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细节解密》之 书中的一个错误,却展现了一门虎将

 大锤说史 2021-01-23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八十四回!

在后台回复“水浒传”三个字,看梁山好汉的精彩故事!

最近咱们的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一直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姓名出场但是却没有真人露面的各路大人物。

之前咱们曾经介绍过,《水浒传》与宋代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的渊源,因为题目叫做《书中并未出场,却影响深远的一门忠烈》,有读者给大锤留言说,他起初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北宋王朝中后期的名将一门,也就是奋战在宋与西夏前线的西军代表——种[Chóng]家军

之所以大锤首先说的是杨家将,主要是相比较而言,杨家将的文学名气更大一些,不过作为北宋中后期最著名的将门,种家军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所以,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为您讲述,种家这一门西军虎将,与梁山好汉的故事。

在《水浒传》中,众好汉与种家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小说开始阶段,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禁军教头王进得罪了太尉高俅,眼瞧着高球要循私报复,王进就带着母亲逃走,投奔了当时镇守边疆的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这里大锤要简单交代一下,所谓经略相公,实际是宋人对安抚经略使的一个尊称,所谓经略使,负责掌管一路的兵政,通常由知州来兼任。

后来史进寻找师傅王进,找到渭州,在当地遇到了提辖鲁达,这才知道自己找错了地方,渭州是由小种经略相公镇守的。后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也曾经在言语中透露出来,鲁达起初也是投奔到老种经略相公帐下,后来才被调到小种经略相公这边听用。而且鲁达后来多次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是说自己曾经担任过老种经略相公帐下提辖官,可见其影响之深。

并且,正是在这段梁山好汉与种家军的缘分故事叙述中,《水浒传》实际是犯了一个错误。

这就是小说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跑路了,当地的渭州府尹要捉拿凶犯,于是先来到小种经略相公这里请示。请注意,渭州府尹向小种经略相公请示的这个环节,施耐庵的处理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按照宋代制度,经略使属下军官的犯罪诉讼乃至奖惩,都是由经略来掌握的,因此府尹不能直接抓人,必须要通过经略府。

而就在府尹请示的环节中,小种经略相公介绍了鲁达的来历,他是这么说的:说这个鲁达,原来在他的父亲、老种经略相公帐下当差,后来派到他这里帮忙,因此官府可以抓捕他,但是也要跟老种经略相公那边先打好招呼。

按照《水浒传》的这则情节,老种和小种是父子关系,老种镇守延安,小种镇守渭州。但是,这是错误的。——在北宋末年,种家军确实有一员名将,以“老种”之名,天下闻名。这就是种家军的第三代名将——种师道。

种师道人称老种,确实功勋卓著,到了七十高龄他仍旧能带兵与女真作战。而相对的,他的弟弟种师中,比他小八岁,因此倒是可以称其为“小种”。也就是说,《水浒传》中的老种和小种,实际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

有人根据《水浒传》的这个表述,认为“小种”指的是种师道,而“老种”就顺理成章推测为种师道的叔父、种家军的第二代名将种谔[è]。

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历史上的种谔虽然非常有名气,但是从未有过“老种”的称号,而且从生卒年月来考察,种谔去世于公元1083年,而梁山好汉活动的宣和年间,则是公元1119年以后,中间差了35年以上,即使鲁达真的曾经投效过种谔帐下,那么到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时候,鲁达恐怕至少也有50多岁。

在宋代已经是年纪很大的老人了,这个年龄会导致鲁达的很多后续行为无法解释,也就是会导致情节出bug(这里大锤采取了保守算法,姑且按照种谔去世那一年,当时鲁达15岁从军)。而且书中明确交代,鲁达犯罪的时候,老种还健在,还需要渭州这边知府发通缉令的时候提前去打招呼。这与种谔的生平是矛盾的。

所以,这是施耐庵在安排相关种家军情节时犯下的一个错误。

那么为什么施耐庵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呢?在这里,大锤只能为您提供一个推测的答案。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施耐庵毕竟创作《水浒传》的地点被后世学者推测在江南一带,对于北宋的西北边疆历史,他不一定掌握得非常精确;而另一方面,就要归结于种谔这个人的名气太大了。

其实在北宋时期,种家军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从北宋中后期一直到北宋灭亡,前后八十余年,种家军三世子弟,前赴后继为国戍边,从第一代的名将种世衡,到第二代名将种谔,再到第三代名将种师道,从西北地区采取堡垒进攻战术,硬扛西夏精锐骑兵,而且多次取胜。

而这其中,第一代的种世衡是读书人出身,第三代种师道,少时跟随著名理学大师张载(就是那个历史上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士),也是一派文人风骨,最后在北宋灭亡时种师道种师中兄弟殉国而死,颇有悲情色彩。

唯有这第二代种家名将的代表人物种谔,他可不一样了,正史记载,此人骁勇善战,而且谋略出众,善于驾驭部属,同时他自己也是桀骜难驯,性情比较残酷,大大不同于其父种世衡当初的儒将风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勇谋善战、智计百出同时又凶悍异常的悍将种谔,确实更适合在《水浒传》中担任花和尚鲁智深的上司,也唯有这样文武双全的豪杰,才能镇得住同样桀骜难驯的梁山好汉吧。

热门推荐

《水浒细节解密》之 宋江这一席话,引出一桩百年疑案

《水浒细节解密》之 书中并未出场,却影响深远的一门忠烈

《水浒细节解密》之 店小二身上隐藏的历史密码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