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考工十大奇书之:《梦溪笔谈》附·【北宋】沈括 撰

 草庐经略 2019-02-20
·

《梦溪笔谈》
【北宋】沈 括 撰

【正文】

《梦溪笔谈》·卷二十七 补笔谈卷一

一、 故 事

504.
【原文】
    故事:不御前殿,则宰相一员押常参官再拜而出。神宗初即位,宰相奏事,多至日晏。韩忠献当国,遇奏事退晚,即依旧例,一面放班,未有著令。王乐道为御史中丞,弹奏语过当,坐谪陈州。自此令宰臣奏事,至辰时未退,即一面放班,遂为定制。

【译文】
    先例:皇上不能驾临前殿,就由宰相一人监督常参官再次叩拜后退出。神宗刚即位时,宰相禀报政事,经常到很晚的时候。韩忠献掌管朝政时,遇到禀报政事退出得晚,就按照旧例,自行退朝,没有什么书面的规定。王乐道当御史中丞时,弹劾参奏的话失当,犯了过错被贬到陈州。从这时起就命辅佐大臣在禀报时,到了辰时还未退出,就自行退朝,因此成为固定的制度。

505.
【原文】
    故事:升朝官,有父致仕,遇大礼则推恩迁一官,有增俸。熙宁中,张丞相杲卿以太子太师致仕,用子荫当迁仆射,廷议以为执政官非可以子荫迁授,罢之。前两府致仕,不以荫迁官,自此始。

【译文】
    先例;担任升朝官的,如有父亲辞官,遇到隆重的典礼就被封赠提升一级官职,还要增加薪俸。熙宁年间,丞相张呆卿在太子太师任上辞官,因此儿子得到荫庇应升为仆射,朝廷大臣议论认为执政官不能因此而让儿子得到荫庇提升官职,就没有执行。以前两府辞官,没有因为荫庇而升官,就从这里开始。

506.
【原文】
    故事:初授从官给谏,未衣紫者,告谢日,面赐金紫。何圣从在陕西就任除待制,仍旧衣绯,后因朝阙,值大宴殿上,独从衣绯,仁宗问所以,中筵起,乃赐金紫,遂服以就坐。近岁许冲元除知制诰,犹著绿,告谢日,面赐银绯。后数日,别因对,方赐金紫。

【译文】
    先例:当初给皇上的近臣授予给事中或谏议大夫官职时,没有穿紫色朝服的,到向皇上谢恩时,皇上直接赏赐金鱼袋和紫衣。何圣从在陕西等待任命命令,仍然像以前一样穿红衣,仁宗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在筵席上站起来,皇上就赏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于是穿好回到座位上。近年许冲元被任为知制诰,还穿着绿衣,到谢恩时,皇上赏赐银红衣。过了几天,另外接见时,才赏赐金鱼袋和紫衣。

507.
【原文】
    自国初以来,未尝御正衙视朝。百官辞见,必先过正衙。正衙既不御,但望殿两拜而出;别日却处内朝。熙宁中草“视朝仪”,独不立见辞谢班。正御殿日,却谓之“无正衙”,须候次日依前望殿虚拜,谓之“过正衙”,盖阙文也。

【译文】
    自从本朝开始以来,不曾用正衙临朝听政。文武百官辞别拜见皇上,一定要先经过正衙。正衙即便不亲临,只要望大殿两拜就可退出,另选一天还是要赶去内朝。熙宁年间起草“视朝仪”,独独没有制订拜见、告辞、谢恩的规矩。供奉帝王的物品摆在大殿时,就说是“没有正衙”,要等到第二天照以前那样望大殿虚拜,说是“经过正衙”,大约是文字有缺漏吧。

508.
【原文】
    熙宁三年,召对翰林学士承旨王禹玉于内东门小殿,夜深,赐银台烛,双引归院。

【译文】
    熙宁三年,皇上在内东门小殿召翰林学士承旨王禹玉回答问题,到夜深时,赏赐银台蜡烛,两人带领回归院中。

509.
【原文】
    夏郑公为忠武军节度使,自河东中徙知蔡州,道经许昌,时李献臣为守,乃徒居他室,空使宅以待之,时以为知体。庆历中,张邓公还乡,过南阳,范文正公亦虚室以待之,盖以其国爵也。遂为故

【译文】
    夏郑公做忠武军节度使时,从河东中调任蔡州知州,途经许昌,那时李献臣是许昌太守,就搬到别的房子住,腾出自己的住宅等待夏郑公,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懂礼。庆历年间,张士逊回故乡,经过南阳,范仲淹也腾出房子来待他,那是因为他是国爵。于是太守的事成了先例。

510.
【原文】
    国朝仪制,亲王玉带不佩鱼。元丰中,上特制玉鱼袋,赐扬王、荆王施于玉带之上。

【译文】
    本朝的规矩,亲王的玉带上不佩带鱼皮饰品。元丰年间,皇上特制玉质鱼袋,赏赐给扬王、荆王挂在玉带上面。

511.检讨不试

【原文】

    旧制,馆职自校勘以上,非特除者皆先试,唯检讨不试。初置检讨官,只作差遣,未比馆职故也。后来检讨给职钱,并同带职,在校勘之上,亦承例不试。


【译文】

    按以往的规定,馆职自馆阁校勘以上,除非特别授予者都要先经过考试,只有检讨一职是不经过考试就任命的。这是由于初置检讨官,只是作为一种差遣(实际职务)安置的,并没有把此职列入馆职的缘故。后来检讨官也加给职钱,与其他官带馆职的已没有区别,级别在校勘之上,而仍然沿承旧例不考试。


512.

【原文】

    旧制:侍从官学士以上方腰金。元丰初,授陈子雍以馆职,使高丽还,除集贤殿修撰,赐金带。馆职腰金,出特恩,非故事也。


【译文】

    过去的规矩是:侍从官学士以上的官职才在腰带上镶着金饰。元丰初年,任命陈子雍担任弘文馆的职务,出使高丽回来后,封他为集贤殿修撰,皇上赏赐金带。弘文馆的官员腰带镶金,是因为有特殊的恩赐,不是有先例。


513.

【原文】

    今之门状,“牒件状如前,谨牒。”此唐人都堂见宰相之礼。唐人都堂见宰相,或参辞谢□事□先具事因,申取处分。有非一事,故称“件状如前”,宰相状后判引,方许见。后人渐施于执政私第。小说记施于私第,自李德裕始。近世谄敬者,无高下,一例用之,谓之“大状”。予曾见白乐天诗稿,乃是新除寿州刺史李(忘其名)门状,其前序住京因宜及改易差遣数十言,其末乃言谨祗候辞某官。至如稽首之礼,唯施于人君;大夫家臣不稽首,避人君也。今则虽交游皆稽首,此皆生于谄事上官者,始为流传,至今不可复革。


【译文】

    现在的名片上,有“名片分列状如前,谨书写名片”的字样。这是唐代都堂拜见宰相的礼节。唐代的都堂拜见宰相,或是参辞谢□事□先要详细说明事情的因由,申报请求处理。有不止一件事的,所以说“分列状如前”,宰相在状后决定引进,才准许拜见。后人渐渐地把这种礼节用到掌管政事的大官的私宅。小说中记述用到私宅的事,从李德裕开始。近年来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不论对方地位高低,一律用这种礼节,称为“大状”。我曾见过白居易的诗稿,竟是新任命的寿州刺史姓李的(忘了他的名字)的名片,那前面叙述住在京城的来由及改变职务和被差遣的话有几十字,到末尾才说恭谨地等候告辞某官。另外像叩头的礼节,只对君主用;大夫的臣属不叩头,因为亚于君主。如今却成了即使普通朋友之间也叩头,这都是从那些巴结上级官员的人开始的,才流传开来,到现在不能再变回去。


二、 辩 证


514.

【原文】

    今人多谓廊屋为庑。按,《广雅》:“堂下曰'庑’。”盖堂下屋檐所覆处,故曰“立于庑下”。凡屋基皆谓之堂,廊檐之下亦得谓之庑,但庑非廊耳。至如今人谓两廊为东西序,亦非也。序乃堂上东西壁。在室之外者。序之外谓之“荣”;荣,屋翼也,今之两徘徊,又谓之“两厦”。四柱屋则谓之“东西溜”。今谓之“金厢道”者是也。


【译文】

    现在的人多把廊屋称为庑。根据《广雅》说:“堂下叫做'庑’。”大概是堂下屋檐覆盖的地方,所以说“立于庑下”。一般屋基都称为堂,廊檐之下也得称为庑,但是庑并不是廊。现在人们把两廊称为东西序,也不对。序是堂上东西壁,在室外的。序的外面称为荣,荣就是屋翼,现在的西徘徊,又称为“两厦”。四注屋就称为“东西溜”,就是现在被称为“金厢道”的。


515.

【原文】

    梓榆,南人谓之“朴”,齐鲁间人谓之“驳马”。驳马,即梓榆也。南人谓之“朴”,“朴”亦言“驳”也,但声之讹耳。《诗》“隰有六驳”是也。陆玑《毛诗疏》:“檀木,皮似系迷,又似驳马。人云:'斫檀不谛得系迷,系迷尚可得驳马。’”盖三木相似也。今梓榆皮甚似檀,以其班驳似马之驳者。今解《诗》用《尔雅》之说;以为“兽锯牙,食虎豹”,恐非也。兽动物,岂常止于隰者?又与苞栎、苞棣、树檖非类,直是当时梓榆耳。


【译文】

    南方人把梓榆称为“朴”,齐鲁一带的人就称为“驳马”。“驳马”,就是梓榆。南方人把它称为“朴”,“朴”也说成“驳”,只是“朴”的音读错罢了。《诗经》中“有六驳”便是这样。陆玑《毛诗疏》说:“檀木,皮像作文叙述似的,又像毛色不纯的马。有人说:'砍削檀木不明白成了一篇文章,写文章还可成为毛色不纯的马。’”大概这三种树木相似。现在梓榆皮很像檀木,因为它斑驳像马的毛色不纯。如今解释《诗经》用《尔雅》的说法,以为“兽锯牙,食虎豹”,恐怕不对。兽是动物,怎么会经常停在低湿的地方?这种树又与苞栎、苞棣、树檖不同类,应当是当时的梓逾了。


516.

【原文】

    自古言“楚襄王梦与神女遇”。以《楚辞》考之,似未然。《高唐赋》序云:“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故立庙号为朝云。”其曰“先王尝游高唐”,则梦神女者,怀王也,非襄王也。又,《神女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王异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喜,见一妇人,状甚奇异。’玉曰:'状如何也?’王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环姿玮态,不可胜赞。’玉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以文考之,所云“茂矣”至“不可胜赞”云云,皆王之言也,宋玉称叹之可也,不当却云:“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又曰“明日以白玉”,人君与其臣语,不当称“白”。又其赋曰:“他人莫睹,玉览其状。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若宋玉代王赋之,若玉之自言者,则不当自云:“他人莫睹,玉览其状。”既称“玉览其状”,即是宋玉之言也。又不知称“余”者谁也。以此考之,则“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者,“王”字乃“玉”字耳。“明日以白玉者”,以白王也。“王”与“玉”误书之耳。前日梦神女者,怀王也。其夜梦神女者,宋玉也。襄王无预焉,从来枉受其名耳。


【译文】

    自古说“楚襄王梦与神女遇”。用《楚辞》来考察这个传说,似乎并不是这样。《高唐赋》序说:“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故立庙号为朝云。”这篇序说:“先王尝游高唐。”那么梦见神女的,是怀王,不是襄王。另外,《神女赋》序中说:“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王异之,明日以白玉,玉日:'其梦若何?’对日:'晡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喜,见一妇人,状甚奇异。’王曰:'状如何也?’王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环姿玮态,不可胜赞。’对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从文中考察,所说的“茂矣”到“不可胜赞”等等,都是襄王的话,宋玉称叹是可以的,但却不应该说:“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又说“明日以白玉”,国君与他的臣子说话,不应该称“白”。另外《神女赋》叹说:“他人莫睹,玉览其状。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如果宋玉为襄王作赋如宋玉自己说的,就不应当自己说:“他人莫睹,玉览其状。”既然说“玉览其状”,就是宋玉的话。又不知道称“余”的是谁。由此考证,“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中的王字是玉字。“明日以白玉者”是“白王”。“王”与“玉”写错罢了。前日梦神女的人是怀王,这夜梦神女的是宋玉。这件事与襄王无关,从来冤枉担了这个名声罢了。


517.

【原文】

    《唐书》载:“武宗宠王才人,尝欲以为皇后。帝寝疾,才人视左右。熟视曰:'吾气奄奄,顾与汝辞,奈何?’对曰:'陛下万岁后,妾得一殉。’及大渐,审帝已崩,即自经于幄下。宣宗即位,嘉其节,赠贤妃。”按,李卫公文武《两朝献替记》云:“自上临御,王妃有专房之宠,以娇妒忤旨,日夕而陨,群情无不惊惧,以为上成功之后,喜怒不测。”与《唐书》所载全别。《献替记》乃德裕手自记录,不当差谬。其书王妃之死,固已不同。据《献替记》所言,则王氏为妃久矣,亦非宣宗即位,乃始追赠。按,《张祐集》有《孟才人》叹一篇,其序曰:“武宗皇帝疾笃,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以其恳,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详此,则《唐书》所载者,又疑其孟才人也。


【译文】

    《唐书》记载:“武宗宠爱王才人,曾想把她立为皇后。武宗卧病,王才人看视在武宗身边。武宗仔细看着王才人说:'我已气息奄奄,看来要与你分别了,怎么办?’王才人回答说:'陛下去世后,妾要以死相殉。’过了很久,看到武宗己死,就在帐幕旁吊死。宣宗即位,嘉奖她的贞节,赠为贤妃。”根据李卫公文武《西朝献替记》记载:“自从皇上到来交媾,王妃有专房之宠,因为娇妒违抗了圣命,日夕而死,大家没有不惊惧的,认为皇上成功之后,喜怒无常,无法预测。”与《唐书》所记载的完全不同。《献替记》是德裕亲手记录的,不应当有差错,它记录王妃的死,已根本不同。根据《献替记》所说,那么王氏为妃已经很久了,也不是宣宗即位才开始追赠为妃。据《张祐集》有《孟才人》叹一篇,它的序中说:“武宗皇帝病重,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而获宠的,侍候在身边,武宗看着她说:'我若有不讳,你怎么办呢!’孟才人指笙袋哭泣着说:'请求用这个自缢而死。’武宗表现出十分怜悯的样子。孟才人又对武宗说:'妾曾善歌,愿当着皇上的面唱一曲发泄内心的忧愤。’皇上因为她的恳切,同意她唱。于是唱了一曲《何满子》,站着气竭而死。皇上让医生诊侯,医生说:'脉还温,但肠已断。’”这样详细,那么《唐书》所记载的,又疑心是孟才人了。


518.

“北苑茶”

【原文】

    建茶之美者,号“北苑茶”。今建州凤凰山,土人相传谓之“北苑”,言江南尝置官领之,谓之“北苑使”。予因读李后主文集,有《北苑诗》及《文苑记》,知北苑乃江南禁苑,在金陵,非建安也。江南北苑使,正如今之内园使。李氏时有北苑使善制茶,人竞贵之,谓之“北苑茶”,如今茶器中有“学士瓯”之类,皆因人得名,非地名也。丁晋公为《北苑茶录》云:“北苑,里名也,今曰龙焙。”又云:“苑者,天子园囿之名。此在列郡之东隅,缘何却名北苑?”丁亦自疑之,盖不知“北苑茶”本非地名。始因误传,自晋公实之于书,至今遂谓之“北苑”。


【译文】

    福建建州最好的茶,号称“北苑茶”。如今建州的凤凰山,当地人历来沿称为“北苑”,本来指的是南唐曾设官兼管这里的茶叶征收,兼管的官员就称为“北苑使”。我因为读李后主(煜)的文集,见其中有《北苑诗》及《文苑记》,始知北苑是南唐的皇家园林,在金陵,而不在建安。南唐的北苑使,正相当于现在的内园使。李氏统治南唐时,有个北苑使善于制茶,人们竞相以他所制的茶为珍贵,称之为“北苑茶”,就像现在的茶具中有“学士瓯”之类,都是因人而得名的,“北苑”并非地名。丁晋公(谓)撰写的《北苑茶录》说:“北苑,乡村名,今称龙焙。”又说:“'苑’是天子园囿之名。这地方在天下州郡的东南一角,为什么却叫北苑?”丁氏也自己有疑问,看来他不知道所谓“北苑茶”的“北苑”本来不是地名。开始时是因为误传,自从丁晋公在书中把它说成是实有的地名之后,这地方竟至今就叫“北苑”了。


519.

【原文】

    唐以来士人文章好用古人语,而不考其意。凡说武人,多云“衣短后衣。”不知短后衣作何形制。短后衣出《庄子说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近世士庶人,衣皆短后,岂更复有短后之衣。


【译文】

    唐以来文人写诗文喜欢用古人语,但不考察古人语的含意。凡是说武人,多说“穿短后衣”,不知道短后衣是什么样子。短后衣出自《庄子•说剑篇》。大概古代的文人,衣服都拖后,所以时有穿短后衣的人。近代文人和百姓,衣都短后,哪里再有短后衣。


520.

《史记》非“谤书”

【原文】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蔽也”①。予按《后汉》王允曰:“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②班固所论,乃所谓“谤”也。此正是迁之微意。凡《史记》次序说论,皆有所指,不徒为之。班固乃讥迁是非颇谬于圣贤,论甚不慊③。


【注释】

①此处引文见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司马迁传》的“赞”语。圣人,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观念。大道,即古人所泛称的“道”,在哲学上一般指天地自然及社会治理的总根源或总规律。

②此所引王允之语见《后汉书·蔡传》,为王允欲杀蔡邕时所说。王允(137—192),东汉末献帝时大臣,先是设计杀董卓,不久为董卓故将所杀。

③慊(qiè):通“惬”,恰当。


【译文】

    班固论司马迁撰写《史记》,认为“其是非标准颇与儒家圣人的观念相抵触,所以在讨论天地自然的大道理时便首先注重黄老之学而然后才及于儒家经典,在叙述游侠的事迹时便排斥有志节的隐士而专为一些奸雄人物立传,在记录工商业经济状况和相关人物的活动时便崇尚发财致富的势利而以贫贱为耻辱,这些都是司马迁观念上的囿蔽和局限性所在”。我查考《后汉书》记载王允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得他作出了一部诽谤的书,贻害于后世。”被班固所批评的司马迁的观念,就是所谓“谤”了。其实这正是司马迁著史隐微而不明说的用意之所在。大抵《史记》的叙述体例和有关论说,都是有所指的,并不是没有目的地编一堆空言式的史料。班固却批评司马迁的是非观念与圣贤多相乖违,这议论很不恰当。


521.

【原文】

    人语言中有“不”字,可否世间事,未尝离口也,而字书中须读作“否”音也。若谓古今言音不同,如云“不可”,岂可谓之“否可”?“不然”岂可谓之“否然”?古人曰:“否,不然也”,岂可曰“否,否然也”?古人言音,决非如此,止是字书谬误耳。若读《庄子》“不可乎不可”,须云“否可”,读《诗》须云“曷否肃雍”、“胡否佽焉”:如此全不近人情。


【译文】

    人们语言中有“不”字来表达对世间事物的可否,这个字经常出现从未离口,但在字书中应该读作“否”音。若说古今语言与读音不同,如说“不可”,怎能说成“否可”?“不然”怎能说成“否然”?古人说:“否,不然也”,怎能说“否,否然也”?古人读音,决不是这样,只是字书错误罢了。如果读《庄子》“不可乎不可”,就要说“否可”,读《诗》就要说“曷否肃雍”、“胡否佽焉”,这样根本不近人情。


522.

