闵行中学会超过七宝,但是事实来看,现在南模是比位育厉害,七宝是比闵行中学厉害,而未来这种差距将会非常小。

各区市重点一锅粥,很可能中考改革后的格局。

也就是家长们心目中的确有一个排位,这个排位可能还是按照过去来,但是实际实力上各校差距有,但是不大。

未来各校走向更严格的教学来保证输出成绩是很可能的,但也有可能大量出现市重点高中两极分化,好的特别好,差的特别差的情况。

对于一些边缘市重点而言,情况也变得极端危险。

过去边缘市重点再怎么还是能架得住区重点,毕竟他们就算没人自招,怎么也有零志愿,名额分配,平行志愿终究是少。

但是,现在强制分配之后,他们反而没有一些挨着他们的区重点有优势,因为这些学校本来生源就不好,现在还要平摊一些区内生源,生源选拔力度反而不如只看平行志愿的区重点。

对于区重点,特别是周浦,上理工这些有自招权的特色高中区重点,那么超过市重点是指日可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