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义司马地秧歌八代传承 司马少年一路前行续写追梦情怀

 段建国99 2019-02-20

司马地秧歌是汾孝地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唐朝,是流传于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曾是汾、孝两地最为普及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形式独特,其繁复多变的套路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2018年以来,孝义市振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司马村委一道,依托特色文化进校园这一载体,在当地退休老领导和民间艺人的配合下,自掏腰包领办秧歌队,组建了一支以三至六年级学生为主体的50人的第九代少年秧歌队,利用孩子们节假日时间,不惧寒来暑往,精心组织传承排练。近日又到春节,这支队伍已经在忙着为大家呈现原汁原味的司马地秧歌了。

司马村的地秧歌经历了数代人的薪火相传,期间曾中断数年日渐衰落,直到2015年,第七代传人吴士福自筹资金,开始在当地学生中间选拔培养后继人才,才渐渐有了复苏的起色。

2017年腊月,第七代传人吴士福老人离世,使得秧歌队群龙无首,空留下的物品零散堆放在村里的民房里。图为吴士福的弟弟在民房里整理秧歌队的道具。

2018年,当地已经退休多年的老领导吴汉国听闻司马秧歌队的遭遇后,几经打探,找到了同为第七代传人的吴家兄弟沟通,不久,从孩子们开始着手培养起来。

吴振礼和姚玉胜老哥俩,年轻时是地秧歌的好手,也是司马地秧歌的第七代传人,闲暇时间总是聚在一起,切磋技艺。

姚玉胜老人在自家小院中,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练习秧歌。

年过花甲的老艺人吴振礼,平时当泥瓦匠养家糊口,听到村里复建秧歌队的消息后,毅然辞工回家,当起了秧歌队的鼓子老师。

在两位老师傅的教导下,孩子们开始了地秧歌的训练。

大鼓手马友林老人把孙子马凯淇送到了秧歌队开始训练,与第八代传人张晋宇一起练习,一招一式像模像样。

复排司马地秧歌得到了当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司马村委的支持,市文化馆派来了吴瑞青老师进村指导,传授孩子们小锣表演技巧 。

渐渐地,每到周末,四五十人组成的少年秧歌队依托特色文化进校园这一载体,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在暑期训练中,每天早上六点,孩子们就来到戏台前开始晨跑训练。

劈叉下蹲踢腿一次又一次,据吴振礼老师说,四五十个孩子基本都为此流过泪。

三伏天,董师傅怕孩子们中暑,每天都准备几暖壶开水,只见他们训练过后,孩子们都已大汗淋漓。

夏天酷热,表演小锣的姑娘满脸通红,一遍一遍的坚持着。

花棒男孩满脸汗水咬牙坚持着。

老师傅们精神矍铄,为孩子们的练习,敲着锣打着鼓。

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孩子们技艺日渐成熟。

暑期训练结束,孩子们开学返校上课。十月初,孩子们进行汇报演出。从早上开始,老师和孩子们就开始忙活了,师傅们给每一个孩子画了妆面、戴上头饰,穿起传统的演出服装。

少年秧歌队的孩子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动作整齐划一,表演酣畅淋漓。

孩子们首场演出引来十里八乡的人们驻足观望,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喝彩声。

秋天,回归学校的孩子们每个周末还会聚在村里戏台前,一起继续练习着。

2月20日,秧歌队在孝义崇义园进行演出,赢得不停的喝彩声。

又是一年春来早,2019年新春佳节,司马村里敲起了铿锵的锣声,跟着震天的鼓声,司马少年一路前行,续写着司马村秧歌队八代人的追梦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