【原文】

    古人谓章句之学,谓分章摘句,则今之疏义是也。昔人有鄙章句之学者,以其不主于义理耳。今人或谬以诗赋声律为章句之学,误矣。然章句不明,亦所以害义理。如《易》云“终日乾乾”,两“乾”字当为两句,上乾知至至之,下乾知终终之也。“王臣蹇蹇”,两“蹇”字为王与臣也。九五、六二,王与臣皆处蹇中,王任蹇者也,臣或为冥鸿可也;六二所以不去者,以应乎五故也,则六二之“蹇”,匪躬之故也。后人又改“蹇蹇”字为“謇”,以“謇謇”比“谔谔”,尤为讹谬。“君子夬夬”,“蹇蹇”二义也。以义决其外,胜己之私于内也。凡卦名而重言之,皆兼上下卦,如“来之坎坎”是也。先儒多以为连语,如“虩虩”“哑哑”之类读之,此误分其句也。又“履虎尾咥人凶”,当为句。君子则夬夬矣,何咎之有,况于凶乎?“自天祐之吉”当为句,非吉而利,则非所当祐也。《书》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孔安国谓:“汤没,至太甲方称元年。”按《孟子》,成汤之后,尚有外丙、仲壬,而《尚书》疏非之。又或谓古书缺落,文有不具。以予考之,《汤誓》、《仲虺之诰》、《汤诰》,皆成汤时诰命,汤没,至太甲元年,始复有《伊训》著于书,自是孔安国离其文于“太甲元年”下注之,遂若可疑。若通下文读之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则文自足,亦非缺落。尧之终也,百姓如服考妣之丧三年,百姓有命者也,为君斩衰,礼也。邦人无服三年,四海无作乐者,况畿内乎?《论语》曰:“先行”,当为句,其言自当后也。似此之类极多,皆义理所系,则章句亦不可不谨。


【译文】

    古人说的关于章句的学问,说是分章摘句,就是现今的疏通和阐发文义。过去有人看不起这种关于章句的学问,以为它不专于文词的思想内容罢了。现在有人甚至错误地把诗赋声律当作关于章句的学问,错了。但章句的意思不明了,也是影响思想内容的。如《易经》上说“终日乾乾”,两个“乾”字应该是两句,上句的“乾”知道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下句的“乾”知道事物的终结。“王臣蹇蹇”,两个“蹇”字指王与臣。九五、六二,王与臣都处在蹇卦中,王担当起艰难困苦,臣或者可以成为有理想的人;六二之所以不离开的原因,是因为与王相应和的缘故,那么六二的“蹇”,就不是自身的缘故了。后人又把“蹇蹇”的字改成“謇”,把“謇謇”等同“谔谔”,更是错误。“君子夬夬 ”,“夬夬”有两个意思。用它的意思来判断它外面的事,超过在里面对自己个人的事的判断。凡属是卦名重叠说出的,都兼顾上下卦,像“来之坎坎”就是这样。以前的学者大多以为是连续的词,如同“虩虩”“哑哑”那样的读法,这是断句错了。另外“履虎尾咥人凶”,应是一句。君子已经果断了,哪里有什么灾祸,更何况是不吉利?“自天祐之吉”,应是一句,不吉利而得到好处,那就不应当保祐了。《尚书》说:“成汤已经死了,在太甲元年。”孔安国说:“汤死,到太甲才称为元年。”查

一下《孟子》,成汤之后,还有外丙、仲壬,那《尚书》的解释不对。另有人说古书有缺损的,文字不完全。据我的考证,《汤誓》、《仲虺之诰》、《汤诰》,都是成汤时的诰命,汤死,到太甲元年,才又有《伊训》写在书上,从这里孔安国离开那文句在“太甲元年”的下面注释,就似乎可疑。假如连同下文读它说:“成汤己死,太甲元年伊尹写成《伊训》”,那文句就完整了,也没有什么缺漏。尧去世时,百姓像守父母的丧一样守丧三年,百姓中有使命的,为君主穿着丧服,这就是礼貌。全国的人三年不脱丧服,全国没有奏乐的,何况王都周围呢?《论语》说:“先行”,应是一句,它说的自然是指后面的。像这样的情况很多,都牵涉到思想内容,那么章句也就不可不小心注意了。


523.

【原文】

    古人引《诗》,多举《诗》之断章。断音段,读如“断截”之“断”,谓如一诗之中,只断取一章或一二句取义,不取全篇之义,故谓之断章。今之人多读为断章,断音锻,谓诗之断句,殊误也。诗之末句,古人只谓之“卒章”,近世方谓“断句”。


【译文】

    古人引用《诗经》,大多列举《诗经》的章节。断音段,读作“断截”的“断”,意思是如在一首诗之中,只断取一章或一二句之义,不取全篇之义,所以称为断章。现在的人多读为断章,断音锻,意思是诗的断句,错极了。诗的最后的句子,古人只称为“卒章”,近代称为“断句”。


524.

【原文】

    古人谓币,言“玄纁五两”者,一玄一纁为一两。玄,赤黑,象天之色;纁,黄赤,象地之色。故天子六服,皆玄衣纁裳;以朱渍、丹秫染之。《尔雅》:“一染谓之'纁’。”纁今之茜也,色小赤。“再染谓之'窥’。”纁,纁也。“三染谓之'纁’。”盖黄赤色也。“玄”、“纁”,二物也。今之用币,以皂帛为玄纁,非也。古之言束帛者,以五匹屈而束之,今用十匹者,非也。《易》曰:“束帛戋戋”。戋戋者,寡也;谓之盛者非也。


【译文】

    古人称帛,说“玄纁五两”的,以一玄一纁为一两。玄是红黑色,像天的色;纁是黄红色,像地的色。所以天子的六种冠服,都是玄衣纁裳,用朱渍、丹秫浸染成的。《尔雅》说:“一染称为'纁’。”就是今天的茜根染的色,是浅红色。“再染称为'窍’,”窍就是纁。“三染称为'纁’。”大概是黄红色。“玄”和“纁”是两样东西。今天用帛,用皂帛为玄纁,是不对的。古代称束帛的,用五匹屈曲捆束,现在用十匹,不对。《周易》说:“束帛戋戋”。戋戋是少,说它是多就错了。


525.

【原文】

    《经典释文》:如熊安生辈,本河朔人,反切多用北人音,陆德明吴人,多从吴音,郑康成齐人,多从东音。如“璧有肉好”,肉音揉者,北人音也。“金作赎刑”,赎音树者,亦北人音也。至今河朔人谓肉为“揉”,谓赎为“树”。如“打”字音丁梗反,“罢”字音部买反,皆吴音也。如“疡医祝药劀杀之齐”,“祝”音咒,郑康成改为“注”,此齐、鲁人音也。至今齐谓注为“咒”。官名中尚书本秦官,尚音上,谓之“尚书”者,秦人音也。至今秦人谓尚书为“常”。


【译文】

    《经典释文》:如熊安生等人,原本是河朔人,反切字音大多用北方口音。陆德明是吴人,反切字多依从吴地口音。郑康成齐人,反切字音多依从东音。如“璧有肉好”,把肉说成揉的,是北方人口音。“金作赎刑”,把赎音读作树的也是北人口音。到现在河朔人把肉音说成“揉”,把赎读成“树”。如打字音丁梗反,“罢”字音部买反,都是吴地口音。如“疡医祝药刮杀之齐”,“祝”读作“咒”音,郑康成则改为“注”,这是齐、鲁人的口音。到现在齐鲁把注当作“咒”。官名中尚书本秦官,尚音上,把它称为“尚书”的,是秦人的口音。到现在秦人把尚书中的尚称为“常”。


三、 乐 律


526.

义海琴艺

【原文】

    兴国①中,琴待诏②朱文济③鼓琴为天下第一。京师僧慧日大师夷中④尽得其法,以授越僧义海⑤。海尽夷中之艺,乃入越州法华山⑥习⑦之,谢绝过从⑧,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⑨,无有臻⑩其奥。海今老矣,指法于此遂绝。海读书,能为文,士大夫多与之游,然独以能琴知名。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注释】

①兴国:即太平兴国,宋太宗赵炅年号(976—984)。

②琴待诏:乐师,因琴技出色而待诏。

③朱文济:北宋著名琴师,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后亡佚。

④慧日大师夷中:北宋著名琴师,得朱文济真传,又培养了知白、义海等一批著名琴师。

⑤义海:北宋著名琴师,琴艺出众,他的弟子则全和尚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对义海“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有所阐述)。

⑥越州法华山:在今浙江绍兴灵隐山后。越州: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隋初改会稽郡为越州,宋朝时废除。

⑦习:反复练习。

⑧过从:互相往来,交游。

⑨辐辏(fú còu):车辐聚集于毂(ɡǔ)上,比喻人、物聚集,文中指有很多学习琴艺的人会聚于义海身边。辐:车轮中用于连接车辋和车毂的直条。辏:指车辐聚集到中心的车毂上。

⑩臻(zhēn):到,达到。

奥:奥妙。

指法:文中泛指演奏技艺。

萧然:冷静的样子。

声外:声音之外。


【译文】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琴待诏朱文济弹琴技艺天下第一。京城僧人慧日大师夷中完全学到了朱文济的技法,将弹琴技法传授给了越地的僧人义海。义海全面掌握了夷中的弹琴技艺,于是来到越州法华山中潜心练习,谢绝人际交往,累计十年不曾下山,白天黑夜手不离弦,终于掌握了弹琴的奥秘。各地师从义海学习弹琴的人会聚而至,但是没有人能够完全达到义海的水平。义海现在已经老了,他的弹琴技法就此失传了。义海爱好读书,能写文章,士大夫们多与之交游,然而唯独以擅长弹琴而闻名。义海的琴艺不仅仅在于声音,那种蕴涵于琴音之外的冷静深邃的意韵,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


526.

【原文】

    十二律,每律名用各别。正宫大石调、般涉调七声:宫、羽、商、角、徵、变官、变徵也。今燕乐二十八调,用声各别。正宫大石调、般涉调皆用九声: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大石角同此,加下五,共十声。中吕宫、双调、中吕调皆用九声:紧五、下凡、高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双角同此,加高一,共十声。高官、高大石调、高般涉皆用九声:下五、下凡、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高大石角同此,加高四,共十声。道调宫、小石调、正平调皆用九声: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小石角加勾字,共十声。南吕宫、歇指调、南吕调皆用七声:下五、高凡、高工、尺、高一、高四、勾;歇指角加下工,共八声。仙吕宫、林钟商、仙吕调皆用九声:紧五、下凡、工、尺、上、下一、高四、六、合;林钟角加高工,共十声。黄钟宫、越调、黄钟羽皆用九声:高五、下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越角加高凡,共十声。外则为犯。燕乐七宫:正宫、高官、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七商:越调、大石调、高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林钟商。七角:越角、大石角、高大石角、双角、小石角、歇指角、林钟角。七羽:中吕调、南吕调、仙吕调(又名高平调)、黄钟羽(又名大石调)、般涉调、高般涉、正平调。


【译文】

    12 律,每律的名目用法各有不同。正宫大石调、般涉调有 7 种声调:宫、羽、商、角、徵、变官、变徵。现在的燕乐有 28 个调,用的声调各有不同。正宫大石调、般涉调都用9 个声调: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大石角同这一样,增加下五,共 10 个声调。中吕官双调、中吕调都用 9 个声调:紧五、下凡、高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双角同这一样,增加高一,共10 个声调。高官、高大石调、高般涉调都用 9 个声调:下五、下凡、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高大石角同这一样,增加高四,共10 个声调。道调宫、小石调、正平调都用 9 个声调: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小石角增加勾字,共 10 个声调。南吕宫歇指调、南吕调都用 7 个声调:正五、高凡、高工、尺、高一、高四、勾;歇指角增加下工,共8 个声调。仙吕官林钟商、仙品调都用 9 个声调:紧五、下凡、工、尺、上、下一、高四、六、合;林钟角增加高工,共 11 个声调。黄钟宫、越调黄钟羽都用 9 个声调:高五、下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越角增加高凡,共 10 个声调。这以外就是“犯”。燕乐有7 官:正宫、高官、中吕宫、道调官、南吕官、仙吕宫、黄钟宫。7 商:越调,大石调,高大石调,双调,小石调,歇指调,林钟商。7 角;越角、大石角、高大石角、双角、小石角、歇指角、林钟角。7 羽:中吕调、南吕调又叫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又叫大石调、般涉调、高般涉、正平调。


527.

【原文】

    十二律并清宫,当有十六声,今之燕乐,止有十五声,盖今乐高于古乐二律以下,故无正黄钟声。今燕乐只以合字配黄钟,下四字配大吕,高四字配太蔟,下一字配夹钟,高一字配姑洗,上字配中吕,勾字配蕤宾,尺字配林钟,下工字配夷则,高工字配南吕,下凡字配无射,高凡字配应钟,六字配黄钟清,下五字配大吕清,高五字配太蔟清,紧五字配夹钟清。虽如此,然诸调杀声,亦不能尽归本律,故有祖调、正犯、偏犯、傍犯,又有寄杀、侧杀,递杀、顺杀。凡此之类,皆后世声律渎乱,各务新奇,律法流散。然就其间亦自有伦理,善工皆能言之,此不备纪。


【译文】

    12 律加上清宫,应该有 16 个声调,现在的燕乐只有 15 个声调,大概现在的音乐比古代的音乐高2 律以下,所以没有正黄钟声调。现在的燕乐只用合字配黄钟,下四字配大吕,高四字配太蔟,下一字配夹钟,高一字配姑洗,上字配中吕,勾字配蕤宾,尺字配林钟,下工字配夷则,高工字配南吕,下凡字配无射,高凡字配应钟,六字配黄钟清,下五字配大吕清,高五字配太蔟清,紧五字配夹钟清。即使是这样,但各调的杀声,也不能全回到本律上来,所以有祖调、正犯、偏犯、旁犯,又有寄杀、侧杀、递杀、顺东。像这一类的情况,都是后代声律混乱了,各自追求新奇,音律的规则错乱了。但是从它们中间来看也还是有次序有规矩的,擅长的人都能说出来,这里不能全部记述。


528.

【原文】

    乐有中声,有正声。所谓中声者,声之高至于无穷,声之下亦无穷,而各具十二律。作乐者必求其高下最中之声,不如是不足以致大和之音,应天地之节。所谓正声者,如弦之有十三泛韵,此十二律自然之节也。盈丈之弦,其节亦十三;盈尺之弦,其节亦十三,故琴以为十三徽。不独弦如此,金石亦然。考工为磐之法,已上则磨其耑,已下则磨其旁,磨之至于击而有韵处,即与徽应,过之则复无韵;又磨之至于有韵处,复应以一徽。石无大小,有韵处亦不过十三,犹弦之有十三泛声也。此天地至理,人不能以毫厘损益其间。近世金石之工,盖未尝及此。不得正声,不足为器;不得中声,不得为乐。


【译文】

    音乐有中声,有正声。所谓中声,指声音高到无穷,声音低也无穷,但各自都有 12 律。制作音乐的人一定要寻找那高低之间最合适的声音,不这样就不能够得到非常和协的音,适应天地的节奏。所谓正声,如同弦乐有13 泛韵,这是 12 律自然的节奏。一丈长的弦,它的节奏也是 13;一尺长的弦,它的节奏仍是 13,所以琴把它定为 13 徽。不仅弦乐是这样,金石类的乐器也是这样。考察工匠制磐的方法,上端过分了就磨它的端,下端过分了就磨它的边,磨到敲打起来有韵的地方,就与徽相应,超过了就又没有韵了;再磨到有韵的地方,又与一徽相应。石不论大小,有韵的地方也不超过 13,就同弦有 13 泛声一样。这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人们不能在这中间增减一毫一厘。近年来制作金石类乐器的工匠,大都不曾达到这个水平。找不到正声,不能够制成乐器;找不到中声,不能够成为音乐。


529.

【原文】

    律有四清宫,合十二律为十六,故钟磐以十六为一堵。清宫所以为止于四者,自黄钟而降,至于林钟官商角三律,皆用正律,不失尊卑之序。至夷则即以黄钟为角,南吕以大吕为角,则民声皆过于君声,须当折而用黄钟大吕之清宫。无射以黄钟为商,太簇为角。应钟以大吕为商,角钟不可不用清宫,此清宫所以有四也。其余徵羽自是事物用变声,过于君声无嫌,自当用正律,此清宫所以止于四而不止于五也。君臣民用从声,事物用变声,非但义理次序如此,声必如此然后和,亦非人力所能强也。


【译文】

    乐律有四清宫,连同 12 律共有 16,所以钟磐以 16 为一组。清宫之所以只到四为止,是因为从黄钟以下,到林钟官商角 3 律,都用正律,不违反尊卑的次序。到了夷则就以黄钟为角,南吕以大吕为角,那民声就超过君声,就一定要反过来用黄钟大吕的清官。无射以黄钟为商,太簇为角。应钟以大吕为商,角钟不能不用清宫,这就是清宫有四的原因。其他的徵羽本来是事物用变声,超过君声无关紧要,自然应该用正律,这就是清宫到四为止而不到五为止的原因。君臣民用从声,事物用变声,不仅内容次序是这样,声音也一定这样才能和协,也不是人力能够勉强的。


530.

【原文】

    本朝燕部乐,经五代离乱,声律差舛,传闻国初比唐乐高五律,近世乐声渐下”,尚高两律。予尝以问教坊老乐工,云:“乐声岁久,势当渐下,一事验之可见:教坊管色,岁月浸深,则声渐差,辄复一易。祖父所用管色,今多不可用,唯方响皆是古器。铁性易缩,时加磨莹,铁愈薄而声愈下。乐器须以金石为准,若准方响,则自当渐变。古人制器,用石与铜,取其不为风雨燥湿所移,未尝用铁者,盖有深意焉。律法既亡,金石又不足恃,则声不得不流,亦自然之理也。


【译文】

    本朝燕部乐,经历了五代的离乱,声律的高低都已错乱。传说开国初年的音律比唐代乐音高五律,近代乐音逐渐变低,仍然高出二律。我曾问过教坊的老乐工,他说:“时间久远了,乐声必然会逐渐降低。”例举一事就可以加以验证:教坊用的管乐器,使用的时间很久,那么声音就逐渐地变了,总是时时更换。祖父时所用的管乐,现在大多不能再用,仅有方响还是从前的古器。铁性容易锈蚀而减缩,时常要把它磨光亮,铁片越薄,声音就越低。乐器要用金、石作为定音标准,如果用方响为定音标准,就自然会逐渐变化。古人用石和铜制作乐器,是取它们不因风雨燥湿而发生变化,不曾用铁来作,大概是有远见的。乐律的标准已经失传,金石又不足为依凭,那么乐音不得不变化,这也是自然的道理。


531.

扁钟与圆钟

【原文】

    古乐钟皆扁①,如盒瓦②。盖钟圆③则声长④,扁则声短⑤。声短则节⑥,声长则曲⑦。节短⑧处声皆相乱⑨,不成音律。后人不知此意,悉⑩为圆钟,急叩之多晃晃尔,清浊不复可辨。


【注释】

①扁:有的版本作“圆”,显然与文意不符,应当属于刊刻讹误,如今通行的版本均已改作“扁”。

②盒瓦:把两片瓦对合起来。盒:此处通“合”。

③圆:指钟壁呈圆筒形。

④长:指敲击时发出的响声很长。

⑤短:指敲击时发出的响声比较短促。

⑥节:指敲击发音的余音较短。

⑦曲:指敲击发音的余音较长。

⑧节短:指节奏急促。

⑨乱:指余音相互干扰,造成声音杂乱。

⑩悉:全,都。

晃晃:在文中用做象声词,表示钟声轰鸣共振。


【译文】

    古代用来演奏音乐的钟都是扁的,像是两片瓦对合起来的样子。这大概是因为圆的钟敲起来余音长,扁的钟敲起来余音短。余音短就容易形成节奏,圆钟敲起来声音长,因而余音也长。遇到节奏快的地方,长长的余音就会相互干扰,造成杂乱。后代的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都把钟做成圆的,敲快了的时候,就会发出“晃晃”的声音,无法再分辨声音的高低清浊了。


532.

【原文】

    琴瑟弦皆有应声:宫弦则应少宫,商弦即应少商,其余皆隔四相应。今曲中有声者,须依此用之。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


【译文】

    琴瑟的弦都有相应和的音:宫弦就有少宫相应和,商弦就有少商相应和,其余的都相隔四根弦互相应和,现在曲子中要有应声,就必须按照这个规律。要想知道某一根弦的应弦,可以先把各条弦的音(依五音声阶)调准,然后剪纸人放在这根弦上。这样一弹它的应弦,纸人就会跳动,弹奏其他弦,纸人就不动。如果琴弦的音高都相同,即使在其他的琴上弹,这张琴上的应弦同样也会振动,这就叫做“正声”。


533.

【原文】

    乐中有敦、掣、住三声,一敦一住,各当一字,一大字住当二字,一掣减一字,如此迟速方应节。琴瑟亦然。更有折声,唯合字无,折一分、折二分、至于折七八分者皆是。举指有浅深,用气有轻重。如竺萧则全在用气,弦声只在抑按,如中吕宫一字,仙吕宫五字,皆比他调高半格,方应本调。唯禁伶能知,外方常工多不喻也。


【译文】

    音乐中有敦、掣、住三种声,一敦一住,各当一个字,一个大字住当两个字,一掣减少一字,像这样快慢才适应节奏。琴瑟也是这样。另外有折声,只合字就没有,折一分、折二分、直到折七八分的都这样。动手指有浅有深,用气力有轻有重。如竺萧就完全在于用气,弦乐只在于压、按。像中吕宫一个字,仙吕宫五个字,都比别的乐调高出半格,才能适应本调。这些只有皇宫中的演奏员才懂,外面普通的乐师大都不明白了。


534.

【原文】

    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稽琴格”。


【译文】

    熙宁年间,宫中举行宴会,教坊的演奏员徐衍弹奏稽琴,刚开始进酒时一根弦便断了。徐衍不再换琴,只用一根弦奏完了乐曲。从此开始成为“一弦稽琴格”。


535.

