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封肃”一名由“风俗”而来的隐意

 春暖花开319 2019-02-20

《红楼梦》里“封肃”一名由“风俗”而来的隐意
封肃的女婿甄士隐

 

《红楼梦》好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来给其人物取名,书中人物的名字往往另有深意。除了以“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雨村言)来寓意创作的构思外,大多数人名都与人物自身的某种属性有关:表示品性的如“卜固修”(不顾羞)、“詹光”(沾光)、“卜世仁”(不是人);表示命运的如“英莲”(应怜)、“娇杏”(侥幸)、“冯渊”(逢冤);表示人物所从事职业的,如“戴良”(贷粮)。如此等等,恰如清人洪秋蕃所评:“一姓一名皆具精意。”

然而,在《红楼梦》中亦有一个人的名字着实令人费解,他就是甄士隐的岳父——封肃。为什么要取名“封肃”?《红楼梦》诸多脂评对此亦有解释:在正文他岳丈名唤封肃处,蒙府本、戚序本有脂评“风俗”,梦觉本有风俗也;而在正文“嫡妻封氏”处,蒙府本、戚序本、梦觉本、甲戌本都有相同的评语:“封,因风俗来”。可见,“封肃”一名是由“风俗”而来的,冯其庸、李希凡二人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亦是如此解释的:

封肃,甄士隐的岳丈。脂评:“风俗也”。“托言大概如此之风俗也”。封肃见女婿狼狈而来,怨语相加;得知新太爷要娇杏作妾,巴不得支奉承。故事见第一、第二回。

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风俗”一词所具有的意思,既不关个的品性、人生际遇,更不关涉《红楼梦》一书创作的构思或主旨,似乎与封肃这个人物没什么关系。为了确认这一印象,我专门查找了颇具权威的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总的来看,“风俗”一词无非两种意思。一指长期形成的风气或习惯,这是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意思,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指“民间歌谣”。例如《史记.乐书》:“博采风俗,协比韵律。”但该意使用不普遍,至现代汉语时就己消失了。

但无论是“风气习惯”,还是“民间歌谣”,都和“封肃”这个人物的个人属性挨不边,除非“风俗”一词还有别的意思。就《红楼梦》的描写看,封肃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势利”,属于社会中既常见又差劲的一类人,可谓俗不可耐。既然要把风俗一词与这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风俗”一词至少是个贬义词,大致与“不顾羞”、“沾光”、“不是人”等同列。那么,“风俗”一词是否有这方面意思呢?通过查找包括《红楼梦》在内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风俗”一词确有此意。

在《红楼梦》中,“风俗”一词共出现了九次,按序列举如下:

1、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第1回)

2、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第2回)

3、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凤姐如何处治……(第13回)

4、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第27回)

5、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儿等只管地下站着,那赖大的母亲等三四个老妈妈告个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第34回)

6、薛蟠听了,心中忖度:“……虽说做买卖,究竟戥子算盘从没拿过,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第44回)

7、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第53回)

8、薛蟠兴头了,便搂着一个娈童吃酒,又命将酒去敬邢傻舅。…..众人见他带酒,忙说:“很是,很是。果然他们风俗不好。”因喝命:“快敬酒赔罪。”(第75回)

9、凤姐道:“事情虽不要紧,但这风俗儿断不可长。此刻还算咱们家里正旺的时候儿,他们就敢打架。……”(第88回)

从用法看,例1、2、4、5、6、7中的“风俗”符合人们平常对风俗一词的理解,基本上都可以用“长期形成的风气习惯”来解释,并且都是中性的,无所谓褒贬。但例3、8、9中的“风俗”显然带有贬义色彩。例3中的“风俗”是指宁国府内部管理存在的弊端,是凤姐协理宁国府亟需处治的问题;例8中的“风俗”是指两个陪酒娈童的势利,因为他们在喝酒时只知道陪赢家;例9中的“风俗”是指鲍二各何三这两个下人目无主人,竟然在府里打架。这三例“风俗”之间的联系都明显带有指责的口吻,可以解释为个人或家庭在行为、品性方面的不端。如此我们便可理解“封肃”与“风俗”之间的联系了,而“风俗”所具有的这个贬义在《红楼梦》之外的现实社会中也有相应的例证。

众所周知,曹家的落败是自雍正开始的。雍正即位第二年就给曹家最后一届主人——江宁织造曹府下过这样一道谕旨:

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了王子教导而行。倘或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个托累自己。为甚么不拣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账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赫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了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名声,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在这道谕旨中,雍正严厉斥责曹家“向来混账风俗惯了”。这里的“风俗”与“混账”并列,显然不是平常所说的风气习惯,而应是对曹家一惯行为不端的指责,其意与前面例3、8、9中的“风俗”并无二致。“风俗”所具有的这个意思在雍正五年的一道上谕中还可得到进一步印证:

奉旨:江宁织造曹府,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努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着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府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着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绥赫德到彼之后办理。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时,说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家财。倘有差遣之人到彼处,着范时绎严拿,审问该人前去的缘故,不得怠忽!钦此。

这道上谕明确说出了曹府的“行为不端”,并且兑现了雍正此前“重重处分”的警告,查抄了曹家。对照雍正这两道圣旨,不难看出,“向来混账风俗惯了”,其实就是指曹府的行为不端,而我关于风俗一词的解释应该是可信的。

曾有学者说:“《红楼梦》的语言精妙绝伦,它达到了‘只有一个词可以表现它’(莫泊桑)的境地,因此来说,比较准确阐释《红楼梦》中的字词,对于阅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乃至讨论一些重大‘红学’问题都大有裨益。本文正是此意,通过对”风俗“一词的解释,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作者何以给予书中人物取名”封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