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青岛,这叫规矩。

 有象其中 2019-02-20

青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

中西合璧、山海相融

其实,生活在青岛,规矩也是非常多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庆假期,聚会、婚礼参加的多

做人做事都讲究个规矩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

这些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变


 吃饭的规矩 


闷头吃!别说话!“食要静!”

在家里,规矩吃!“食要席!”

固定座,安静吃!“食要安!”

盛好饭,再拿筷!“食要文!”

吃时箸,停时放!“食要矩!”

吃完饭,不留粒!“食要净!”

闭住嘴,不出声!“食要相!”

吃近前,不挑食!“食要礼!” 



 吃鱼不翻身 

青岛人吃鱼都知道

吃鱼时不翻鱼

不然可是要挨长辈训斥的




 吃饭不能说成要饭 

只有乞丐才是“要饭”

所以询问客人还要不要吃饭

一定不能问“还要饭吗”




 不在盘里乱翻 

吃饭时

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的




 吃饭不能吧唧嘴 

即使吃的再香

也不可以吧唧嘴

这样很没有礼貌




 大人先动筷,小孩才能动 

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必须等长辈先动筷

长幼次序得遵守




 不许用筷子敲碗盘 

大人会说敲碗像什么样子

是乞丐吗?!

在外吃饭这样做就是骂厨子



 手要扶碗 

吃饭时,不拿筷子的一只手要扶住碗

不许一只手搁在腿上、桌子下




 喝汤不许吸溜 

喝汤也要有样子

小口喝,不出声




 夹菜不过河 

夹菜不过盘中线

夹靠近自己这边的菜



 筷子不许立查米饭中 

因为象征着香炉

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




 碗中不剩饭 

盛饭量力而行

不是非要硬撑下去

讲究的就是个节约粮食的好品德



 喝酒的规矩 


酒是青岛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

毕竟我大青岛人能喝酒是全国闻名的

同时青岛人喝酒的规矩有很多


 座位别搞错 

挨着主人坐的是主宾和副宾

主人对面的就是副陪



 入席门前杯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一杯,叫门前杯

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

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须喝的

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



 给人敬酒自己杯沿要低于对方 


给人敬酒自己杯沿要低于对方

如果是敬上级长辈必须要比对方低

这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如果对方是下级或同辈或亲密朋友

就可以保持平行

甚至有时为了活跃气氛故意开玩笑的抬高自己

也是可以的



 桌上必有鱼 

一般青岛人请客

酒桌上必定要有鱼

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

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

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

表示对客人尊重



 酒席时间长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

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

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

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




 结婚的规矩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

山东人结婚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不管中式、西式婚礼

都得按这个规矩办


 提亲不马虎 

正式结婚前不能少了提亲这一环

提亲前

男方带上见面礼主动登门拜访女方家人

提前时

邀请女方家人吃饭,还要备上彩礼钱

吃饭后

将女方家人送到家,有礼貌的告辞

这提亲一事才算圆满完成了!




 接亲不含糊 

终于盼到结婚这一天,规矩也就更多了!

婚前一天,铺床、压床、

放花生、红枣、桂圆


【发嫁妆和铺房】 在嫁期前数日

将陪嫁发至男家

满目琳琅,招摇过市

婚前一日布置新房,新房布置好后

是不能让人进的



【暖床】 吉日前夕,新郎可以找一个亲友家的男孩一同睡在婚床上一晚,为早生儿子的吉兆。




【迎亲和拜堂】吉日上午,新郎由伴郎相伴去女家迎亲。接亲车子一到,女家呜炮相迎,并立即关门,经数才恳求方开门,并乘此索要“开门封儿”。接亲的人进门后,待之以圆子、红枣,预祝团团圆圆,早生贵子、步步登高。迎亲的车子在途中逢河流、桥梁或道路拐弯处必放鞭炮,接亲车子到男家后,即鸣炮出迎,并迎亲,送亲者吃圆子、红枣。按古时进行拜堂、坐富贵、富贵烛、吃富贵饭等仪式。



 做人的规矩 


 不斜眼看人 

老话说眼斜心不正

无论什么情况

都不要斜视他人




 不抖腿 

所谓男抖穷女抖贱

话虽说的有些绝对

但是,抖腿绝对会让你的个人形象扣分


你可能不知道的咱老家规


不许吧嗒嘴儿;


不许叉着腿儿;


不许斜楞眼儿;


不许罗着锅儿;


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不许掳袖管儿;


不许挽裤腿儿;


不许搅菜碟儿;



不许筷插碗儿;


不许嘬牙花儿;


不许抖落腿儿;


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不许当众喳呼;


不许说瞎话儿;


夹菜不过盘中线;


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不许壶嘴对着人;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

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


不许压人肩膀;


倒茶不能倒满;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出门要说一声。


做客不能乱翻东西;

客人在不扫地;


现在

有人简单粗暴地把这些老规矩划为陈规陋习

认为这“过时了”,加以否定和舍弃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老人再也缄口不语

并且随着老人们的相继离去

知道这些老规矩的人越来越少

其实细想一下老一辈人说的这些规矩

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不仅要把这些老规矩很好地继承下来

还要很好地传承下去

不应该让传了几千年的东西

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档

来源:趣游山东、威海天下、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