【原文】

    律吕官商角声各相间一律,至徽声顿间二律,所谓“变声”也。琴中宫商角皆用缠弦,至徽则改用平弦,隔一弦鼓之,皆与九徽应,独徵声与十徽应,此皆隔两律法也。古法唯有五音琴,虽增少宫、少商,然其用丝各半本律,乃律吕清倍法也。故鼓之六与一应,七与二应,皆不失本律之声。后世有变宫、变徵者,盖自羽声隔八相生再起宫,而宫生徵,虽谓之宫、徵,而实非宫徵声也。变官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皆非正声,故其声庞杂破碎,不入本均,流以为郑卫,但爱其清焦,而不复古人纯正之音。惟琴独为正声者,以其无间声以杂之也。世俗之乐,惟务清新,岂复有法度,乌足道哉。


【译文】

    律吕宫、商、角声之间各间隔一律,到徵声一下子间隔二律,这就是“变声”。琴中宫、商、角都用缠弦,到徵改用平弦,隔一根弦弹奏,都与九徽相应,唯独徵声与十徽相应,这都是相隔两律的规则。古时的规则只有五音琴是这样,即使是增加了第六弦、第七弦,但它们用的丝各自只有本律的一半,这就是律吕清倍法。所以琴的第六弦与第一弦相应,第七弦与第二弦相应,都不背离本律的声音。后代有变宫、变徵,大约是从羽声起相隔八相生再开始宫,而宫生徵,即使叫做宫徵,但实际上不是宫徵的声音了。交宫在宫羽之间,变徵在角徵之间,都不是正声,所以它的声音庞杂破碎,不能进入本韵,流变成为郑、卫一样的俗乐,只是喜欢它的清焦,但不再是古人那纯正之音了。唯有琴独独保持着正声,因为它没有别的杂声混杂在里面。世俗的音乐,只是追求清新,哪里能再讲究法度,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536.

【原文】

    十二律配燕乐二十八调,除无徵音外,凡杀声黄钟宫,今为正宫,用“六”字;黄钟商,今为越调,用“六”字;黄钟角,今为林钟角,用“尺”字;黄钟羽,今为中吕调,用“上”字;蕤宾宫、商羽角,今燕乐皆无;林钟宫,今为南昌宫,用“尺”字;林钟商,今为小石调,用“六”字;大吕宫,今为高宫,用“四”字;大吕商、大吕角、大吕羽、太蔟宫,今燕乐皆无;太蔟商,今为大石调,用“四”字;大蔟角,今为越角,用“上”字;大蔟羽,今为正平调,用“四”字;夹钟宫,今为中吕宫,用“一”字;夹钟商,今为高大石调,用“一”字;夹钟角、夹钟羽、姑洗商,今燕乐皆无;姑洗角,今为大石角,用“凡”字;姑洗羽,今为高平调,用“一”字;中吕宫,今为道调宫,用“上”字;中吕商,今为双调,用“上”字;中吕角,今为高大石调,用“六”字;中吕羽,今为仙吕调,用“尺”字;林钟角,今为双角,用“四”字;林钟羽,今为大吕调,用“尺”字;夷则宫,今为仙吕宫,用“工”字;夷则商角羽、南吕宫,今燕乐皆无;南吕商,今为歇指调,用“工”字;南吕角,今为小石角,用“一”字,南昌羽,今为般涉调,用“四”字;无射宫,今为黄钟宫,用“凡”字;无射商,今为林钟商,用“凡”字;无射角,今燕乐无;无射羽,今为高般涉调,用“凡”字;应钟宫、应钟商,今燕乐皆无;应钟角,今为歇指角,用“尺”字;应钟羽,今燕乐无。


【译文】

    12 律配燕乐 28 调,除了设有徽音之外,凡属是杀声黄钟宫现在成了正宫,用“六”字;黄钟商,现在成了越调,用“六”字;黄钟角,现在成了林钟角,用“尺”字;黄钟羽,现在成了中吕调,用“上”字;蕤宾宫、商羽角,现在的燕乐都没有;林钟官,现在成了南吕宫,用“尺”字;林钟商,现在成了小石调,用“六”字;大吕宫,现在成了高官,用“四”字;大吕商、大吕角、大吕羽、太蔟宫,现在的燕乐都没有;太蔟商,现在成了大石调,用“四”字;太蔟角,现在成了越角,用“上”字;太蔟羽,现在成了正平调,用“四”字;夹钟官,现在成了中吕宫,用“一”字;夹钟商,现在成了高大石调,用“一”字;夹钟角、夹钟羽、姑洗商,现在的燕乐都没有;姑洗角,现在成了大石角,用“凡”字;姑洗羽,现在成了高平调,用“一”字;中吕官,现在成了道调宫,用“上”字;中吕商,现在成了双调,用“上”字;中吕角,现在成了高大石调,用“六”字;中吕羽,现在成了仙吕调,用“尺”字;林钟角,现在成了双角,用“四”字;林钟羽,现在成了大吕调,用“尺”字;

夷则宫,现在成了仙吕宫,用“工”字;夷则商角羽、南吕宫,现在的燕乐都没有;南吕商,现在成了歇指调,用“工”字;南吕角,现在成了小石角,用“一”字,南吕羽,现在成了般涉调,用“四”字;无射官,现在成了黄钟宫,用“凡”字;无射商,现在成了林钟商,用“凡”字;无射角,现在的燕乐没有;无射羽,现在成了高般涉调,用“凡”字;应钟宫、应钟商,现在的燕乐都没有;应钟角,现在成了歇指角,用“尺”字;应钟羽,现在的燕乐没有。



《梦溪笔谈》·卷二十八 补笔谈卷二

一、 象 数

537.

【原文】
    又一说:子午属庚(此纳甲之法,震初爻纳庚子庚午也。),丑未属辛(翼初爻纳辛丑辛未也。),寅申属戊(坎初爻纳戊寅戊申也。),卯酉属己(离初爻纳己卯尸己酉也。),辰戌属丙(艮初爻纳丙辰丙戍也。),巳亥属丁。(兑初爻纳丁巳丁玄也。)一言而得之者,宫与士也。(假令庚子庚午,一言便得庚;辛丑辛未,一言便得辛;戊寅戊申,一言便得戊;己卯己酉,一言便得己;故皆属土。余皆仿此,)三言而得之者,徵与火也。(假令戊子戊午,皆三言而得庚;己丑己未,皆三言而得辛;丙寅丙申,皆三言而得戊;丁卯丁酉,皆三言而得己。故皆属火。)五言而得之者,羽与水也。(假令丙子丙午,皆丑言而得庚;丁丑丁未,皆五言而得辛;甲寅甲申,皆五言而得戊;乙卯乙丑,皆五言而得巳。故皆属水。)七言而得之者,商与金也。(假令甲子甲午,皆七言而得庚;乙丑乙未,皆七言而得辛;王申壬寅,皆七言而得戊;癸丑癸酉,皆七言而得已。故皆属金。)九言而得之者,角与木也。(假令壬子壬午,皆九言而得庚;癸丑癸未,皆九言而得辛;庚寅庚申,皆九言而得戊;辛卯辛酉,皆九言而得己。故皆属木。)此出于《抱朴子》,云是“河图、玉版之文”。然则一何以属土,三何以属火,五何以属水?其说云:“中央总天之气一,南方丹天之气三,北方玄天之气五,西方素无之气七,东方苍天之气九。”皆奇数而无偶数。莫知何义,都不可推考。

【译文】
    又有一种说法:子午属庚(这是纳甲之法,震初爻纳庚子庚午),丑未属辛(巽初爻纳辛丑辛未),寅申属戊(坎初爻纳戊寅戊申),卯酉属己(离初爻纳己卯己酉),辰戌属丙(艮初爻纳丙辰丙戌),巳亥属丁(兑初爻纳丁巳丁亥)。一个字就得到的,是宫与士。(假如让庚子庚午,一个字就得庚;辛丑辛未,一个字就得辛;戊寅戊申,一个字就得戊;己卯已酉,一个字就得己;所以都属土。其他的都照这样。)三个字就得到的,是徵与火。(假如让戊子戊午,都是三个字就得庚;己丑己未,都是三个字就得辛;丙寅丙申,都是三个字就得戊;丁卯丁酉,都是三个字就得己。所以都属火。)五个字就得到的,是羽与水。(假如让丙子丙午,都是五个字就得庚;丁丑丁未,都是五个字就得辛;甲寅甲申,都是五个字就得戊;乙卯乙丑,都是五个字就得巳。所以都属水。)七个字就得到的,是商与金。(假如让甲子甲午,都是七个字就得庚;乙丑乙未,都是七个字就得辛;壬申壬寅,都是七个字就得戊;癸丑癸酉,都是七个字就得巳。所以都属金。)九个字就得到的,是角与木。(假如让壬子壬午,都是九个字就得庚;癸丑癸未,都是九个字就得辛;庚寅庚申,都是九个字就得戊;辛卯辛酉,都是九个字就得己。所以都属木。)这些都出自《抱朴子》,说是“河图、玉版的文字”。既然这样,那么一为什么属土,三为什么属火,五为什么属水?它是这样说的:“中央总天之气一,南方丹天之气三,北方玄天之气五,西方素天之气七,东方苍天之气九。”都是奇数却没有偶数。不知是什么意思,都不能够推求考究。

538.

【原文】
    世俗:十月遇壬日,北人谓之“入易”,吴人谓之“倒布”。王日气候如本月,癸日差温类九月,甲日类八月。如此倒布之,直至辛日。如十一月,遇春秋时节即温,夏即暑,冬即寒。辛日以后,自如时令。此不出阴阳书,然每岁候之,亦时有准,莫知何谓。

【译文】
    民间的习俗:十月间遇到壬日,北方人叫做“入易”,吴地人叫做“倒布”。壬日的气候像它那个月,癸日略显温暖像九月,甲日像八月。像这样倒布,一直到辛日。如十一月,遇到春秋时节就温暖,到夏天就暑热,到冬天就寒冷。辛日以后,自然像时令一样。这些没有超出阴阳书,但每年等着,也有时准确,不知道怎么来的。

539.

海 潮

【原文】

    卢肇

①论海潮,以谓“日出没所激而成”,此极无理。若因日出没,当每日有常,安得复有早晚?予尝考其行节,每至月正临子、午②则潮生,候之万万无差。(此以海上候之,得潮生之时,去海远即须据地理增添时刻。)月正午而生者为潮,则正子而生者为汐;正子而生者为潮,则正午而生者为汐。


【注释】

①卢肇:宜春(今属江西)人。唐会昌三年(843)状元,官至弘文馆学士。曾作《海潮赋》,序谓“日激水而潮生,月离日而潮大”。

②月正临子、午:指月亮正处在“上中天”和“下中天”的位置上。古人称正午时分(午时中点)太阳所处的位置叫“上中天”,午夜时分(子时中点)太阳所处的位置叫“下中天”。由于月亮每天东移,它与太阳通过“上中天”和“下中天”的时间就不一致。这也影响到海潮发生的时间,使海潮的高潮每天延后约50分钟。


【译文】

    卢肇论海潮,以为海潮是由日出和日落的激荡而造成的,这说法极无道理。如果是因为日出和日落,那么海潮的生成和退落应该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又怎么会有早有晚呢?我曾经考察海潮生成的时间规律,每到月亮正处在“下中天”和“上中天”的位置时它就会生成,这种观测结果万万无差错。(这是从海上观察所得到的潮生时刻,如果离海较远,就须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增加时刻。)如果以月亮正当“上中天”所生成的叫做潮,那么它正当“下中天”所生成的就是汐;如果以月亮正当“下中天”所生成的叫做潮,那么它正当“上中天”所生成的就是汐。


540.

十二气历

【原文】

    历法见于经者,唯《尧典》言“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置闰之法,以尧时始有,太古以前又未知如何。置闰之法,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如岁差①之类,方出于近世,此固无古今之嫌也。凡日一出没,谓之一日;月一亏盈,谓之一月。以日月纪天虽定名,然月行二十九日有奇复与日会,岁十二会而尚有余日;积三十二月复余一会,气与朔渐相远,中气②不在本月,名实相乖;加一月谓之闰,闰生于不得已,犹构舍之用橝楔③也。自此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凡积月以为时,四时以成岁,阴阳消长,万物生杀,变化之节,皆主于气而已,但记月之盈亏,都不系岁事之舒惨④。今乃专以朔定十二月,而气反不得主本月之政⑤。时已谓之春矣,而犹行肃杀之政,则朔在气前者是也,徒谓之乙岁之春,而实甲岁之冬也;时尚谓之甲之冬矣,而已行发生之令,则朔在气后者是也,徒谓之甲岁之冬,而实乙岁之春也。是空名之正,二、三、四反为实。而生杀之实反为寓⑥,而又生闰月之赘疣,此殆古人未之思也。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十二月常一大一小相间,纵有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如此,则四时之气常正,岁政不相陵夺,日月五星亦自从之,不须改旧法。惟月之盈亏,事虽有系之者,如海、胎育之类,不预岁时寒暑之节,寓之历间可也。借以元祐元年为法:当孟春小,一日壬寅,三日望,十九日朔;仲春大,一日壬申,三日望,十八日朔。如此,历术岂不简易端平,上符天运,无补缀之劳?予先验天百刻⑦,有余有不足,人已疑其说;又谓十二次斗建⑧当随岁差迁徙,人愈骇之。今此历论,尤当取怪怒攻骂,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


【注释】

①岁差:即恒星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历时间)与回归年(又称太阳年,即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所历时间)之差。前者较后者约长20分23秒。照古人的说法,太阳循黄道向西退行,约五六十年就要退一度左右。最早发现岁差的是东晋初年的虞喜(约发现于公元330年)。

②中气:按通行的二十四节气歌诀,处单数位的称节气,处双数位的称中气。

③橝楔(xiē):二字分指门楣和门框,即门上面的横木和两边的立柱。

④舒惨:指阴阳变化。

⑤政:此指与节令相适应的一切人事活动(包括保护自然、养生、农事、祭祀及行政措施等等)。古人称一年有“十二月令”,则所行之事便有“十二月政”。

⑥寓:托寄。此指历法上的依附性质。

⑦百刻:指一昼夜。古人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

⑧斗建:古人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以等分圆周的十二地支表示)推算月份,如夏历正月斗柄指向寅即为建寅之月,二月斗柄指向卯即为建卯之月,等等,称为“斗建”。也称“月建”。


【译文】

    历法见于古代经书的,只有《尚书·尧典》说到“用闰月调整时日,以定四时节气,而成一岁之历象时令”。设置闰月的办法,因为尧的时代才开始有,远古以前的情形又不知是什么样子。设置闰月的办法,是古代先圣王所留传下来的,固然不应提出异议,然而事情本来就有古人未曾做到而等待后人来做的。如岁差之类,直到近世才发现,这当然也就没有以今变古的嫌疑。凡是太阳出没一次,就叫做一日;月亮亏盈一遭,就叫做一月。用日、月记录天体运行虽是固定的名目,然而月亮运行二十九日有余复与太阳会合,每年十二次会合而还有剩余的时日;积累三十二个月就会剩余一次会合的时日,节气和朔日的错位越来越远,以致中气不在当月,名实就相乖违了;为此就要加一个月,叫做闰月,所以加闰月也是出于不得已,犹如建造房子的门要加门楣和门框。自此以后,节气和朔日就相互冲突,导致历法上的年岁错乱,四季失位,测算数据繁琐复杂。大凡积三月以为一季,积四季而成一年,阴、阳二气的消长,万物的生死循环,所有的变化节奏,无不归结于节气的转换,而只按月亮的盈亏造历法,便都与岁时运转的阴阳变化没有关联。现在却专以合朔确定十二个月,而节气反而不能主导当月的人事活动。譬如说,历法季节已称为春天了,而人事活动仍按万物萧条的节令进行,朔日在节气之前就是这种情况,因而白白地称说某季是乙岁的春天,实际它还是上一年甲岁的冬天;反过来说,历法季节还称某季是甲岁的冬天,而人事活动已开始按万物生长的节令进行,朔日在节气之后就是这种情况,因而白白地称说某季是甲岁的冬天,实际它已是下一年乙岁的春天。如此,所谓正月就是徒有其名,反而是二月、三月或四月合乎作为一年之始的实际。这样在历法上,反映万物生长或萧条的节气反而是附属的性质,而由此又生出闰月的累赘,这大概是由于古人未曾深入思考。现在要改进历法,没有比采取如下办法更好的,就是用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个朔闰月,直接以立春之日为孟春正月的第一日,惊蛰为仲春二月的第一日,大月都满三十一日,小月都满三十日,岁岁整齐无余日,永远不用闰月。十二个月恒常一大一小相间,即使有两个小月并列,每年也不过一次。这样,就使四时节气永远与历法相合,每年的岁时活动不相侵越,自然顺从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律,也不需要再修改旧的历法。只是月亮的盈亏,虽然有些事像是跟它有关系的,如海潮的起落、胎生的孕育之类,但它不关乎岁时寒暑的节气变化,把它附载于上述历法中就可以了。权且以元祐元年为例而示其法:当孟春正月为小月,则一日干支为壬寅,三日月望,十九日为合朔日;仲春二月为大月,则一日干支为壬申,三日月望,十八日为合朔日。如此,历法岂不是简易、整齐而平稳,上符天体的运行,而无修补测算的烦劳?我先前曾测验每一昼夜的一百刻,发现时刻有时有余有时不足,有人已怀疑我的看法;又曾说每年十二次斗建(月建)当是随着岁差而迁移的,有人更惊诧为骇人耳目。现在我这关于制历方法的新论,大概尤其会被一些人大惊小怪、攻击怒骂,然而将来必定会有人采用我的学说。


541.

【原文】

    五行之时谓之“五辰”者,春夏秋冬,各主一时,以四时分属五行,则春夏秋冬虽属木火金水,而建辰、建未、建戌、建丑之月,各有十八日属土,故不可以时言,须当以月言。月谓之十二辰,则五行之时谓之五辰也。


【译文】

    五行的时辰叫做“五辰”,在春夏秋冬,各管一个时辰,用四季分属五行,那春夏秋冬虽属木火金水,但三月、五月、九月、十二月,各有十八日属土,所以不能按季节说,必须按月说。月份称做十二辰,那么五行的季节就叫做五辰了。


542.

【原文】

    《黄帝素问》有“五运”、“六气”。所谓“五运”者,甲已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如甲巳所以为土,戊癸所以为火,多不知其因。予按,《素问•五运大论》:“黄帝问五运之所始于歧伯,引《太始天元册文》曰:'始于戊已之分’。所谓戊巳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王砅注引《遁甲》:“六戊为天门,六巳为地户。”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凡阴阳皆始于辰,上篇所论十二月谓之十二辰,十二支亦谓之十二辰,十二时亦谓之十二辰,日月星谓之三辰,五行之时谓之五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甲巳之岁,戊巳黅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土运。(角属辰,轸属巳。甲巳之岁,得戊辰巳巳干皆土,故为土运。下皆同此。)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金运,庚辰辛巳也。丙辛之岁,壬癸玄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水运,壬辰癸巳也。丁壬之岁,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本运,甲辰乙巳也。戊癸之岁,丙丁丹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火运,丙辰丁巳也。《素问》曰:“始于奎、壁、轸、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凡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以应之。气与运常同天地之门户。故曰:“土位之下,风气承之。”甲巳之岁,戊巳上临角、轸,则甲乙木在奎、壁。(奎属戌,壁属亥。甲巳之岁得属甲戌乙亥,下皆同此。)曰“金位之下,火气承之”者,乙庚之岁,庚辛金临角轸,则丙丁火在奎、壁。曰“水位之下,土气承之”者,丙辛之岁,壬癸水临角、轸,则戊已上在奎、壁。曰“风位之下,金气承之”者,丁壬之岁,甲乙木临角、轸,则辛金在奎、壁。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者,戊癸之岁,丙丁火临角、轸,则壬癸水在奎、壁。古今言《素问》者,皆莫能喻,故具论如此。


【译文】

    《黄帝素问》有“五运”、“六气”的说法。所谓“五运”,甲巳是土运,乙庚是金运,丙辛是水运,丁壬是木运,戊癸是火运。比如甲巳之所以是土,戊癸之所以是火,大多不知道它的来由。我考察了一下,《素问•五运大论》说:“黄帝向岐伯问五运的由来,岐伯引述《太始天元册文》说:'来自戊已之区分’。所谓戊已区分,奎星、壁星、角星、轸星,就是天地的门户。”王砅注释引用《遁甲》说:“六戊是天门,六巳是地门。”天门在戌亥的中间,奎星、壁星的分野;地门在辰巳的中间,角星、轸星的分野。凡是阴阳都从辰开始,上篇说到十二月叫做十二辰,十二支也叫做十二辰,十二时还叫做十二辰,日月星叫做三辰,五行的季节叫做五辰。五运从角星、轸星开始,也就是从辰开始。甲巳的年岁,戊巳黄天的气从角星、轸星经过,所以是土运。(角属辰,轸属巳。甲巳年,得戊辰己巳干都是土,所以是土运;以下都与这相同。)乙庚的年岁,庚辛白天的气从角星、轸星经过,所以是金运,就是庚辰辛已。丙辛的年岁,壬癸黑红天的气从角星、轸星经过,所以是水运,就是壬辰癸巳。丁壬的年岁,甲乙青天的气从角星、轸星经过,所以是木运,就是甲辰乙巳。戊癸的年岁,丙丁红天的气从角星、轸星经过,所以是火运,就是丙辰丁巳。《素问》说:“从奎星、壁星、角星、轸星开始,就是天地的门户。”凡是运到了角星、轸星,那气就在奎星、壁星来相应。气与运常同天地的门户。所以说:“土位的下面,风气承接。”甲巳的年岁,戊己土到了角星、轸星,那甲乙木在奎星、壁星。(奎属戌、壁属亥。甲巳的年岁就属甲戌乙亥。以下都与这相同。)说“金位的下奋,火气承接”,是乙庚的年岁,庚辛金到了角星、轸星,那丙丁火在奎星、壁星。说“水位的下面,土气承接”,是丙辛的年岁,壬癸水到了角星、轸星,那戊已土在奎星、壁星。说“风位的下面,金气承接”,是丁壬的年岁,甲乙木到了角星、轸星,那庚辛金在奎星、壁星。说“七月火的下面,水气承接”,是戊癸的年岁,丙丁火到了角星、轸星,那壬癸水在奎星、壁星。自古至今说《素问》的,都没有说明白,所以像这样详细说一遍。


543.

