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思明居士 2019-02-2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正式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清朝建立之后受到了诸多汉人的抵制,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在夷夏之防思想非常严重的古代,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努尔哈赤

女真,源自于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叫做肃慎的古代东北民族,隋唐时期被称为黑水靺鞨,到了辽代时期才被称为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并驱逐了契丹人的统治,建立了金朝,女真族由此进入了一个大盛时期;到了明朝初期,女真族又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三大部,其中清朝的建立者就属于建州女真,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女真”,改为满族,于是清朝又被成为满清,而女真这一称号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明朝女真族分布

作为少数民族,满族人的生活习惯、文化服饰都与汉人有这很大的区别,看过清宫戏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清朝满族男子的发型和汉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他们不留发髻,而是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与脑后,公元1644年清朝入关之后为了加强统治曾发布“剃发令”,一年后的六月十五日,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再次下令颁发“剃发令”,以是否剃发作为归顺清朝的标志之一,规定“京城内外,限10日,各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并喊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清朝男子发型

要知道在古代,汉族是非常重视衣冠服饰的,《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汉族的男女在成年之后便不再剃发,而是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所以说清廷强制要求军民剃发的“剃发令”正好直击众多汉人的灵魂深处,并由此引发出了历史上非常惨烈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江阴八十一日。虽然在前期汉族人民对剃发令的抵抗十分强烈,但随着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以及统治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顺从,其中就包括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所有人看来他们也许是最不应该剃发的,这个群体就是山东曲阜孔氏,文圣孔子的直系后人。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孔子

孔子,中国乃至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是儒家学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为政以德”,在他生活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止,实力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所以明显不合时宜的孔子和儒家学派“累累若丧家之犬”,并没有得到太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不过到了西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由此开始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并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而孔子的地位在历史上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他的后世子孙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恩惠。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孔子讲学图

西汉高祖十二年,刘邦首次册封孔子的后裔,其第八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自此孔子的嫡系长孙便拥有了世袭的爵位,虽然在后来爵位的封号屡经变化,但这个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到了北宋仁宗至和年间,孔子后裔的封号改为衍圣公,并由此一直沿袭,成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衍圣公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殊礼遇的大贵族,在宋朝时只相当于八品官,元朝时为了笼络统治下的汉人提升为三品,明初的时候则变成了一品文官,后来“有列班文官之首”,到了清代时还特许紫禁城骑马、御道行走,十分荣宠,而这都得益于他们先祖孔子的荣耀。不过也正是因为孔氏家族如此特殊的地位,导致他们经常成为统治者加强统治的工具,尤其是在改朝换代时就更加成为被拉拢的对象。

清朝颁布剃发令之后,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是个什么下场?

孔府

清朝入关时,当时的衍圣公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孔衍植,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明熹宗天启元年袭爵,被封为衍圣公,此人虽是孔子的后裔,在清军入关时却是率先投降的一个,在清廷下达剃发令之后,孔衍植也是率先响应,并“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举行了隆重的剃发仪式。不过孔子的后人里也不全是如孔衍植这般如此“识时务者”,比如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孔闻謤。孔闻謤是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清朝颁布剃发令后他曾上书多尔衮“贵国既得中华,当用中华衣冠”,要求蓄发,后来孔闻謤被革去了官职,并永不叙用,不久后死于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