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孤独求真》 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路,被新修的22大街竖直拦腰斩断。大街正中是规划好的花坛,中间还新墟了土,等待着栽培花草。 如果走老路,按照规定,就要绕行一个标准跑道的距离。于是,一些车主为了抄近道,就从花坛中间强行轧过,时间久了,就又碾出了新路来。起初,我看到了,心里忿忿不平,埋怨那些车主太缺德,自己依然君子般地绕路通过,孤独求真。 可是有一天,我竟然也鬼使神差地从花坛中间轧了过去。第一次还责怪自己没有坚守道义,有失涵养,心里还好一阵子犯嘀咕。再后来,就像走自家的院子一样,居然心安理得。没人时,猛踩油门,车嗖的一声便飞了过去。 事后,我开始嘲笑自己行为的怪异。明明知道不该做,为何偏偏还犯错?略一回忆,吓了我一大跳,这种事还真不少。上学时,曾经不听老师的话躲在厕所吸烟;下课时,曾经不听父母的话偷偷跑出去买零食;上班时,曾经不听交警的话闯过没有摄像头儿的红灯......如此种种,我断定自己有心病了,而且,最大的病是颠倒了黑白还不以为耻,反而习以为常。 我猜想,人的左心房是不是住着恶,右心房住着善呢!否则,人,怎么会常常陷入自我矛盾? 深夜,有时善良会质问我,你为什么做恶事,不怕遭天谴吗?没有听说过好人一生平安吗?有时罪恶也会在我耳边吹风,过一天是一天,何必跟享乐过不去,别听善良瞎诌吧。我有些茫然,前行的路一片模糊,不知道怎么办好。 有一天,我上街赶集,遇见了一位卖剪刀的中年盲人,剪刀摆在一款老式木箱上,旁边横放着一截大拇指粗细的竹竿。他周边围着很多人,看上去生意蛮不错。后来发现,买东西的人,买完东西并不急着离开,而是好奇的围着他,好奇他怎么能摸出纸币的面值,好奇他怎么能从五六里远的家来到这集市上。等买东西的人散得差不多时,我靠上去和他攀谈,问他这样的生活难不难,问题一出,便预料到他一定会牢骚满腹。可是,他却淡然一笑,平静地说:“没有啊,虽然我眼睛看不到,但是我有拐杖啊。心不瞎,路就好走了。”我心头重重一震,是啊,只要心中有盏乐观的灯,还惧怕黑暗吗? 散集时,我看到中年盲人斜背起木箱,腰弯成了一张弓,竹竿前后左右移动,鸡捣食般的点地探路,小碎步,熟练地往前走,渐行渐远,不一会就消失在我的沉思中。与中年盲人相比,我所面对的困难还是困难吗?我的心病还是病吗? “心不瞎,路好走。”我一直当成座右铭,作为人生指南,每当遇到难事,我就会在心里点燃这盏乐观的灯,顺利度过各种难关。 我知道,其实,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尤其在我们独处的时候。很多时候,只需要拿起一截简单的竹竿,生活就会是另一种光景。关键是勇气,要敢对自己错误下手,不侥幸,不幻想,求真,求善,求美,路就会越走越宽。 -作者- 李三中,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知名作家陈晓辉终身弟子,《师生》杂志签约作家,《小学生优秀作文攻略大全》编委。曾先后获得“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郑州市普通中学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郑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座右铭:做人互敬,做事互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