【原文】

    世之言阴阳者,以十干寄于十二支,各有五行相从,唯戊巳则常与丙丁同行,五行家则以戊寄于巳,巳寄于午,六壬家亦以戊寄于巳,而以巳寄于未,唯《素问》以奎、壁为戊分,轸、角为巳分。奎、壁在亥戌之间,谓之戊分,则戊当在戌也。轸、角在辰已之间,谓之巳分,则巳当在辰也。遁甲以六戊为天门,天门在戌亥之间,则戊亦当在戌;六巳为地户,地户在辰巳之间,则巳亦当在辰。辰戌皆上位,故戊己寄焉。二说正相合。按字书,“戌”从戊从一,则戊寄于戌,盖有从来。“辰”文从厂从■(《左传》:“亥有二首六身。”亦用此“■”字。);■从乙从己,则己寄于辰。与《素问》、遁甲相符矣。五行:土常与水相随。戊,阳上也。一,水之生数也。水乃金之子,水寄于西方金之末者,生水也,而旺土包之。此“戌”之理如是。己,阴上也。六,水之成数也。水乃木之母,水寄于东方木之末者,老水也,而衰土相与隐于厂下者,水土之墓也。厂,山岩之可居者;乙,隐也。


【译文】

    世上讲阴阳的,将十干依附在十二支,各有五行相随,唯有戊巳常与丙丁同行,五行家将戊依附在巳,已依附在午,六壬家也将戊依附在巳,却将己依附于未,只有《素问》将奎星、壁星作为戊的分野,轸星、角星作为己的分野。奎星、壁星在亥戌之间,叫做戊分,那么戊应该在戌。轸星、角星在辰已之间,叫做己分,那么己应该在辰。遁甲把六戊作为天门,天门在戌亥之间,那么戊也应该在戌;六己作为地门,地门在辰巳之间,那么己也应该在辰。辰戌都在土位,所以戊己就依附在这里。这两种说法完全相合。按照字书解释,“戌”从戊从一,那么戊依附在戌,大概就有个来历。“辰”字从厂从垄(《左传》:“亥有两个头六个身子。”也用这个“■”字。);■从乙从己,那么己依附在辰。与《素问》、遁甲相符合。五行的说法:土常与水相随。戊,是阳土。一,是水的生数。水是金的孩子,水依附在西方金的后面,生成了水,又用旺土包起来。这“戌”的道理就像这样。己,是阴土。六,是水的整数。水是木的母,水依附在东方木的后面,是老水,而衰土接着隐藏在岩穴下面,那是水土的坟墓。厂,是山岩中可以居住的地方;乙,就是隐藏。


544.

【原文】

    律有实积之数,有长短之数,有周径之数,有清浊之数。所谓实积之数者,黄钟管长九寸,径九分,以黍实其中,其积九九八十一,此实积之数也。林钟长八寸,径九分,八九七十二。(《前汉书》称八八六十四,误也,具下文。)余律准此。所谓长短之数者,黄钟九寸,三分损一,下生林钟,长六寸;林钟三分益一,上生太蔟,长八寸,此长短之数也。余律准此。所谓周径之数者,黄钟长九寸,围九分(古人言“黄钟围九分”,举盈数耳,细率之当周九分七分之二,举周九分七分之三。);林钟长六寸,亦围九分。(十二律皆围九分,《前汉志》言“林钟围六分”者,误也。予于《乐论》辩之甚详。本《史记》称“林钟五寸十分四”,此则六分九五十四,足以验《前汉》误也。)余律准此。所谓清浊之数者,黄钟长九寸为正声,一尺八寸为黄钟浊宫,四寸五分为黄钟清宫。(倍而长为浊宫,倍而短为清宫。)余律准此。


【译文】

    律管有实积之数,有长短之数,有周径之数,有清浊之数。所谓实际之数,指的是黄钟管长 9寸,直径 9 分,把黄米充塞在它里面,它的体积九九八十一,这就是实积之数。林钟长 8 寸,直径9分,八九七十二。(《前汉书》说是八八六十四,错了。详细说明在下文。)其他的律管都依此为准。所谓长短之数,指的是黄钟 9 寸,3 分减 1,下面生出林钟,长 6 寸;林钟3 分增1,上面生出太蔟,长 8 寸,这就是长短之数。其他的律管依此为准。所谓周径之数,指的是黄钟长 9 寸,周长 9 分(古人说“黄钟周长 9 分”,是举的整数,细率应是周长 9 9376 9 12 937分,全周长分。);林钟长寸,周长也是分。( 根律管都是周长分,

《前汉志》说“林钟周长 6 分”,错了。我在《乐论》中阐述得很详细。原来《史记》说“林钟 5 寸 10 分4”,这里却是 6 分9、5、10、4,足以证明《前汉书》错了。)其他的律管都依比为准。所谓清浊之数,指的是黄钟长9 寸是正声,1 尺 8 寸是黄钟浊宫,4 寸 5 分是黄钟清宫。(加一倍还长是浊宫,加一倍还短是清宫。)其他的律管都依此为准。


545.

【原文】

    八卦有过揲之数,有归余之数,有阴阳老少之数,有河图之数。所谓过揲之数者,亦谓之“八卦之策”。乾九揲而得之,揲必以四,四九三十六;坤六揲而得之,揲必以四,四六二十四。此乾坤之策过揲之数也,余卦准此。(前卷叙之已详)所谓归余之数者,乾一爻三少,初变之“初五”,再变之、三变之初各四,并卦为十四爻,三合四十二,此乾卦归余之数也。坤一爻三少,初变之“初九”,再变、三变各八,并卦为二十六爻,三(爻)合之七十八,此坤卦归余之数也。余卦准此。阴阳老少之数,乾九揲而得之,故曰老阳之数九;坤六揲而得之,故曰老阴之数六。震、艮、坎皆七揲而得之,故曰少阳之数七;巽、离、兑皆八揲而得之,故曰少阴之数八。所谓河图之数者,河图北方一,南方九,东方三,西方六,东北八,西北六,东南四,西南二,中央五。乾得南、中、北,故其数十有五;坤得(东)西、南、东北、西北,故其数三十;震得东南、西南、东、西、北,故其数十有七;巽得南、中、东北、西北,故其数二十有八;坎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中,故其数二十有五;离得东、西、南、北,故其数二十;艮得南、东、西、东北、西北,故其数三十有三;兑得东南、西南、中、北,故其数十有二。具图如后(图缺)。


【译文】

    八卦有过揲之数,有归余之数,有阴阳老少之数,有河图之数。所谓过揲之数,也叫做“八卦之策”。乾九揲就得出来,揲必定用到四,四九三十六;坤六揲就得出来,揲必定用到四,四六二十四。这就是乾坤之策过揲之数,其他的卦都依此为准。(前卷已说得很详细)所谓归余之数,指的是乾卦一爻三少,首先变成“初五”,再变、三变的初各是四,合卦是十四爻,三合成四十二,这就是乾卦归余之数。坤卦一爻三少,首先变成“初九”,再变一、三变各是八,合卦是二十六爻,三(爻)合成七十八,这就是坤卦归余之数。其他的卦都依此为准,阴阳老少之数,乾卦九揲就得出了,所以说老阳之数是九;坤卦六揲就得出了,所以说老阴之数是六。震卦、艮卦、坎卦都是七揲得出的,所以说少阳之数是七;巽卦、离卦、兑卦都是八揲得出的,所以说少阴之数是八。所谓河道之数,河图的北方是一,南方是九,东方是三,西方是七,东北方是八,西北方是六,东南方是四,西南方是二,中央是五。乾卦得到南方、中央、北方,所以它的数是十五;坤卦得到(东)西方、南方、东北方、西北方,所以它的数是三十;震卦得到东南方、西南方、东方、西方、北方,所以它的数是十七;巽卦得到南方、中央、东北方、西北方,所以它的数是二十八;坎卦得到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中央,所以它的数是二十五;离卦得到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所以它的数是二十;艮卦得到南方、东方、西方、东北方、西北方,所以它的数是三十三;兑卦得到东南方、西南方、中央、北方,所以它的数是十二。画了一个图在后面。(图缺。)


546.

【原文】

    揲蓍之法(凡一爻含四卦,凡一阳爻,乾为老阳,两多一少,非震即坎,非坎即艮。少在前,震也;少在中,坎也;少在后,艮也。三揲之中,含此四卦,方能成一爻。阴爻亦如此;三爻坤为老阴,两少一多,非巽即离,非离即兑,多在前,即巽也;多在中,离也;多在后,兑也。),积三爻为内卦,凡含十二卦。(一爻含四卦,三爻共十二卦也。)所以含十二卦,自相重为六卦,爻凡得六十四卦。(重卦之法,以下爻四卦弃中爻四卦,得十六卦;又以上爻四卦弃之,得六十四卦。)外卦三爻,亦六十四卦。以内外六十四卦复自相乘,为四千九十六卦,方成《易》之卦。(此之卦法也。揲蓍凡十有八变,成《易》之一卦。一卦之中,含四千九十六卦在其间,细算之乃见。)凡一卦可变为六十四卦。(此变卦法,《周易》是也。)六十四卦之为四千九十六卦。(此之外法也,如乾之坤之屯之蒙,尽六十四卦,每卦皆如此,共得四千九十六卦,今《焦贡易林》中所载是也。)四千九十六卦方得能却成一卦,终始相生。以首生尾,以尾生首;积至微之数,以成至大,积至大之数,却为至微;循环无端,莫知首尾,故《罔象成名图》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一卦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为四千九十六卦;四千九十六卦却变为一卦,循环相生,莫知其端。)大小一也,积小以为大,积大复为小,岂非一乎?往来一也,首穷而成尾,尾穷而反成首,岂非一乎?故至诚可以前知,始未无异故也。以夜为往者,以昼为来,以昼为往者,以夜为来。来往常相代,而吾所以知之者一也。故藏往知来,不足怪也。圣人独得之于心而不可言喻,故设象以示人。象安能藏往知来,成变化而行鬼神?学者当观象以求。圣人所以自然得者,宛然可见,然后可以藏往知来,成变化而行鬼神矣。《易》之象皆如是、非独此数也。知言象为糟粕,然后可以求《易》。


【译文】

    数蓍草的方法(凡是一爻含四卦,凡是一阳爻,乾卦是老阳,两多一少,不是震卦就是坎卦,不是坎卦就是艮卦。少的在前,是震卦;少的在中间,是坎卦;少的在后,是艮卦。三次数蓍草中,含有这四卦,才能成为一爻。阴爻也是这样:三爻坤卦是老阴,两少一多,不是巽卦就是离卦,不是离卦就是兑卦,多的在前,就是巽卦;多的在中间,是离卦;多的在后,是兑卦。),积三爻成为内卦,共含十二卦。(一爻含四卦,三爻共有十二卦。)所以含十二卦,自相重叠的是六卦,爻共得六十四卦。(重叠八卦的方法,把下爻四卦去掉中爻四卦,得到十六卦;又把上爻四卦去掉,得六十四卦。)外卦三爻,也是六十四卦。将内外六十四卦再自相乘,成了四千零九十六卦,才成为《周易》的卦。(这就是卦法。数蓍草共十八变,成为《周易》的一卦。一卦之中,包括四千零九十六卦在里面,仔细一算就可发现。)大凡一卦可变为六十四卦。(这种变卦法,就是《周易》。)六十四卦变成四千零九十六卦。(这种卦法,如同乾卦啊坤卦啊屯卦啊蒙卦啊,全部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这样,共得出四千零九十六卦,现今《焦贡易林》中所记载的就是这样。)四千零九十六卦同时得出能返回成一卦,终与始相对产生。用头生出尾,用尾生出头;积累极小的数,用来变成最大,积累最大的数,却变成极小;这样循环没有尽头,没有人能弄清它的首尾,所以《图象成名图》说:“那大的没有外,那小的没有内,迎面看不见它的头,跟着看不见它的尾。”(一卦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成了四千零九十六卦;四千零九十六卦却变成一卦,循环相生,不能弄清它的尽头。)大和小同一,积累小而成为大,积累大又成为小,难道不是同一吗?往和来同一,首到了尽头就成了尾,尾到了尽头反而成了首,难道不是同一吗?所以极忠诚就可以事先了解,因为自始至终都没有两样。将夜间当成去的,就把自昼当成来,把白昼当成去的,就把夜间当成来。来与往常常互相更迭,而我知道的就是同一。所以躲避过去知道未来,不值得奇怪。圣人只是在心中领会却不用语言说明,所以用一种征象来告诉别人。征象怎么能躲避过去知道未来,成为变化而传布鬼神?学者应当观察征象去寻求。圣人能自然得到的原因,是因为清清楚楚地可以看出,然后可以躲避过去知道未来,成为变化而传布鬼神。《周易》的征象都是这样,不只是这种教。知道了说这种征象是糟粕,然后才可以寻求《周易》的道理。


二、 官 政


547.

【原文】

    有一朝士,与王沂公有旧,欲得齐州。沂公曰:“齐州已差人。”乃与庐州,不就,曰:“齐州地望,卑于庐州,但于私便尔耳。相公不使一物失所,改易前命,当亦不难。”公正色曰:“不使一物失所,唯是均平。若夺一与一,此一物不失所,则彼一物必失所。”其人惭沮而退。


【译文】

    有一位朝士,和王沂公有老交情,想要到齐州任职。沂公说:“齐州已派遣了人。”于是授与庐州的官职,他不去,说:“齐州地方的名望,比庐州卑弱,只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比较方便罢了。相公若能不使一物失所,把前面的任命改换了,应该也不难。”王沂公用严肃的神色说:“要不使一物失所,只有均衡公平。如果夺一给一,这一方不失其所,那么那一方必定失其所。”这位朝士惭愧沮丧地退下来。


548.

【原文】

    孙伯纯史馆知海州日,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百姓遮孙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远计。官买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盐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孙罢郡,卒置三场。近岁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徭,比旧浸繁多,缘三盐场所置积盐如山,运卖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桩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谓之曰:“弩桩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岁被科无已时也。”其远虑多类此。


【译文】

    史馆孙伯纯任海州知州的时候,发运司决议设置洛要、板浦、惠译三处盐场,孙伯纯认为不便利,发运使亲自到郡,决意要做,孙伯纯反对,力排众议态度十分坚决。百姓挡佐孙伯纯诉说办盐场的便利,孙伯纯晓之以理说:“你们这些愚民不懂长远的计谋,官买盐虽有眼前利益,官盐怕的是卖不出去,不怕盐不足。盐多而卖不出去,会在30 年后留下祸患。”到孙伯纯罢去州郡职位,海州终于还是设置了三个盐场。近年在连州、海州间刑狱、盗贼、徭役,比往年增多,就因为三个盐场所置的盐堆积如山,运卖不行,亏欠很多,动不动就使人破产,老百姓才把它看成祸患。朝廷调发军器,有弩桩箭于等等,海州向来就没有这些东西,百姓很为此而苦恼,请求用鳔胶代替。孙伯纯说:“弩桩箭干,大家都知道不是海州所产,不过是一时的需要罢了。如果用土产品去替代,恐怕你们每年被判定上交鳔胶就没有穷尽了。”孙伯纯的考虑问题之远多类似于此。


549.

【原文】

    孙伯纯史馆知苏州,有不逞子弟与人争“状”字当从“犬”当从“大”,因而构讼。孙令褫去中带,纱帽下乃是青巾。孙判其牒曰:“偏旁从大,书传无闻;巾帽用青,屠沽何异?量决小杖八下。”苏民传之,以为口实。


【译文】

    史馆孙伯纯任苏州知州时,有不得志的年青人与人争“状”字应当从“犬”,还是应当从“大”,

因此而打官司。孙伯纯叫他们剥去中带,纱帽下竟是青巾,孙伯纯在他们的状纸上判道:“偏旁从大,书传没有听说过;巾帽用青,与屠夫卖酒的人有什么两样?量刑判决小杖八下。”苏州百姓把它作为话柄流传。


550.

【原文】

    忠定张尚书曾令鄂州崇阳县。崇阳多旷土,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忠走令民伐去茶园,诱之使种桑麻。自此茶园渐少,而桑麻特盛干鄂、岳之间。至嘉祐中改茶法,湖、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少,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民有入市买菜者,公召谕之曰:“邑居之民,无地种植,且有他业,买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答而遣之。自后人家皆置圃,至今谓芦菔为“张知县菜”。


【译文】

    张忠定尚书任鄂州崇阳县令时,崇阳有很多空地,当地的百姓不从事耕织,只以种茶为业。张忠定令百姓挖掉茶园,引导他们种桑麻。从此茶园逐渐减少,而种植桑麻在鄂州、岳州之间非常兴盛。到嘉祐年间修改茶法,湖、湘一带的人民,为茶租的繁重所苦,唯独崇阳县的茶租最少,当地人看到其他邑县的情形,思念张忠定的好处,建立了一座寺庙来报答他。村民有上街买菜的,张公叫来对他说:“住在邑县的人,没有土地种植,又有其他职业,买菜是可以的。你是村民,都有土地,为什么不自己种菜而花钱买菜?”用板子打过之后让他回去。从此之后家家都置菜园,到现在称芦菔为张知县菜。


三、 权 智


557.

【原文】

    王子醇枢密帅熙河日,西戎欲入寇,先使人觇我虚实,逻者得之,索其衣缘,中获一书,乃是尽记熙河人马、刍粮之数。官属皆欲支解以殉,子醇忽判杖背二十,大刺面“蕃贼决讫放归”六字纵之。是时适有戍兵步骑甚众,刍粮亦富,戎人得谍书,知有备,其谋遂寝。


【译文】

    王子醇枢密使镇守熙河时,西戎想要侵犯,先派人探听我方的虚实,被巡逻的人抓获,搜查他衣服的边饰,得到一封信,这封信记下了熙河人马、粮草的数量。官属都要把西戎密探处以分尸而死,王子醇很快就判打背20 下,在面上刺上“蕃贼决讫放归”六个字后放了他。这时恰好有很多戍兵步骑,粮食也很富有,敌人得到消息,知道熙河已有准备,他们便打消了入侵熙河的计谋。


558.

老军校

【原文】

    宝元元年,党项围延安七日,邻于危者数矣。范侍御雍①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出,自言曰:“某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某可以保任,若有不可,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首称之。或谓之曰:“汝敢肆妄言,万一不验,须伏法。”校笑曰:“若未之思也。若城果陷,谁暇杀我耶?聊欲安众心耳。”


【注释】

①范雍(?—1046):字伯纯,洛阳人。屡为边帅,好谋而少成。官至资政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卒谥忠献。


【译文】

    宝元元年(1038),西夏大军包围延安七天,延安城几次接近失陷。侍御史范雍为边帅,忧形于色。这时有个老军校站出来,自称:“我是边地人,已多次经历被围城的战役,那时的形势有和今天相近的。党项人不善于攻城,最终不能攻下围城,今天的事万万不用担心。我可以立下军令状担保,如果我的话不灵,我甘愿被杀头。”范帅赞赏他的豪言壮语,一时人心也为之稍稍安定。战事平息之后,这位军校大受奖赏提拔,人们谈起能知兵、善应敌的人,都首先称道他。有人对他说:“你竟敢放肆胡言乱语,万一事不应验,是要伏军法的。”这位军校笑笑说:“你没动脑子想想,如果城果然被攻陷了,谁还顾得上杀我?当时也不过是要姑且稳定军心罢了。”


559.

【原文】

    韩信袭赵,先使万人背水阵,乃建大将旗鼓,出井陉口,与赵人大战,佯败,弃旗鼓,走水上,军背水而阵,已是危道,又弃旗鼓而趋之,此必败势也。而信用之者,陈余老将,不以必败之势邀之,不能致也。信自知才过余,乃敢用此耳,向使余小黠于信,信岂得不败?此所谓“知彼知己,量敌为什。”后之人不量敌势,袭信之迹,决败无疑。汉五年,楚、汉决胜于该下,信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高帝在其后,绛侯、柴武在高帝后。信先合不利;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信复乘之,大败楚师。此亦拔赵策也。信时威震天下,籍所惮者独信耳。信以三十万人不利而却,真却也,然后不疑,故信与二将得以乘其隙,此“建成堕马”势也。信兵虽却,而二将维其左右,高帝军其后,绛侯、柴武又在其后,异乎背水之危,此所以待项籍也。用破赵之迹,则歼矣。此皆信之奇策。观古人者,当求其意,不徒视其迹。班固为《汉书》,乃削此一事,盖固不察所以得籍者正在此一战耳。从古言韩信善用兵,书中不见信所以善者。予以谓信说高帝,还用三秦,据天下根本,见其断;虏魏豹,斩龙且,见其智;拔赵破楚,见其应变;西向师亡虏,见其有大志;此其过人者。惜乎《汉书》脱略,漫见于此。


【译文】

    韩信袭击赵,先让万人背水布阵,于是树起大将旗鼓,出井匠口,与赵人大战,假装失败,丢弃旗鼓,退到水上,军队背水修筑阵地,又是危险的路,又是丢弃旗鼓逃跑,这必定是败势。而韩信运用这个战法,是因为陈余是老将,不用必败之势激他,不能达到目的。韩信知道自己才华超过陈余,才敢用这一办法。假使陈余比韩信略微狡猾一点,韩信怎能不败?这就是所谓“知彼知己,量敌为计”。后来的人不估量敌势,沿袭韩信的战略,必败无疑,汉五年,楚、汉在垓下决胜负,韩信率30 万大军面对敌人,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高帝在他后面,绛侯、柴武在高帝后。韩信头一次交战不利,孔将军、费将军纵马,楚兵不利,韩信又借机进攻,大败楚军。这也是攻陷赵国的策略。韩信当时威震天下,项籍所怕的人只有韩信。韩信以30 万大军战不利而后退,是真后退,然后不疑,所以韩信与孔将军、费将军得以利用对方的空子,这就是“建成堕马”势,韩信兵虽然后退,但孔将军、费将军的军队环绕在他的左右,高帝军在他后面,绛侯、柴武又在高帝后面,不同于背水之危,这就是防备项籍的方法。用破赵的办法,就歼灭了。这都是韩信的奇策。考察古人,应当了解他的本意,不只是看表面行为。班固写《汉书》,删去了这件事,大概没有发觉取胜项籍的原因正在这一战。从古讲韩信善用兵,但书中没有见到韩信善用兵的情况。我以为韩信说高帝,还用三秦,据此作为天下根本,可以看出其果断;俘虏魏豹,杀龙且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拔赵破楚,可以看出他的善于应变;往西面向军队放走俘虏,可以看出他的大志,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可惜《汉书》漏见了,从这里随便地可以看出来。


560.

王和尚

【原文】

    种世衡初营青涧城①,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德世衡,自处不疑。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我待汝如此,而阴与贼连,何相负也?”拽下械系,捶掠极其苦楚。凡一月,滨于死者数矣,崧终不伏,曰:“崧,丈夫也。公听奸人言,欲见杀则死矣,终不以不义自诬。”毅然不顾。世衡审其不可屈,为解缚沐浴,延入卧内,厚抚谢之,曰:“尔无过,聊以相试耳。欲使为间,万一可胁,将泄吾事。设虏人以此见穷,能不相负否?”崧默然,曰:“试为公为之。”世衡厚遗遣之,以军机密事数条与崧,曰:“可以此藉手,仍伪报西羌。”临行,世衡解所服絮袍赠之,曰:“胡地苦寒,以此为别。至彼,须万计求见遇乞,非此人,无以得其心腹。”遇乞,虏人之谋臣也。崧如所教,间关求通遇乞。虏人觉而疑之,执于有司。数日,或发袍,领中得世衡与遇乞书,词甚款密。崧初不知领中书,虏人苦之备至,终不言情。虏人因疑遇乞,舍崧,迁于北境。久之,遇乞终以疑死。崧邂逅得亡归,尽得虏中事以报。朝廷录其劳,补右侍禁,归姓为王。崧后官至诸司使,至今边人谓之王和尚。世衡本卖崧为死间,邂逅得生还,亦命也。康定之后,世衡数出奇计;予在边,得于边人甚详,为新其庙像,录其事于篇。②


【注释】

①种世衡(985—1045):字仲平,洛阳人。官至环州知州兼环庆路钤辖,为一时名帅。清涧城:今陕西清涧。

②《宋史·种世衡传》记载法崧本姓王,名光信,骁勇善骑射。初以熟悉边境地区山川道路,常为世衡出兵作向导,世衡奏以为三班借职,并为之改名崧(亦作嵩)。及受世衡派遣入夏,被夏人囚禁于陷阱中,备尝艰苦。后来西夏内乱,其大臣野利等被杀,元昊有意与宋讲和,遂遣法崧回。鄜延经略使庞籍疏上其事,言其劳苦及离间之功,乃迁崧官为三班奉职,又因崧自陈而继迁侍禁、閤门祗侯。其他宋人笔记所说亦互有异同,而以沈括此条所记较为详悉。


【译文】

    种世衡最初营建青涧城时,有个紫山寺僧人法崧,刚毅果决有谋略,以敢于为忠义献身自称。世衡招纳他为门下客,任其恣意放纵,供他挥霍的钱财无数。法崧酗酒赌博,无所不为,世衡对他愈厚待。过了一年多,法崧也对世衡深深感恩,不怀疑世衡对他的信任。有一天,世衡忽然发怒,对法崧说:“我对你如此厚待,而你竟暗地里与羌人勾结,为何负我?”命人拽下去铐上刑具,囚禁起来,捶笞拷掠,极其严酷。一月之内,法崧几次被折磨得要丧命,而到底不认罪,说:“我法崧是大丈夫。府公您听信奸人之言,要杀我您就杀,我也不过一死,但决不会招供没有的事,接受您强加给我的这种不义之名。”对世衡的行为毅然不顾。世衡确知其不可屈服,于是为他脱去绳索刑具,让他沐浴更衣,引他到自己的卧室内,深切安抚道歉,说:“你没有过错,我不过姑且试试你。想让你做间谍,万一你被胁迫不能承受,将会泄露我的机密。假如羌人也像我这次试你一样对你穷尽折磨,你能不能不负我?”法崧默然不语,然后说:“我为府公试试。”世衡厚赠钱财而派他走,又告诉他几条军事机密,说:“你就以这几条机密为借口下手,假装西投是为了把机密报告给西羌人。”法崧临行时,世衡又脱下所穿的丝絮棉袍送给他,说:“胡人之地酷冷严寒,我就以这个作为分别的礼物。到了那里,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求见遇乞,除非此人,你无法得到他们的心腹机密。”遇乞其人,是西夏的第一谋臣。法崧按世衡的布置,偷渡边关到了西夏,要求见遇乞。羌人有所提防而怀疑他,把他抓起来送到了有关机构。过了几天,有人扯破他的棉袍搜查,在棉袍的领子中发现了世衡给遇乞的书信,言词十分真诚亲密。法崧原先并不知道衣领中有这书信,羌人严刑拷打备至,法崧始终不讲实情。羌人因此而怀疑遇乞,就放了法崧,把他转移到西夏的北部地区。不久后西夏生变,遇乞最终因受怀疑而被杀。法崧遇机会得以逃归,尽得羌中情况而报告朝廷。朝廷肯定了他的功劳,补授他为右侍禁,又让他还俗,复本姓为王。崧后来官至诸司使,至今边境地区的人还称他为王和尚。世衡本来是出卖法崧,用他的死来离间羌人的,他遇机会得以生还,这也是他的命。康定年间以后,世衡守边屡出奇计;我在边境任职时,从边地人那里得知王和尚的事迹,甚为详细,因此为他重塑了庙像,并以这篇文章记录其事迹。


561.

一举三役

【原文】

    祥符①中,禁火②。时丁晋公③主营复④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⑤取土,不日皆成巨堑⑥。乃决汴水⑦入堑中,引诸道⑧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⑨,却以斥弃⑩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注释】

①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赵恒年号(1008—1016)。

②禁火:禁中失火。禁:皇帝居住的地方,文中指皇宫。

③丁晋公:丁谓(962—1033),字谓之,宋真宗时任宰相,封晋国公。

④营复:文中指修复。营:建造。

⑤通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文中指城中的主干道。

⑥堑:壕沟,护城河,文中指取土时形成的深沟。

⑦汴水:河流名,在今河南开封境内。

⑧诸道:文中指各地。

⑨事毕:文中指工程结束。毕:完毕,结束。

⑩斥弃:抛弃,黜免,文中是“废弃”的意思。

实:文中是“充填”的意思。

役:兵役,劳役,文中指修复皇宫的工程。

济:成就,成功。


【译文】

    大中祥符年间,皇宫中发生火灾。当时丁晋公(谓)主持营建修复宫室,计虑取土太远,于是指令凿开宫前的大道取土。没有几天,大道都成了巨大的壕沟。因而决开汴水堤岸,引水入壕沟中,使各地运送各种材料的竹排、木筏和船只,都从壕沟中直接来到宫门前。工程结束后,又以废弃的瓦砾灰土填到壕沟中,复修整为街道通衢。一举而三项力役同时成功,节省的费用可以亿万计。


562.

龙船坞

【原文】

    国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①,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尽澳中水,船乃笐②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注释】

①澳:可以泊船的水湾。这里实指人工湖式的船坞。

②笐(ɡānɡ):通“扛(ɡānɡ)”,抬起的意思。


【译文】

    本朝建国之初,两浙向朝廷献上一艘大龙船,长二十多丈,船上有多层楼的宫室,设置有皇上的御榻,以备皇上出游。年深岁久,龙船的腹部有损坏,欲加修治,而水中无法施工。熙宁年间,宦官黄怀信献进一计,于金明池北开凿一个人工湖为港湾,使它可以容得下龙船,在湖湾的下部立大木柱,在大木柱上架横梁。于是决水入湖湾中,把龙船牵引到正当水下横梁的位置,即用水车车尽湖湾中的水,船就被架在空中。修补完了以后,再将湖湾灌满水,使龙船浮起,然后撤去梁柱,又建一座大屋把龙船遮盖起来,这样它也就成了藏船的房子,

这样龙船就永远不用担心被日晒雨淋了。


四、 艺 文


563.

真迹与孤寒

【原文】

    李学士世衡多藏书①,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文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客,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而坐客墙进②,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李乃叹曰:“彼众我寡,岂可复伸?今日方知身孤寒。”


【注释】

①李世衡:疑即李士衡。

②墙进:指人多拥挤如墙,更有人翘足探视如爬墙。


【译文】

    学士李世衡多藏书,有一幅晋人墨迹在其子李绪那里。长安人石从事曾从李君借去这幅墨迹,偷偷临摹了一本,把它献给文潞公(彦博),潞公以为是真迹。有一天潞公会客,向客人展示书画,而李世衡恰好在座,一见这幅帖子,吃惊地说:“这帖子是我家的藏品,怎么忽然到了这里?”急忙叫人回家取来对证,始知潞公所收藏的是摹本。李世衡这才发现摹本是石从事传出去的,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潞公,而坐客一窝蜂围上来,挤成人墙,都说潞公收藏的是真迹,而以为李氏所收才是摹本。李世衡于是感叹道:“他们人多势众,我孤家寡人,还怎么能向他们说清楚?今天我才知道身份的孤寒。”


564.

【原文】

    章枢密子厚善书,尝有语:“书字极须用意,不用意而用意,皆不能佳,此有妙理,非得之于心者,不晓吾意也。”尝自谓“墨禅”。


【译文】

    章子厚枢密擅长书法,曾有话说:“写字极须用意。不用意而用意,都不能写好。此有妙理,

不是得之于心的,不懂我的意思。”曾自称“墨禅”。


565.

【原文】

    世之论书者,多自谓书不必有法,各自成一家。此语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赌,容貌虽不同,而皆为丽人;然手须是手,足须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虽形气不同,掠须是掠,磔须是磔,千变万化,此不可移也。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纵其精神筋骨犹西施、毛嫱,而手足乖戾,终不为完人。杨朱、墨翟,贤辩过人,而卒不入圣域,尽得师法,律度各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人:过此一路,乃涉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译文】

    世上很多谈论书法的人,大多说写字不一定要有成法,各人可自成一家。这只说对了一半。比如西施、毛嫱,容貌虽然不一样,但都是美人,但手必须是手,脚必须是脚,这是不能变更的。写字也是这样,虽然字的形体、气韵不同,但撇须是撇,捺须是捺,尽管千变万化,但这是不能更改的。如果撇不成撇,捺不成捺,纵使字的精神筋骨如同西施、毛嫱,但手脚不正常,终究不能算是完美的人。杨朱、墨翟辩论时才智过人,但终究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全得到了师法,规矩法度都具备,没有变化,仍然是“奴书”,但又一定要从这里入门。经过了这一步,才能达到妙境,等到找不到师法的踪迹了,然后进入神品之境。


567.

八分书

【原文】

    今世俗谓之“隶书”者,只是古人之八分书,谓初从篆文变隶,尚有二分篆法,故谓之八分书。后乃全变为隶书,即今之正书、章草、行书、草书皆是也。后之人乃误谓古八分书为隶书,以今时书为正书,殊不知所谓正书者,隶书之正者耳;其余行书、草书,皆隶书也。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云:“陈仓石鼓文①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苦县老子》《朱龟碑》②也。《书评》云:“汉、魏牌榜碑文和《华山碑》,皆今所谓隶书也。”杜甫诗亦只谓之八分。又《书评》云:“汉、魏牌榜碑文,非篆即八分,未尝用隶书。”知汉、魏碑文皆八分,非篆书也。


【注释】

①石鼓文:先秦时秦国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唐代发现于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其字介于金文与小篆之间,传统上或称金文为大篆。石鼓原物现在尚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②《苦县老子》《朱龟碑》:此谓杜诗所说的“苦县”指的是《苦县老子碑铭》,“光和”指的是《汉幽州刺史朱龟碑》。二碑在宋时均见于亳州(今安徽亳县)。老子相传为苦县人,《朱龟碑》则立于汉灵帝光和六年(183),故杜诗分别以“苦县”、“光和”代指二碑。此引杜诗的大意是:石鼓文已经残驳讹缺,而由大、小两种篆书逐渐产生出八分书。《老子碑》《朱龟碑》的字尚如同骨立,所以古人认为书法崇尚瘦硬才能通神。


【译文】

    现在世俗所称的“隶书”,只是古人所称的“八分书”,意指字体的变迁最初从篆文演变为隶书,还保存着二分的篆法,所以叫做八分书。后来就全变为隶书了,而现在所称的正书、章草、行书、草书,原来也都是隶书就有的称呼。后人误称古代的八分书为隶书,而以现在通行的书写字体为正书,殊不知所谓正书,原先只是指规范的隶书;其余行书、草书,在隶书中也都有。杜甫的《李潮八分小篆歌》说:“陈仓石鼓文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所谓“苦县”、“光和”,分别指的是《老子碑铭》和《朱龟碑》。《书评》说:“汉、魏牌榜碑文和《华山碑》,都是现在的所谓隶书。”这些牌榜碑文,杜甫诗也只称之为八分书。《书评》又说:“汉、魏牌榜碑文,不是篆书就是八分书,未曾用过隶书。”可知汉、魏碑文都是八分书,而不是篆书。


568.

南唐书画印记

【原文】

    江南府库中,书画至多,其印记有“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印”。“集贤殿书院印”以墨印之,谓之“金图书”,言惟此印以黄金为之。诸书画中,时有李后主题跋,然未尝题书画人姓名,唯钟隐画,皆后主亲笔题“钟隐笔”三字。后主善画,尤工翎毛。或云凡言“钟隐笔”者,皆后主自画,后主尝自号“钟山隐士”,故晦其名谓之“钟隐”,非姓钟人也。今世传钟隐画,但无后主亲题者,皆非也。


【译文】

    南唐的府库中,收藏的书画极多,其印记有“建业文房之印”、“内合同印”等。其中“集贤殿书院印”是以黑墨印在书画上的,而称之为“金图书”,说的是只有此印是用黄金铸造的。各种书画中,时常会看到李后主的题跋,然而未尝题写书画人的姓名,只是钟隐的画,都有后主亲笔题写的“钟隐笔”三字。后主善画,尤工于花鸟。或说凡是有“钟隐笔”三字的,都是后主自己画的,后主曾自号为“钟山隐士”,所以隐藏自己的真名而称为“钟隐”,并非真有个姓钟的人。现在世上所传的钟隐画,只要是没有后主的亲笔题跋的,都不是南唐的真品。


五、 器 用


569.

【原文】

    熙宁八年,章子厚与予同领军器监,被旨讨论兵车制度。本监以《周礼•考工记》及《小戎》诗考定:车轮崇六尺,轵崇三尺三寸,(彀末至地也。轸轐为四尺)牙围一尺一寸,厚一尺三分寸之二,(车同也。)彀长三尺二寸,径一尺三分寸之二。轮之获三寸九分寸之五,(彀上札幅鉴眼是也。)大穿内径四寸五分寸之二,(记谓之“贤”,彀之里穿也。)小穿内径三寸十五分寸之四,(记谓之“轵”彀之外穿也。)辐九寸半,辐外一尺九寸,(并辐三寸半,共三尺二寸,乃彀之长。)金厚一寸,(大小穿其金皆一寸。)辐广三寸半,(深亦如之。)舆六尺六寸,车队四尺四寸,(队音遂,谓革之深,盖深四尺口才,广六尺四寸也。)式深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七寸三分寸之一在轸内。)崇三尺三寸(半舆之广为之崇。)较崇二尺二寸,通高五尺五寸(较,两骑上出式者,并车高五尺五寸。)轸围一尺一寸,(车后横木。)贰围七寸三分之一,较围四寸九分寸之八,积围三寸二十六分寸之七(此轵乃輢木之植者,衡者与彀未同名)树围二寸八十一分寸之十四(此式之植者,衡者如较之植轵而各互异。)任正围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此舆下三面材持车正者。)辀深四尺七寸(此梁舡輈也。轵崇三尺三寸。此辀如桥梁,矫上四尺七寸,并衡颈为八尺七寸;国马高八尺,除衡颈则如马之高。)长一丈四尺四寸,(噢前十尺队四尺四才。)噢前一丈,荣长五尺,衡围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长六尺六寸;轴围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兔围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舆前当辕者,与任正相为四面。)颈围九寸十五分寸之九;(颈,辀前持衡者。)踵围七寸七十五分寸之五。(踵,辀后承辕处。)轨广八尺(两辙之间。),阴如轨之长(侧子轨前。)。■二,前著骖辔,后属阴。(在骖之外,所以上出。)胁驱长一尺(皮为之,前系于衡,后属于轸内胁,所以止之。),服马颈当衡轭(两服齐首。),骖马齐衡(两骖雁行,谓小却也。)辔六(服马二辔,骖马一辔。)度皆以周尺。(一尺当今七寸三分少强。)以法付作坊制车,兼习五御法。是秋八月大阅,上御延和殿亲按。藏于武库,以备仪物而已。


【译文】

    熙宁八年,我与章子厚同时管理军器监,奉皇上之旨讨论兵车制度。本监以《周礼考工记》及《小戎》诗考定:车轮高六尺,车轴高三尺三寸,(车轴没有到地。轸轐为四尺)牙围一尺一寸,厚一尺三分寸之二(是车罔),车轴长三尺二寸,直径一尺三分寸之二。轮之薮三寸九分寸之五(轮子上札幅鉴眼的就是。)车辐长九寸半,辐外长一尺九寸。(并辐三寸半,共三尺二寸,就是轮子的长。)金厚一寸(大小穿其金全是一寸)。车辐宽三寸半(深也是如此。),舆有六尺六寸,车深四尺四寸。(队音遂,是说车深度,约深四尺四寸,广六尺六寸。)式深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其中七寸三分寸之一在轸内。)高三尺三寸(舆的一半为它的高),较高二尺二寸,全高五尺五寸(较,两骑上出式的,并车高五尺五寸。),轸围一尺一寸(车后横木)。贰围七寸三分之一,较围四寸九分寸之八,软围三寸二十七分寸之七(此轵是畸木之植者、横者与毅不同名。),■围二寸八十一分寸之十四(此式之植者,衡者如较之植轵而各不相同。)任止围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这是舆下三面材持车正者。)辀深四尺七寸(这是梁舡辀。)轵高三尺主寸,(此耕如桥梁,矫上四尺七寸,加上横颈为八尺七寸;国马高八尺,除去衡颈就如马的高度。)长一丈四尺四寸,(噢前十尺队四尺四寸)。噢前一丈,荣长五尺,衡围一尺三寸五分之一,长六尺六寸。轴围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兔围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舆前当辕者,与任正相为四面。)颈围九寸十五分寸之九,(颈,是车辕前持衡的。)轨宽八尺(两车辙之间。),阴如软之长(在轨前侧)。二个■,前著骖辔,后属阴,(在骇之外,所以止出。)胁驱长一尺(皮做成,前面系在衡上,后面系在车后横木内胁,所以止之。)服马颈当横轭(两服齐首),骖马齐衡(两骖如雁行•称为小却。),六个马辔(服马二辔,骖马一辔。)都以周尺度量。(一尺相当今天七寸三分略多。)用此方法规矩交与作坊制作车,同时练习五御法。这年秋天八月大阅,皇上到延和殿亲自考察。这种车收藏在武库中。把它作礼仪用的东西罢了。


570.

三足鬲与铜香炉

【原文】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煎和①之法,常欲湆②在下,体③在上,则易熟而不偏烂。及升鼎④,则浊滓皆归足中。《鼎卦》初六:“鼎颠趾,利出否。”⑤谓浊恶下,须先泻而虚之。九二阳爻,方为“鼎实⑥”。今京师大屠善熟彘者,钩悬而煮,不使著釜底,亦古人遗意也。又古铜香炉⑦,多镂其底,先实火于炉中,乃以灰覆其上,火盛则难灭而持久;又防炉热灼席,则为盘荐⑧水,以渐⑨其趾,且以承灺⑩之坠。其他古器,率有曲意,而形制文画,大概多同。盖有所传授,各守师法,后人莫敢辄改。今之众学,人人各出己意,奇袤年浅陋,弃古自用,不止器械而已。


【注释】

①煎和:烹调,烹煮。

②湆(qì):肉汁。

③体:牲体。此泛指肉块。

④升鼎:指肉煮好后取出,犹今言出锅。

⑤此所引为《易经·鼎卦》初六爻的爻辞,意谓把鼎足倒过来,利于倒出脏物。否,恶,指不洁之物。

⑥鼎实:《鼎卦》九二爻辞原作“鼎有实”,指鼎中又放入了烹煮之物。

⑦铜香炉:此指古人在室内燃香饼以取香味的一种熏炉,三足有盖。香饼用香料掺在炭末及其他添加剂中做成。

⑧荐:进。此指盛上。

⑨渐(jiān):浸泡。

⑩灺(xiè):燃烧物烧剩的部分。

袤(xié):同“邪”。


【译文】

    古鼎中有三足皆为空心而其中可以盛东西的,这样的鼎就是古人所称的鬲。用鼎烹煮肉食的方法,总是希望汤汁在肉块下面,肉块浮在汤汁上,这样就容易煮熟而又不会一边烂、一边不烂。等到取出煮熟的肉块时,混浊的渣滓就都落到鼎足中。《鼎卦》的初六爻辞说:“把鼎足颠倒过来,便于倒出不洁之物。”这是说脏物沉淀后,必须先把它倾泻掉,把鼎足清空。所以到九二阳爻,爻辞才说“鼎中又有了烹煮之物”。如今京师有名的屠夫善于烹熟整条猪的,都是用钩子悬挂着烹煮,而不让它附着于锅底,这也是从古人的用意继承下来的。此外,古代的铜香炉,大都在底部镂孔,使用时先把点燃的香饼放入炉中,再以灰覆盖香饼,这样火旺后就不容易熄灭而能燃烧得久;又为防止香炉烧热后烤坏席子,因而在炉下放一托盘而加水,以浸泡香炉的三足,且用以承接未烧完就掉下来的残留香饼。其他古器,大率都有曲折周到的用意,而形制和文饰,大抵多相同。这是由于古人的技艺和学问只要有所传授,就都各守师法,后人不敢随意更改。今天的众多学问,人人各出己意,离奇不正而浅陋,放弃传统,师心自用,又不止于器物的制作而已。



《梦溪笔谈》·卷二十九 补笔谈卷三

一、 异 事

571.

【原文】
    韩魏公庆历中以资政殿学士帅淮南,一日,后园中有芍药一千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时王岐公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荆公为大理评事佥判,皆召之。尚少一客,以判铃辖诸司使忘其名官最长,遂取以充数。明日早衙,钤辖者申状,暴泄不至,尚少一客,命取过客历,求一朝官足之;过客中无朝官,唯有陈秀公时为大理寺丞,遂命同会。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四人皆为宰相。

【译文】
    韩魏公在庆历年间以资政殿学士之职统领淮南,一天,后园中芍药花有一株分成四枝,每一技上有一朵花,上下红色,中间杂以黄色花蕊。当时扬州的芍药,没有这个品种,今天说的“金缠腰”的芍药就是。韩魏公认为此花奇异,开了一个会,想招四方客人来品赏它,以应四枝花的祥瑞。当时王峡公任大理寺评事通判,王荆公为大理评事金判,都被召请。还少一客人,因为判钤辖诸司使忘了他的名字,官最大,于是就取以充数,第二天上早衙,钤辖者申述,肚子大泄没有到。还少一客人,就命令取过客历,寻求一位朝官补足四人,但过客中没有朝官,只有陈秀公当时为大理寺丞,于是命他一同会聚。到筵席中间,剪下四枝花,四个客人各簪一技,很为盛大。过了30 年,四个人都做了宰相。

572.

【原文】
    濒海素少士人。祥符中,廉州人梁氏卜地葬其亲,至一山中,见居人说:旬日前有数十龟负一大龟葬子此山中。梁以为龟神物,其葬处或是福地,与其人登山观之,乃见有丘墓之象,试发之,果得一死龟。梁乃迁葬他所,以龟之所穴葬其亲。其后,梁生三子:立仪、立则、立贤。立则、立贤皆以进士登科;立仪尝预荐,皇祐中,依智高平,推恩授假板官。立则值熙宁立八路选格,就二广连典十余郡,今为朝请大夫致仕,予亦识之。立仪、立则皆朝散郎,至今皆在。徙居广州,郁为士族,至今谓之“龟葬梁家”。龟能葬,其事已可怪,而梁氏适兴,其偶然邪,抑亦神物启之邪?

【译文】
    海边向来少士人。大中祥符年间,廉州人梁氏占卜找地安葬他的父母亲,到一山中,见当地人说:十多天前有几十只龟背着一只大龟葬在这座山中。粱氏认为龟是神物,它安葬之处或许是福地,与山中人登山观看,便看见有坟墓的形状。试着发掘,果然发现一死龟。梁氏就把死龟迁葬到别处,将龟所葬的穴安葬他的父母亲。后来,梁氏生了三个儿子:立仪、立则、立贤都以进士登科。立仪曾参加考试,皇祐年间,依智高之乱平定,得到恩宠被授予假板宫。立则碰上熙宁年间确立八条选拔人材的标准,到广甫西路、东路接连主管十余郡,如今做朝中大夫而退休,我也认识他。立仪、立则都是朝散郎,至今都在。迁居广州,成为了大士族,到今天还称为“龟葬梁家”。龟能安葬,这件事本已奇怪,而梁氏恰好兴盛,这是偶然的呢,还是神灵启示呢?

二、 杂 志

573.

【原文】
    宋景文子京判太常日,欧阳文忠公、刁景纯同知礼院。景纯喜交游,多所过从,到局或不下马而走。一日退朝,与子京相遇,子京谓之曰:“久不辱至寺,但闻走马过门。”李邯郸献臣立谈间,戏改杜子美《赠郑广文》诗嘲之曰:“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忽地退朝逢,便遭官长骂。多罗四十年,偶未识磨毡;赖有王宣庆,时时乞与钱。”叶道卿、王原叔各为一体书,写于一幅纸上,子京于其后题六字曰:“效子美谇景纯。”献臣复注其下曰:“道卿著,原叔古篆,子京题篇,献臣小书。”欧阳文忠公又以子美诗书于一绫扇上。高文庄在坐曰:“今日我独无功。”乃取四公所书纸为一小贴,悬于景纯直舍而去。时西羌首领响厮罗新归附,磨毡乃其子也。王宣庆大阉求景纯为墓志,送钱三百千,故有磨毡、王宣庆之消。今诗帖在景纯之孙概处,扇诗在杨次公家,皆一时名流雅谑,予皆曾借观,笔迹可爱。

【译文】
    宋景文字子京,担任太常侍卿时,欧阳修、刁景纯一同掌管太常礼院。刁景纯喜欢交游,与朋友多有来往,到官府有时不下马就走了。一天退朝,与宋子京相遇,子京对他说:“好久不到我那里去,只听见走马过门。”邯郸李献臣在立谈间,戏改赴有《赠郑广文》诗嘲笑他说:“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忽地退朝逢,便遭官长骂。多罗四十年,偶未识磨毡。赖有王宣庆,时时乞与钱。”叶道卿、王原叔各写一幅字,写在一幅纸上,子京在后面题上“效子美谇景纯”六个字。献臣又在下面注说:“道卿著,原叔古篆,子京题篇,献臣小书。”欧阳修又把杜甫的诗写在一把绞扇上。高文庄在座说:“今天只有我无功。”就取四公所写的纸做一小贴挂在景纯的官舍才走。当时西羌首领唃厮罗刚归附宋朝,磨毡是他的儿子。大太监王宣庆求景纯写墓志铭,送上三百千钱,所以有磨毡、王宣庆之讥。现在诗贴在景纯的孙子刁概处,扇诗在杨次公家,都是一时名流的高级玩笑。我都曾借着看了,笔迹十分可爱。

574.

【原文】
    禁中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上不择,因痁作,将逾月,巫医殚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屦一足跣,一足悬一屦,搢一大筠纸扇,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鞟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痁若顿瘳,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道子进曰:'陛下优劳宵吁,以衡石妨膳,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以卫圣德。’因舞蹈上千万岁寿。上大悦,劳之百金。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摹拓镌板,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人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象。观此题相记,似始于开元时,皇祐中,金陵上元县发一家,有石志,乃宋征西将军宗悫母郑夫人墓。夫人汉大司农郑众女也。悫有妹名钟馗。后魏有李钟馗,隋将乔钟馗、杨钟馗。然则“钟馗”之名,从来亦远矣,非起于开元之时,开元之时,始有此画耳。“钟馗”字亦作“钟葵”。

【译文】
    宫中有吴道子画的钟馗图,在卷首有唐人的题记说:“明皇开元年间在骊山讲武,车驾还宫,皇上不高兴,接着疟疾发作,快要超过一个月,巫师医生用尽了办法,不能使好转。忽然有一晚,梦见两个鬼,一大一小。小鬼穿着红衣,鼻子似牛鼻,一只脚穿着麻鞋,光着脚吊着一只麻鞋,插一把大竹纸扇,偷了杨太真的紫香袋和明皇的玉笛,绕殿逃跑。那大鬼戴着帽子,穿蓝衣,袒露一只手臂,用兽皮包着双脚,抓住那个小的,挖室他的眼睛,然后用手掰开把小鬼吃了。明皇问大的鬼说:'你是什么人。’回奏说:'我是钟馗氏,就是武科考试没有成功的人。发誓替陛下除掉妖孽。明皇醒来,病顿时好了,身体更加强壮。于是诏令画工吴道子,把梦告诉他说:'试着替我把梦中的情形画出来。’道子奉明皇之旨,恍惚如见梦中情景,很快画好进献上去。明皇瞪着眼看了很久,抚着靠几说:’真是你与我做了同样的梦一样啊,怎么像到这样的地步!’道子说:'陛下昼夜忧劳,因为掌管国家大权而妨碍进食,疟疾得以侵犯。果然有镇邪之物,来卫护圣德。’手舞足蹈祝圣上千万岁。明皇很高兴,犒劳他以百金。批示说:'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娇,实须称奖。因日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法邪魅,兼静娇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熙宁五年,皇上使画工摹拓刻板,印好赐与两府辅臣各一本。这年除夕夜,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到东西府送达钟馗的像。看到这题像记,似乎是从开元时开始。皇祐年间,金陵上元县发掘出一座坟墓,有一块石记,是宋征西将军宗悫母亲郑夫人的墓。夫人是汉大司农郑众之女。宗悫有个妹妹名钟馗。后魏有李钟馗,隋代有将乔钟馗、杨钟馗。然而“钟馗”的名字,由来己久,并不是从开元年间开始。开元时才有这幅画。“钟馗”两字也可作“钟葵”。

575.

【原文】
    故相陈岐公,有司谥“荣灵”,大常议之,以“荣灵”为甚,请谥“恭”。以“恭”易“荣灵”,虽差美,乃是用唐许敬宗故事,适足以为累耳。钱文僖公始谥不善,人有为之申理而改“思”,亦是用于■故事,后乃易今谥。

【译文】
    己故宰相陈歧公,死后封“荣灵”称号,太常寺商议,认为“荣灵”太过分,请赐与“恭”,用“恭”换“荣灵”,虽还很美,还是按唐代许敬宗的先例,也算是个问题了。钱文倍公开始追封的号不好,有人为他申辩理由而改为“思”,也是按干颂的先例,后来才改为今天的这个称号。

576.

“飞鸟图”与《守令图》

【原文】

    地理之书,古人有“飞鸟图”,不知何人所为。所谓“飞鸟”者,谓虽有四至①里数,皆是循路步之,道路迂直而不常,既列为图,则里步无缘相应,故按图别量径直四至,如空中鸟飞直达,更无山川回屈之差。予尝为《守令图》②,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③,又立准望、牙融④,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⑤。图成,得方隅⑥远近之实,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⑦、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使后世图虽亡,得予此书,按二十四至以布郡邑,立可成图,毫发无差矣。


【注释】

①四至:亦泛称“四至八到”,指某地到它周边相邻各地的距离。“四至”以东西南北言,“八到”又加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

②《守令图》:又称《天下郡县图》《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图》。沈括制作,为一套图,有大图一、小图一、十八路图各一。始作于熙宁九年(1076),完成于元祐三年(1088)。今四川省博物馆所藏《九域守令图碑》,当即其总图的碑刻。

③分率:即现在所称比例。以二寸折百里,即以地图上的二寸表示百里的实际距离。

④准望:方位。牙融:二字之意未明。疑指行政区划的地理边界而言。又按晋人裴秀的“制图六法”,此下仍当有“道里”一项。

⑤七法:疑二字前当有“凡”字。鸟飞之数:即直线距离。

⑥方隅:方位。

⑦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译文】

    地理书籍中,记载古人有一种“飞鸟图”,不知是什么人制作的。所谓“飞鸟”,指的是过去的地理书虽记有四至的里数,而都是沿着相互间的道路步测的,由于道路的曲直没有常规,在绘制成地图以后,里数和步测就无法一致,所以就按地图另为量度四至的直线距离,如空中鸟飞直达,这样的直线距离也就不会再有因为山川阻隔与道路曲直所造成的里数上的误差。我曾制作《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算百里为比例,而又测定方位、边界和道里,并以地形高下、方向斜正、道路曲直为验证,凡用七种方法,以推求各地间的直线距离。地图绘成后,天下郡县的方位和远近皆得其真实情况,于是施用飞鸟法,细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并以十二地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个天干名和乾、坤、艮、巽四个卦名为二十四至的名称。即使后世郡县地图亡佚了,只要得到我这套飞鸟图,按二十四至在上面填布郡邑,马上就可以绘制出新图,丝毫不会有差错。


577.

【原文】

    咸平末,契丹犯边,戍将王显、王继忠、屯兵镇、定。虏兵大至,继忠力战,为契丹所获,授以伪官,复使为将,渐见亲信。继忠乘间进说契丹,讲好朝廷,息民为万世利。虏母老,亦厌兵,遂纳其言,因寓书于莫守石普,使达意于朝廷,时亦来之信。明年,虏兵大下,遂至河,车驾亲征,驻跸澶渊,而继忠自虏中具奏戎主请和之意,达于行在。上使曹利用驰遗契丹书,与之讲平。利用至大名,时王冀公守大名,以虏方得志,疑其不情,留利用未遣。会围合,不得出。朝廷不知利用所在,又募人继往,得殿前散直张皓,引见行在。皓携九岁子见曰:“臣不得虏情为报,誓死不还,愿陛下录其子。”上赐银三百两遣之。皓出澶州,为徼骑所掠,皓具言讲和之意,骑乃引与俱见戎母萧及戎主。萧搴车筛召皓,以木横车轭上,令皓坐,与之酒食,抚劳甚厚。皓既回,闻虏欲袭我北塞,以其谋告守将周文质及李继隆、秦翰、文质等,厚各以待之。黎明,虏兵果至,迎射其大帅挞览,坠马死,虏兵大溃。上复使皓申前约,及言已遣曹利用之意。皓入大名,以告王冀公,与利用俱往,和议遂定,乃改元景德。后皓为利用所轧,终于左侍禁。真宗后知之,录其先留九岁子牧为三班奉职,而累赠继忠至大同军节度使兼侍中。国史所书,本末不甚备,予得其详于张牧及王继忠之子从伾之家。蒋颖叔为河北都转运使日,复为从伾论奏,追录其功。


【译文】

    宋真宗成平未年,契丹侵犯边境。边地主将王显、王继忠在镇、定驻扎军队。辽军蜂涌而至,王继忠奋力迎战,被契丹抓获,被授以伪职,又派他当将领,渐渐被信任。继忠乘机向契丹进言,建议和宋朝讲和,使人民生息造就万代好处。当时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年老,也不愿意打仗,于是采纳继忠的意见。王继忠因此写信给宋朝的莫州守将石普,让他把萧后同意讲和的消息告诉宋真宗。当时也没有人相信。第二年,辽兵大肆南侵,深入到黄河边。真宗亲自出征,驻留在澶州,而继忠从辽军中把辽主讲和的意思全部奏明,迭到皇帝驻扎的地方。真宗派曹利用骑马送信给契丹,与契丹谈判讲和。曹利用到大名时,王钦若任大名守宰,认为辽兵军势正盛,怀疑他们主动讲和不合情理,留住曹利用,没有让他出境。这时恰巧大名被敌军包围,曹利用不能回澶州。朝廷不知曹利用在何处,又招募人再去辽方,殿前散直张皓应征,有关官员带他去见皇帝。张皓带着九岁儿子进见说:“我没有得到辽主情报作为回报,誓死不回,请求陛下录用这个孩子。”真宗赐与他三百两银子让他去。张皓出渲州,被辽方的巡逻骑兵抓获,张皓把宋朝讲和之意全讲出来,骑兵就带他去见辽圣主和他的母亲萧

太后。萧太后掀起车帏召见张皓,用木横在车轭上,让张皓坐,给张皓酒食吃,很好地抚慰他。张皓回来,听说辽兵想要袭击我朝的北方边境,把他们的计谋告诉守将周文质及李继隆、秦翰、文质等作好充分准备等待辽兵。黎明时分,辽兵果然来到,宋军迎射辽军主将萧挞览,他从马上坠落而死,辽兵大败。宋真宗又派张皓到辽方重申和议,还申明以前已经派遣过曹利用讲和的意思。张皓进入大名告诉了王钦若,同曹利用一起前往,和仪便定下来,才改年号为景德。后来张皓被曹利用倾轧排挤,官仅封为左待禁。后来真宗知道,录取了他先次出使时留下的九岁儿子张牧为三班奉职,而重赠继忠到大同军节度使兼侍中。国史馆的记载,对澶渊之役的本末不甚完备,我从张牧及王继忠之子从伍的家中得到详情。蒋子奇任河北都转运使时,又替从伍论奏,追证他的功劳。


578.

【原文】

    前世风俗:卑者致书于所尊,尊者但批纸尾答之,曰“反”,故人谓之“批反”。如官司批状,诏书批答之类,故纸尾多作“敬空”字,自谓不敢抗敌,但空纸尾以待批反耳。尊者亦自处不疑,不务过敬。前世启甚简,亦少用联幅者。后世虚文浸繁,无昔人款款之情,此风极可惜也。


【译文】

    以前人们的习惯是:地位低的人写信给地位尊贵的人,尊贵的只要在纸末尾批语回答,这就叫做“反”,所以人们称之为“批反”。如官司的批状、诏书批答等等都是如此。所以纸未大多写上“敬空”二字,表示不敢抗敌,只是空出纸末尾以等待批反罢了。尊贵的也这样处理没有什么犹豫的,不求什么尊敬。前代的书信非常简单,也少用联幅的。后世虚文渐渐罗索,没有过去人们的一片真情,这种风气非常可惜。


579.

【原文】

    风后八阵,大将握奇,处于中军,则井中军为九军也。唐李靖以兵少难分九军,又改制“六花阵”,并中军为七军。予按,九军乃方法,六军乃圆法也。算术:方物八裹一,盖少阴之数,并其中为老阳;圆物六裹一,乃者阴之数,并其中为少阳。此物之定行,真数不可改易者。既为方圆二阵,势自当如此。九军之次,李靖之后,始变古法,为前军、策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候军、左军、后军、策后军。七军之次: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候军、左军、后军。扬奇备伏,先锋踏白,皆在阵外;跳荡、弩手,(其人)皆在军中。


【译文】

    风后八阵,将军握奇,处在中军,那么加上中军就是九军。唐代李靖因为兵少难分九军,又改制“六花阵”,加上中军为七军。据我观察,九军是方阵之法,七军是圆阵之法。算术的原理是:方物八中裹一,大概是少阴之数,加上中间的为老阳;圆物六里裹一,是老阴之数,加上其中的为老少阳。这是事物的固定阵式,真数是不可以改换的。既为之圆二阵,形势自当这样。九军的次序,李靖之后,才改变古法,九军为前军、策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候军、左军、后军、策后军。七军的次序是: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候军、左军、后军。扬奇备伏,先锋踏白,都在阵外。跳荡、弩手,这些人都在军中。


580.

【原文】

    熙宁中,使六宅使郭固等讨论九军阵法,著之为书,颁下诸帅府,副藏秘阁。固之法,九军共为一营阵,(行列为阵,住则为营,)以驻队绕之。若依古法,人占地二步,马四步,军中容军队,中容队,则十万人之阵,占地方十里余。天下岂有方十里之地,无丘阜沟涧林木之碍者?兼九军共以一驻队为篱落,则兵不复可分,如九人共一皮,分之则死,此正孙武所谓“縻军”也。又古阵法有“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之文,固不能解,乃使阵间士卒皆侧立,每两行为一巷,令面相向而立,虽文应古说,不知士卒侧立,如何应敌?上疑其说,使予再加详定。予以谓九军当使别自为阵,虽分列左右前后,而各占地利,以驻队外向自绕,纵越沟涧林薄,不妨各自成营;金鼓一作,则卷舒合散,浑浑沦沦而不可乱;九军合为一大阵,则中分四衢,如井田法;九军皆背背相承,面面相向,四头八尾,触处为首。上以为然,亲举手曰:“譬如此五指,若共为一皮包之,则何以施用?”遂著为令。今营阵法是也。


【译文】

    熙宁年间,让六宅使郭固等讨论九军作战布阵的方法,写成为书,发到各个帅府,副本收藏在秘阁。郭固的方法是,九军共为一阵营,(行则为阵,住则为营)。营阵之外围绕着警戒部队。如果依用古法,每人占地二方步,马四方步。军中容军,队中容队,那么十万人的阵势,占地方圆十乡里。天下哪有方圆十里没有小山土山沟涧林木的阻碍的!并且九军同以一支警戒部队四面环绕,那么兵不再可分,如同九人共一张皮,分开就死,这正是孙武所说的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另外古阵法有“面对面、背对背”的话,郭固不能理解,就让阵间士兵都侧立,每两行为一巷,命令士兵面对面站立。虽和古阵法中的说法相符,但不知士兵侧立如何应付敌人?宋神宗怀疑郭固的说法,让我再加以详细审定。我以为,应当使九军各自为阵,虽然也是按左右前后分开排列,但可以各自占据有利的地形,每个军都以驻地向着外面的一侧派警戒部队环绕守卫,就是跨越溪涧密林,也不会妨碍各自守营。金鼓一响,队伍的收、散、离、合,始终保持一个整体而不错乱。九个军的分阵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大的阵营,中间分出四条通路,好像井田的形状。九个军都背对背,面对面,四头八尾,哪里接触到敌人,哪里就首先行动起来。神宗以为是这样,亲自举出手说:“比如这五个手指,如共用一张皮包裹,那么怎么运用?”于是写成条令,就是今天的《营阵法》。


581.

【原文】

    古人尚右:主人居左,坐客在右者者,尊宾也。今人或以主人之位让客,此甚无义。惟天子适诸侯,升自昨阶者,主道也,非以左为尊也。《礼记》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乃就西阶。”盖尝以西阶为尊,就主人阶,所以为敬也。韩信得广武君,东向坐,西向对而师事之,此尊右之实也。今惟朝廷有此礼.凡臣僚登阶奏事,皆由东阶立于御座之东;不由西者,夭子无宾礼也。方外惟释门主人升堂,众宾皆立于西,惟职属及门弟子立于东,盖旧俗时有存者。


【译文】

    古人以右为贵:主人居左,坐在右边的客人,是尊贵的宾客。今天有人把主人的位置让给客人,这很没有道理。只有天子到诸侯那里,从东面台阶走上来,是主道,不是以左为尊贵。《礼记》说:“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乃就西阶。”大概曾经把西阶作为尊贵,走到主人的合阶,所以为尊敬。韩信见广武君,向东坐,向西对着而拜广武君为师,这是以右为尊贵的实例。现在只有朝廷有这个礼仪,一般臣僚登阶奏事,都由东阶立在御座之东。不经西边,是天子没有宾礼。尘世外佛门主人升堂,众宾客都站立在西,只有下属及佛门弟子立在东面,大概这旧习俗有时还有保存的。


582.

扬州二十四桥

【原文】

    扬州①在唐时最为富盛②,旧城③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④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⑤茶园桥,次东大明桥,今大明寺⑥前。入西水门有九曲桥,今建隆寺⑦前。次东正当帅牙⑧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见在⑨今州城北门外。又南阿师桥,周家桥,今此处为城北门。小市桥,今存。广济桥,今存。新桥,开明桥,今存。顾家桥,通泗桥,今存。太平桥,今存。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今存。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今开元寺⑩前。次东水门,今有新桥,非古迹也。东出有山光桥。见在今山光寺前。又自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皆在今州城西门之外。


【注释】

①扬州:古代州、路、府名。隋代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治所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元代改其为扬州路,明代改其为扬州府。

②富盛:富裕强盛。唐代扬州是对外贸易海港之一,经济与文化都比较繁荣,所以当时曾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意思是说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在经济与文化方面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③旧城:老城,文中当指唐代扬州城区。扬州唐城在今扬州蜀冈上下,沈括在下文中所记旧城方圆规模,与现代考古发现的扬州唐城的规模基本相符。

④纪:通“记”,记载。

⑤浊河:扬州古河流名,在扬州子城南,临近蜀冈一带。

⑥大明寺:扬州著名寺院,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后又称栖灵寺,宋代复称大明寺,清代乾隆皇帝赐名“法净寺”。1980年,鉴真大和尚像从日本“回乡探亲”时又恢复原名大明寺。

⑦建隆寺:古代扬州寺庙名,后毁于兵燹(xiǎ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⑧帅牙:帅衙。牙:古代官署的称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衙”。

⑨见(xiàn)在:现今存在。

⑩开元寺:扬州古寺名,原位于唐代扬州城墙的东北角,后废堙。今扬州市下属江都市境内建有开元寺。

山光寺:扬州古寺名,原称果胜寺,在扬州东北湾头镇前、古运河之滨,隋大业中建,原为隋炀帝行宫,后舍宫为寺,今仅存遗址。


【译文】

    扬州在唐代时最为繁荣富庶,老城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长七里三十步,可以记录下来的桥有二十四座。最西面的是浊河上的茶园桥,往东是大明桥(在现在的大明寺前)。进入西水门有九曲桥(在现在的建隆寺前)。再往东正对官衙的南门,有下马桥,还有东边的作坊桥。在桥东河流转向南面,有洗马桥,往南有南桥(如今在州城的北门)。再向南有阿师桥、周家桥(如今此处是州城的北门)、小市桥(如今还在)、广济桥(如今还在)、新桥、开明桥(如今还在)、顾家桥、通泗桥(如今还在)、太平桥(如今还在)、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如今还在)、青园桥。在驿桥北面河流从东流出,有参佐桥(在今开元寺前)。再向东是东水门(如今有新建的桥,不是古迹),向东出去有山光桥(在现在的山光寺前)。还有,从官府门前的下马桥一直向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称九桥,不通船只,不包括在二十四桥的数目之内,它们都在如今的扬州城西门外边。


583.

【原文】

    士人李,忘其名,嘉祐中为舒州观察支使,能为水丹。时王荆公为通判,问其法,云:“以清水人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问其方,则曰:“不用一切,但调节水火之力,毫发不均,即复化去。此'坎’、'离’之粹也”。曰“日月各有进退节度”,予不得其详。推此可以求养生治病之理。如仲春之月,草木奋发,鸟兽孳乳,此定气所化也。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皆有水花生于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非二分时,则无。此中和之在物者;以春、秋分时吐翕咽津,存想腹胃,则有丹砂自腹中下,璀然耀日,术家以为丹药,此中和之在人者。凡变化之物,皆由此道,理穷玄化,天人无异,人自不思耳。深达此理,则养生治疾,可通神矣。


【译文】

    有一姓李的读书人,忘记了他的名字,嘉枯年间任舒州观察支使,能炼水丹。当时王安石任通判,询问他的方法,他说:“把清水放入土鼎中,在下面用火燃烧,不几天水就慢慢凝结成晶如同珠玉,精莹光亮夺目。”询问他的方子,就说:“什么都不用,只是调节水火之力,有一丝不均衡,就又融化掉。这是坎卦、离卦的精粹。”还说“日月各有进退节度”。我不知道它的详细情形。推想这可以求养生治病的道理。如仲春二月,草木茂盛生发,鸟兽繁殖,这定是气所化,现在人们在春分、秋分夜半时,汲井水装满大瓮,封闭七天,打开看,就有水花在瓮面出现,如薄冰一样,可以采取作为药。假如不是春分、秋分时,就没有水花。这是中和表现在物体上。在春分、秋分时吐收咽津,想象在腹胃中,就有丹砂从腹中下来,光彩耀目,方术家把它当作丹药,这是中和表现在人身上。大凡变化的物体,都由这个道理,道理的究竟变化的奇妙,天与人没有差异,人只不思量罢了。深谙这个道理,那么养生治病,可通神了。


三、 药 议


584.

【原文】

    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叶大如手掌者,有细叶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者,有柔软而薄者,有蔓生者,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甫而叶稀,无花实。”今考木“若石南”,信然;“叶稀、无花实”,亦误也。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爱,叶光厚而香烈,花红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上,中心有新红蕊,倒垂下,满树垂动摇摇然,极可玩。襄、汉间渔人竟采以捣饭饴鱼,皆翻上,乃捞取之。南人谓之石桂。白乐天有《庐山桂》诗,其序曰:“庐山多桂树”。又曰:“手攀青桂枝”。盖此木也。唐人谓之红桂,以其花红故也。李德裕诗序曰:“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自古用此一类,仍毒鱼有验。《本草》木部所收,不知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


【译文】

    人们用的莽草,种类最多,有叶片像手掌大的,有细叶的,有叶子光亮厚实、坚硬而有脆性,

可以拉长的,有又软又薄的,有长得象蔓生的草类一样的,这多是错误的说法。根据《本草》记载:“样子好像石南,而叶子稀疏无花和果实。”今天考证莽草的茎干本如同石南,确实这样,而“叶稀无花实”的说法,也是错误的。现在的莽草,在蜀道、襄、汉、浙一带江湖之间和山中有,枝叶稠密,圆滚滚的很可爱,叶片光洁厚实而香气浓郁,开红色的花,如杏花大小,六个花瓣,花瓣反卷向上,中心有新红花心,倒着垂下,满树垂动摇晃的样子,很可玩赏。襄、汉一带的渔人,都竟相采来捣碎拌饭喂鱼,鱼吃了浮到水面上来,就把鱼捞取上来。南方人称它为石桂。白居易有《庐山桂》诗,诗的序说:“庐山多桂树。”又说:“手攀青桂枝。”大概就是莽草。唐人称它为红桂,因为它的花多是红色的缘故。李德裕《诗序》说:“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在伊川独秀,把红桂树移植到城郊园林中,所有的花草都为之黯然失色。红桂树就是蜀道的莽草,这里只不过把莽草换上了一个好的名称而已。”李德裕这一说法也很明确。自古以来,用莽草毒鱼还是有效验的。《本草》把它收在木部,不知为什么又把它称作“草”,唯独这点使人不明白。


585.

【原文】

    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异。子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唯鳅、鳝入江中辄死。乃知鳅、鳝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知。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而味美;生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一验。《诗》所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盖流水之鱼,品流自异。


【译文】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上说,人参汤必须用流水煮,用止木煮就没有效验。”人们大多认为流水止水没有差异。我曾见丞相王安石喜欢放生,每天到市场上买来活鱼,把它们放回江中,没有一条不是活泼泼地游走的,只有泥鳅和鳝鱼入江中就死了。由此可知泥鳅和鳝鱼只可生活在止水之中,可见流水与止水果然不同,不可不知道。另外鲫鱼生在流水中,背部鱼鳞就白而且味道很美;生在止水中,背部的鱼鳞就黑而且味道很差,这也是一个证明,《诗经》中所说的:“难道吃鱼,必定要吃黄河中的鲂鱼?”这大概是因为流水中的鱼,品味自然不同。


586.

【原文】

    熙宁中,阇婆国使人人贡方物,中有“摩娑石”二块,大如枣,黄色,微似花蕊,又“无名异”一块,如莲苗,皆以金函贮之。问其人“真伪何以为验?”使人云:“'摩娑石,有五色,石色虽不同,皆姜黄汁,磨之汁赤如丹砂者为真。'无名异,色黑如漆,水磨之色如乳者为真。”广州市舶司依其言试之,皆验,方以上闻。世人蓄“摩娑石”、“无名异”颇多,常患不能辩真伪,小说及古方书如《炮炙论》之类亦有说者,但其言多怪诞,不近人情。天圣中,予伯父吏书新除明州,章宪太后有旨,令于舶船求此二物,内出银三百两为价;值如不足,更许于州库贴支。终任求之,竟不可得,医潘璟家有“白摩娑石”,色如糯米糍,磨之亦有验。璟以治中毒者,得汁栗壳许,人口即瘥。


【译文】

    熙宁年间,阇婆国派使者进贡物品,其中有“摩娑石”二块,有枣子般大,呈黄色,有点像花蕊。另外有一块“无名异”,形似莲花,都用金匣子储存,问使者如何验证真伪,使者说:'摩沙石,有五种色,颜色虽不同,但都是姜黄汁,'摩沙石,磨出的汁红得如丹砂的是真的。'无名异,颜色如漆一般黑,用水磨颜色如乳白色的是真的。”广州市舶司依照使者的话试验,都被验证。才把这些贡品向皇上传送。人们收藏了很多“摩姿石”、“无名异”,常常担心不能辨别真伪,小说以及古时的方书如《炮炙论》等等也有说明的,但多是怪诞的言论,不近人情。天圣年间,我的伯父吏书新任明州知州,章宪太后有旨,令在船上访求这两样东西,宫中出三百两银子的价格,银子如果不够,可以在州库中支出银子补贴。伯父在任上一直寻求,竟没有寻得。医生潘璟家有“白摩娑石”,颜色如糯米糍粑,磨出的汁也被验证。潘璟用来治中毒的人,得出少许水汁,放入口中病就好了。


587.

【原文】

    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如“仙灵脾”,《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古人“远志”用根,则其苗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甜瓜蒂”能吐人,唯其肉能解之;“坐拏”能懵人,食其心则醒;“楝”根皮泻人,枝皮则吐人;邕州所贡“蓝药”,即蓝蛇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乌兽之肉皆补血,其毛、角、鳞、鬣皆破血;鹰鹯食乌鲁之肉,虽筋骨皆化,而独不能化毛。如此之类甚多,悉是一物,而性理相反如此。“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或削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


【译文】

    中革药有用根、用茎或者用叶的,虽然是同一株植物上的一部分,但药性或许不同,如果没有深入通晓它的药理,千万不要乱用。例如仙灵脾,《本草》说用叶,南方人却用根。赤箭,《本草》中用根,今天人们反而用苗。这样用药,不知药性是否相同。如古人用远志是用它的根,它的苗是另一种药称为小草;泽漆的根,就是另一种药大乾;马兜铃的根,是另一种药独行,它们所主治的疾病是不一样的。由此椎论,根和苗一般并不是能相互代用的。如巴豆是让人腹泻的药,但它的果壳却能止泻;甜瓜蒂能使人呕吐,但甜瓜肉却能解除这种呕吐;坐拿能使人昏迷,但吃它的果心却能让人清醒;楝树的根皮可使人腹泻,但楝树枝的皮却是使人呕吐;邕州进贡的蓝药,就是蓝蛇的头,能毒死人,但蓝蛇的尾部却能解除这种毒;鸟兽的肉,都能补血,但它们的毛、角、鳞、鬣又都会坏血;鹰鹯等猛禽食鸟兽的肉,虽然把筋骨都消化了,但唯独不能消化它们的毛。像这样的情形很多,全部是同属一物,但它们的药性竟如此相反。山茱萸能滋补骨髓,取其核性味温涩,能封闭精气,精气不外泄,就能起到补骨髓的作用;现在有的人们削取它的果肉作药用而将核丢弃,这远不是古人的用意。这样做都近乎牵强附会。如果是运用《本草》中说的主要疗效,就应当根据《本草》用药。假如另外有别的主要疗效而改用根或茎的,那就应当依据其他药方有药。


588.

【原文】

    岭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唯此水无毒,士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王彦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澳间水皆不可饮,唯剖竹取水;烹任饮啜,皆用竹水。次年,被召赴阙,冬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间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上人多于火后来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


【译文】

    岭南地区的深山中有一种大竹,竹内有水,很是清澈,那儿的溪涧中的水都有毒,唯独这竹内水没有毒。当地的人走旱路外出时大多喝这种水,到了寒冬就凝结起来,如同玉石一般,这就是“天黄竹”。王彦祖到雷州任知州时,正是盛夏时节去赴任接事。山中溪水都不能喝,只得破竹取水、做菜、煮饭、饮用都用竹水。第二年,王彦祖被召进京,冬天赶路,再也找不到那种竹水了,向当地人询问,才知道它到冬天便凝结起来了,不再成水。如果碰上野火烧山,树木被烧为灰烬,但“竹黄”不会成灰,像火烧过的兽骨那样,变得很轻。当地人经常在烧山后采来做药,但这种竹黄没有生时采得的好。


589.

磁针有指北者

【原文】

    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①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注释】

①麋(mí):麋鹿,俗称四不象。


【译文】

    用磁石磨针尖,则针尖的一端常常指向南方。也有指向北方的,恐怕是磁石的性质有所不同。如夏至季节鹿角就脱落,麋鹿的角却在冬至季节脱落。南北方向是相反的,按说磁石磨过的针尖指南或指北应该有不同的道理,只是人们未曾深加研究而已。


590.

河 豚

【原文】

    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据《本草》:“河豚,味甘温,无毒,补虚,去湿气,理①脚腰。”因《本草》有此说,人遂信以为无毒,食之不疑,此甚误也。《本草》所载河豚,乃今之鱼,亦谓之鮠(五回反)鱼,非人所嗜者,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云:“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曰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引以为注大误矣。《日华子》称又名鱼,此却非也,盖差互②解之耳。规鱼③,浙东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日暮猥④至,自相排蹙⑤,或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


【注释】

①理:治。唐人避讳“治”字,改写为“理”,后人多承之。

②差互:错互,彼此互相混用。

③规鱼:“”、“鮠”读音皆同“规”,故俗称“规鱼”。

④猥(wěi):多而杂,拥挤。

⑤蹙(cù):迫,挤。


【译文】

    江浙一带的人嗜好吃河豚鱼,有中毒的,往往死人,应该深以为戒。据《本草》记载:“河豚鱼,味甜而温和,无毒,能够补虚弱,去湿气,治脚病和腰病。”因《本草》有这样的说法,人们就相信了,以为河豚无毒,食之不疑,这是个大误解。《本草》所记载的河豚,指的是今天的鱼,也称鮠(五回反)鱼,江、浙间称为回鱼的就是这种鱼,并不是人们所嗜好的河豚。江、浙人所吃的河豚是有毒的,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说:“河豚,有毒,用芦根及橄榄等可以解其毒。其肝有大毒。又称为鱼、吹肚鱼。”这是说的侯夷鱼,或叫胡夷鱼,不是《本草》所记载的河豚,引《本草》为此作注释就大错特错了。《日华子》说这种鱼又称鱼,这却是不对的,大抵是一种相互混用的解释。把这种鱼叫做规鱼,是浙东人的称呼;又有生于海中的一种鱼,腹上有刺,叫做海规。叫它吹肚鱼,是南方人笼统的称呼,因为它腹部能膨胀,就像吹起来的一样。南方人捕河豚的方法,是在河流上横着设置栅栏,等到成群的鱼大批游下来时,稍微提起栅栏,使鱼群随流而下,黄昏时候鱼越来越多,自相排挤,或触栅即发怒,而腹部胀鼓鼓地浮上水面,渔人就在下面接捞上来。


591.

【原文】

    零陵香,本名“蕙”,古之兰蕙是也。又名“薰”。《左传》曰:“一薰一获,十年尚犹有臭。”即此草也。唐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间如小铃也。至今京师人买零陵香,须择有铃子者,铃子,乃其花也,此本鄙语,文士以湖南零陵郡,遂附会名之。后人又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正经自有薰草条,又名“蕙草”,注释甚明。南方处处有,《本草》附会其名,言出零陵郡,亦非也。


【译文】

    零陵香,本名叫“蕙”,就是古时的兰蕙。又叫做“薰”。《左传》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指的就是这种植物。唐代的人把它叫做“铃铃香”,也叫做“铃子香”,是说它的花倒挂在树枝问如同小铃子。直到今天京城人买零陵香还是要选有铃子的。铃子就是它的花。这本来是俗语,文人们以为是与湖南的零陵郡相关,于是附会称为“零陵香”。后人将它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正经已经有了“薰草”一条,又称为“蕙草”,注释得十分明确。这种草南方到处有。后人牵强附会,根据零陵香这个名称,在《本草》中说它出产在零陵郡,也是不对的。


592.

【原文】

    药中有用芦根及苇子、苇叶者,芦苇之类,凡有十数种多,芦、苇、葭、菼、■、萑、葸、华之类,皆是也。名字错乱,人莫能分。或谓芦似苇而小,而■非苇也。今人云:“葭一名'华’。”郭璞云:“■似苇,是一物。”按《尔雅》云:“菼、■、苇、芦”盖一物也,名字虽多,合之则是两种耳。今世俗只有芦与获两名。按,《诗疏》亦将葭、菼等众名,判为二物,曰:“此物初生为英,长大为■,成则名为萑。初生为葭,长大为芦,成则名为苇。”故先儒释乱为莅,释葭为苇。予今详诸家所释葭、芦、苇,皆芦也,则菼、■、萑自当是获耳,《诗》云:“葭菼揭揭”,则葭,芦也;荻,获也。又曰:“萑苇”,则萑,获也;苇,芦也。连文言之,明非一物。又《诗释文》云:“乱江东人呼之为'乌苉。’”今吴中乌苉草。乃获属也。则萑■为获明矣。然《召南》“彼茁者葭”,谓之初生可也;《秦风》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则散文言之,霜降之时亦得谓之葭,不必初主,若对文须分大小之名耳。获芽似竹荀,味甘脆可食;茎脆,可曲如钩,作马鞭节;花嫩时紫,脆则白,如散丝;叶色重,狭长而白脊。一类小者,可为曲薄;其余唯堪供爨耳。芦芽味稍甜,作蔬尤美;茎直,花穗生,如狐尾,褐色,叶阔大而色浅;此堪作障席筐筥织壁覆屋绞绳杂用,以其柔韧且直故也。今药中所用芦根、苇子、苇叶,以此证之,芦、苇乃是一物,皆当用芦,无用获理。


【译文】

    中草药中有芦根及苇子、苇叶。芦苇之类的药,共有十几种之多,芦、苇、葭、菼、■、萑、

葸、华等等,都是的。因为名字错乱,人们不能分辨。有的人说芦很像苇但比苇小,而■不是苇。现在的人说:“葭又名'华’。”郭噗说:“■就像苇,是一样东西。”根据《尔雅》说:“菼、■、苇、芦”大概是同属一物,名字虽多,合起来只不过两种罢了。现在世上只有芦和获两个名称。根据《诗疏》也把葭、菼等众多名称,判定为两种东西,说:“这种东西刚长出来称为菼,长大称为茌,长成称为萑。刚长出来称为葭,长大称为芦,长成称为苇。”所以过去的学者把■解释为萑,把葭解释为苇。”我现在把各家对葭、芦、苇的解释都仔细看过了,都是解释为芦,那么菼、■、萑应当是获了。《诗经》中说:“葭菼揭揭”,那么葭是芦,菼是获。又说:“葭苇”,那么葭是获,苇是芦。《诗经》中将它们连起来说,表明它们不是一种东西。另外《诗释文》说:“江东人把■叫做'马苉’。”现在吴中乌苉草,就是属于获。那么萑■是获就很明白了。然而《召南》中有“彼茁乾葭”,把“葭”说成初生的是可以的。《秦风》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么分散在文中说起来,秋天霜降之时也可以称为葭,不一定要初生之时。如果是两者相对在文中就要分大小的名称了。获芽像竹笋一样,味道甘脆可吃,茎脆,可以像钩子那样弯曲,可以做马鞭节。花嫩时呈紫色,脆时就变白,如同散丝。叶色重,形状狭长有白色的茎脉。有一类小的,可做曲薄,其余的只能供烧火煮饭了。芦芽味道略有甜味,作菜味道特别好,茎直,花叶穗状,像狐狸尾巴,呈褐色,叶子阔大呈浅色,它能作障席筐宫织壁盖屋绞绳等多种用途,是因为它茎杆柔韧又直的缘故。现在中草药中用的芦根、苇子、苇叶,由此验证,芦、苇本是一种东西,都应当用芦,没有用获的道理。


593.

【原文】

    扶移,即白杨也。《本草》有白杨,又有扶移。扶栘一条,本出陈藏器《本草》。盖藏器不知扶移便是白杨,乃重出之。扶栘亦谓之“蒲栘”,《诗疏》曰:“白杨,蒲栘。”是也。至今越中人谓白杨只谓之蒲栘。藏器又引《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郑注云:“棠棣,棣也,亦名'栘杨’。”此又误也。《沦语》乃引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此自是白栘,小木,比郁李稍大,此非蒲栘也;蒲栘乃乔木耳。木只有棠棣,有唐棣无棠,《尔雅》云:“棠棣,棣也。唐棣,栘也。”常棣即《小雅》所谓“常棣之华,鄂不■■”者;唐棣即《论语》谓“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者,常棣今人谓之“郁李”。《豳诗》云“六月食郁及薁”,注云:“郁,棣属,即白栘也。”以其似棣,故曰棣属。又谓之“车下李”,又谓之“唐棣栘”,即郁李也。郁、薁同音,注谓之蘡薁,盖其实似蘡,蘡即含桃也。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即郁也、唐棣也、白栘也;薁李即郁李也、薁也、常棣也,与蒲栘全无交涉。《本草》续添“郁李一名车下李”,此亦误也。晋《宫阁铭》引华林园所种车下李与薁李自是二物,常棣字或作“棠棣”,亦误耳。今小木中却有棣棠,叶似棣,黄花绿茎而无实,人家亭槛中多种之。


【译文】

    扶栘就是白杨。《本草》中有白杨,又有扶栘。扶栘一条本出自陈藏器《本草》中,藏器不知道扶栘就是白杨,就又列出一条。扶栘也中“蒲栘”,《诗疏》说:“白杨就是蒲栘”,确实是的。到现在越中人把白杨只称为蒲栘。藏器又引《诗经》说:“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郑注说:“棠棣,栘也,亦名'栘杨’。”这又错了。《论语》便引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这自然是白栘,小树干,比郁李略大,这不是蒲栘,蒲栘是乔木。木只有唐棣,有唐棣没有棠,《尔雅》说:“棠棣,棣也。唐棣,栘也。”常棣就是《小雅》所说的“常棣之华,鄂不■■”中的常棣,唐棣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中的唐棣,常棣现在的人称为“郁李”。《豳诗》说“六月食郁及薁”,注说:“郁,棣属,即白栘也。”因为它像棣,所以说是棣属。又称它为“车下李”,又称它为“唐棣”。奠就是郁李。郁与薁同音,注释把它们称为蘡薁,大概它的果实象蘡,樱就是含桃。晋代《宫阁铭》说:“华林园中,有车下李314 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就是郁、唐棣、白栘,薁李就是郁李、栘、棠棣,与蒲栘没有丝毫关系。《本草》增添了“郁李一名车下李”一条,这也错了。晋代《宫阁铭》引华林园所种车下李与薁本是两类东西,常棣有时写作“棠棣”,也错了。现在小树中却有棣棠,叶子像棣,黄色的花、绿色的茎而没有果实,大多种在人家的亭园栏杆之中。


594.

【原文】

    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天名精再出地菘条,灯笼草再出苦耽条,如此之类极多。或因主疗不同,盖古人所书主疗,皆多未尽,后人用久,渐见其功,主疗浸广,诸药例皆如此,岂独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上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本草图经》云:“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然药品中名实错乱者至多,人人自主一说,亦莫能坚决。不患多记,以广异同。


【译文】

    杜若就是现在的高良姜,后人不了解这一点,又另外列出高良姜一条,如同有赤箭又另出天麻一条,有天名精又另出地菘一条,有灯笼草又另出苦耽一条,像这样的情形很多。或许因为药物主治的功效不同,一般古人记载药物的主疗,多未详尽,后人用药久了,药物功效渐渐显著,主疗范围才逐渐扩大。许多药物都是这样,岂只杜若一种。后来人们又把小的高良姜当作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作为赤箭一样。另外有把北方地区的山姜当成杜若的。杜若,古人把它当作香草,北地的山姜,何曾有香?高良姜的花呈穗状,芳香美丽很可爱。当地人用盐和酸梅汁把它泡成腌菜。南方人又把它称为“山姜花”,又称为“豆蔻花”。《本草图经》上说:“杜若的苗似山姜,花呈黄红色,果实呈红色,如酸枣般大小,种子像豆蔻,出产在峡山、五岭南北。”这正是高良姜,它的种子象红蔻。诗人们把它比作“兰”、“芷”。然而药品中名称与实物错乱的非常多,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也没能得出确定的意见,我不厌其须地记述了这么多,让大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或相同的说法。


595.

【原文】

    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人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上人以野葛毒人及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人口即死。以流水眼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经官司勘鞠者极多,的然如此。子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菜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主于节叶之间。《西阳杂俎》言:“花似桅栀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钧吻也。予见《千金》、《外台》药方中时有用野葛者,特宜子细,不可取其名而误用,正如侯夷鱼与■鱼同谓之“河豚”,不可不审也。


【译文】

    钩吻,《本草》中记载:“一名野葛。”主要疗效很多。注释的有多种说法,有的人说可入药用,有的人说有大毒,吃了就会毒死。我曾经到闽中,当地人用野葛毒害人和自杀,有的误吃了野葛的,只要叶子的一半多人口就会死。用江河溪涧的活水服药,毒性更快,药喝下去,刚放下杯子就死了。经官府推究审讯的非常多,钩吻的毒性就是这样的明显。我曾经要人完整地取来一株观看,它的草是蔓生,如同葛一样,它的藤是红色,节粗,象鹤的膝,叶呈圆形,叶端是尖的,样子象杏叶而光洁厚实,像柿子叶,三叶为一枝,像绿豆之类植物,叶生节间,都相对。花黄细。花绽开的样子。完全象茴香花,生在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说》:“花像栀子花而略大。”是错误的说法。根皮也是红色,闽人称为“吻莽”,也称为“野葛”,岭南人把它称为“胡蔓”,俗称为“断肠草”。这种草是人间毒性最大的东西,不入药用。恐怕《本草》中所列出的,是另一种东西,不是这种钩吻。我看见《千金外台》药方中,经常有用野葛的,特别要仔细,不能只取其名而误用,正像侯夷鱼为■鱼同被称为“河豚”,不能不知道。


596.

黄 镮(紫藤)

【原文】

    黄镮①,即今之朱藤②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皂荚③,《蜀都赋》④所谓“青珠黄镶”者,黄镶即此藤之根也。古今皆种以为亭槛⑤之饰。今人采其茎⑥,于槐⑦干上接之,伪为矮槐。其根入药用,能吐人⑧。


【注释】

①黄镮:也作“黄环”,紫藤的古称,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荚果像皂荚,产于我国中部,广为栽培供观赏。

②朱藤:紫藤。

③皂荚:也称皂角,豆科,落叶乔木,有分枝的圆柱形刺,偶数羽状复叶,荚果带状,富含胰皂素,捣碎浸水可供洗涤衣物,皂荚的果实、刺均可入药。

④《蜀都赋》:晋朝著名文人左思的《三都赋》之一,赋中有一段谈蜀地药材丰富,有“……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镮,碧砮芒消……”句,青珠、黄镮、碧砮、芒消都是药材名。

⑤亭槛:这里泛指庭院、园林。

⑥茎:植物的主干,文中可能指紫藤的干或枝条。

⑦槐:槐树。

⑧吐人:使人呕吐。吐:在这里用作使动词。


【译文】

    黄镮,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朱藤,各地都有。它的叶子像槐树叶,花成穗状挂在枝条上,紫色,像葛藤的花。可以用来做菜,如果烧得不透,也会有微毒。京城人家的庭院花园里,常常搭起高大的架子来栽种黄镮,叫做“紫藤花”的就是这种,它的果实像皂荚。《蜀都赋》中所说的“青珠黄镮”,那黄镮指的就是这种藤的根。古今都有人栽种这种植物用作亭台栏架的装饰。现在还有人截取它的枝干嫁接在槐树干上,假作矮槐树。它的根可以入药,有让人呕吐的功用。


597.

【原文】

    栾有二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丛生,可为杖捶者,谓之“牡栾”,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此两种之外,唐人《补本草》又有“栾荆”一条,遂与二栾相乱。“栾花”出神农正经,“牡荆”见于《前汉•郊祀志》,从来甚久,“栾荆”待出唐人新附,自是一物,非古人所谓“栾荆”也。


【译文】

    栾有二种:树生,果实可以做数珠的,称为“木栾”,就是《本草》的记载的“栾花”。丛生,可以做杖捶的,称为“牡栾”,又叫“黄荆”,就是《本草》中记载的“牡荆”。这两种之外,唐代人《补本草》中另外有“栾荆”一条,就与那两种栾相混。“栾花”出自神农正经,“牡荆”见于《前汉•郊祀志》。用来已久“栾荆”有“栾荆”一条,就与那两种栾相混。“栾花”出自神家正经,“牡荆”草》,应该是另一物,不是古人所说的“栾荆”。


598.

【原文】

    紫荆,陈藏器云:“树似黄荆,叶小,无桠,夏秋子熟,正圆如小珠。”大误也。紫荆与黄荆,叶丛生,小木,叶如麻叶,三极而小。紫荆稍大,圆叶,实如梧,英著树连冬不脱。人家园亭多种之。


【译文】

    紫荆,陈藏器说:“树像黄荆;叶子小,没有杠权,夏秋时节果实成熟,如同小珠一样正圆。”这大错了。紫荆与黄荆,叶丛生,小树,叶子如同麻叶,三个桠权都小。紫荆稍微大些,圆叶,果实如同樗,花附着在树上整个冬天不落。在人家的花园亭阁多种有它。


599.

【原文】

    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积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既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后人以神农《本经》,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入。子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搪泄,明目。”尽是枳壳之功,皆当摘入“枳壳”条。后来别见主疗,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瘤结,胸胁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止痛之类,皆附益之,只为枳壳条。旧枳实条内称:“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皆是积实之功,宜存于本条,别有主疗,亦附益之可也。如此,二条始分,各见所主,不至甚相乱。


【译文】

    六朝以前的医药书籍中,只有枳实,没有权壳,所以《本草》也只有枳实。后人用小嫩的枳作为枳实,大的是枳壳,主要疗效各有适宜的,于是另外列出枳壳一条,附加在枳实的后面。但这两条的主要疗效,也各有所不同。古人说的枳实,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的主要疗效,便是枳壳的主要疗效。后人既然另列枳壳一条,就应该从枳实条中摘出枳壳的主要疗效,另成一条;而只在原来的枳实条中保留枳实的主要疗效。后人因为神农《本经》,不敢摘取和破除,不免两条相抵触,相互有出入。据我看来,神衣《本经》枳实条内说:“主治在皮肤中的大风病,麻豆痒得难受,解除集结不退的寒热,止泻,长肌肉,利五脏,培补元气身轻体健,稳定胃的消化功能,止大便溏薄和腹泻,明目。”这全是积壳的功效,都应当摘入“相壳”条中。后来另外发现主要疗效,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消散肿块,胸胁痰浊阻滞,消除水肿,消除胀和闷的症状,大便带血,止痛等等,都增益在积壳那一条。旧积实条内说:“消除胸胁痰块,驱逐停水,破结实,消除胀和闷的症状和心下急痞痛,气喘或呕吐。”都是枳实的主要功效,应该存于本条,另外有主要疗效,也附加上去就行了。像这样,两条就有区分,各见它们的主要疗效,不至于相互混乱。



《梦溪笔谈》·卷三十 续笔谈十一篇

600.

鲁肃简公劲正

【原文】

    鲁肃简公①劲不正,不徇爱憎,出于天性。素与曹襄悼②不协,天圣中因议茶法,曹力挤肃简,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谪洪州。及肃简病,有人密报肃简,但云“今日有佳事”。鲁闻之,顾壻张昷之③曰:“此必曹利用去也。”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肃简曰:“得上殿乎?”张曰:“已差人押出门矣。”鲁大惊曰:“诸公误也。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院,尽忠于朝廷,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嗟叹久之,遽觉气塞。急召医视之,曰:“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是夕,肃简薨。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④。”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


【注释】

①鲁肃简公:即鲁宗道,与下文李谘及议茶法事,均参见卷十二“宋代茶法”条。

②曹襄悼:即曹利用(971—1029)。字用之,宁晋(今属河北)人。武人出身,真宗时官至枢密使加同平章事。在位久,颇恃功逞威,然每抑宦官、贵戚、宗室子弟的法外请赏,由是结怨。仁宗即位后,以他事罢知随州,后又谪房州安置,半道被押送的内侍侵逼,自缢死。

③张昷(wēn)之:字景山,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光禄卿。

④崇山:此用传说的尧曾流放崇伯鲧(大禹之父)的掌故。李谘二句诗的意思是:只让鲁宗道抱憾而死去,可惜没有看到他被流放。


【译文】

    鲁肃简公为人刚正,行事不循从个人爱憎,这是出于他的天性。他一向与曹襄悼不合,天圣中曾因讨论茶法,曹极力排挤肃简,因此导致肃简得罪被罢职;不过随后赖皇上察觉到真实情况,又撤销了先前的罢官令,仅给了他扣罚俸禄的处分,只有三司使李谘被削去贴职,贬到了洪州。等到肃简公病重时,有人给他传递宫中密报,但只是说“今天有好事”。鲁听到消息后,回头对女婿张昷之说:“这一定是指曹利用要丢官了。”张昷之试着去打听,果然时曹利用谪官随州。肃简说:“皇上召见他了吗?”张说:“已经派人把他押出国门(京城门)了。”鲁闻听大惊,说:“这事几个主事大臣办得不对。利用的罪过怎么能到这地步?贬斥大臣,哪儿该这么仓促!利用在枢密院,还是尽忠于朝廷的,只是他向来不学无术,倔强得很,有时不识好歹,此外并无大过错。”他嗟叹了好一阵子,突然觉得闷得慌。家人急忙请医生来看,医生说:“这一定是有大不如意的事让他动气了,现在气脉已断绝,没法再治。”当天晚上,肃简谢世。李谘在洪州,听到肃简去世的消息,曾写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他大概还不知道肃简公临终所说的话。


601.

【原文】

    太祖皇帝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间,再问如前,普对曰:“道理最大。”上屡称善。


【译文】

    太祖皇帝曾问赵普说:“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在赵普仔细思考没有回答时,太祖又问了一遍,赵普回答说:“道理最大。”皇上不断他说回答得好。


602.

“乌鬼”再考

【原文】

    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之句,近世注杜甫诗,引《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又尝有近侍奉使过夔、峡,见居人相率十百为曹,设牲酒于田间,众操兵仗,群噪而祭,谓之“养鬼”(养读从去声)。言乌蛮战伤多,与人为厉,每岁以此禳之。又疑此所谓“养乌鬼”也。


【译文】

    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句子,近年世人注释杜甫诗,引《夔州图经》说:“峡州一带叫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住的,都养鸬鹚,用绳系住它的脖颈,让它捕鱼,在它捕到鱼后,就把它倒提起来,使它把鱼吐出,至今还是这样。”然而又曾有皇上的贴身侍从奉命办差,路过夔州、峡州一带,见当地居民相互跟随,以几十人或上百人为一群,备置牺牲和酒食于田间,众人操着兵器,集体鼓噪而举行祭祀活动,称之为“养鬼”。所谓“养鬼”,意思是乌蛮战死的人多,这些死者会变成厉鬼害人,所以每年都举行这种活动来禳除灾害。我因此又怀疑这种活动就是所谓的“养乌鬼”。


603.

【原文】

    寇忠愍拜相白麻,杨大年之词,其问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寇得之甚喜曰:“正得我胸中事。”例外别赠白金百两。


【译文】

    寇忠愍用白麻纸起草封相诏书,杨大年的评价中有四句说:“能决定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的宏器,不露锋芒;心怀光明而宽广能容。”寇忠愍听了很高兴他说:“正懂我胸中事。”例外另赠白金百两。


604.

【原文】

    陶渊明《杂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往时校定《文选》,改作“悠然望南山”,似未允当。若作“望南山”,则上下句意全不相属,遂非佳作。


【译文】

    陶渊明《杂诗》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去校定《文选》,改成“悠然望南山”,

似乎不太恰当。假如是“望南山”,那么上下句的意思完全不相连,就不是佳作了。


605.

【原文】

    狄侍郎棐之子遵度,有清节美才。年二十余,忽梦为诗,其两句曰:“夜卧北斗寒挂枕,木落霜拱雁连天。”虽佳句,有丘墓间意。不数月卒。高邮士人朱适,予舅氏之婿也。纳妇之夕,梦为诗两句曰:“烧残红烛客未起,歌断一声尘绕梁。”不逾月而卒。皆不祥之梦,然诗句清丽,皆为人所传。


【译文】

    侍郎狄棐的儿子狄遵度,有清节美才。20 多岁,忽然梦见做诗,有两句说:“夜卧北斗寒挂枕,木落霜拱雁连天。”句子虽好,但很不吉利,有坟墓间的意思。他没有几个月就死了。高邮士人朱适,是我的舅家的女婿。娶妻的晚上,梦做诗两句说:“烧残红烛客未起,歌断一声尘绕梁。”不到一个月也死了。这都是不祥的梦,但诗句非常清丽,都被后人传诵。


606.

【原文】

    成都府知录,虽京官,例皆庭参。苏明允常言:“张忠定知成都府日,有一生,忘其姓名,为京寺丞,知录事参军,有司责其庭趋,生坚不可。忠定怒曰:'唯致仕即可免。’生遂投碟乞致仕,自袖牒立庭中,仍献一诗辞忠定,其间两句曰:'秋光都似官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忠定大称赏,自降阶执生手曰:'部内有诗人如此而不知,咏罪人也。’遂与之升阶置酒,欢语终日,还其牒,礼为上客”。


【译文】

    成都府知录,虽是京官,照例都要当庭参谒。苏洵常说:“张忠定任成都知府时,有一个人,

忘了他的姓名,做京寺丞,任录事参军,有关官员责令他当庭趋拜,这人态度坚定不同意。忠定生气地说:'只有辞职就可免礼。’这人于是上书请求兔官,把请求的文书放在袖中,又献一首诗辞别忠定,其中有两句诗说:'秋光都似官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忠定非常赞赏,亲自下台阶握着这人的手说:“部内有这样有才能的诗人却不知道,我是罪人。’于是和这人走上台阶并备置好酒,在一起欢语终日,归还这人的文书,礼待为上宾。”


607.

【原文】

    王元之知黄州日,有两虎入郡城夜斗,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鸡夜鸣。司天占之曰:“长吏灾。”时元之已病,未几,移刺蕲州,到任谢上表两联曰:“宣室鬼神之间,绝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付之身后。”上闻之愕然,顾近侍曰:“禹偁安否?何以为此语?”不逾月,元之果卒,年四十八,遗表曰:“岂知游岱之魂,遂协生桑之梦。”


【译文】

    王禹偁任黄州知州时,有两只虎进郡城夜斗,一只虎死了,被吃了一半。另外许多鸡夜晚鸣叫。司天占卜说:“长吏灾。”当时王禹仍已生病,不久,调任薪州刺史,到任后呈上两联谢表说:“宣室鬼神之间,绝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付之身后。”皇上听了很吃惊,看着周围侍臣说:“禹偁身体好不好?怎么写这样的话?”不到一个月,王禹偁果然死了,年 48 岁,遗表说:“岂知游岱之魂,遂协生桑之梦。”


608.

【原文】

    元祐六年,高丽使人入贡。上元节,于阙前赐酒,皆赋观灯诗,时有佳句。进奉副使魏继延句有“干侧彩山擎日起,一声天乐漏云来。”主簿朴景绰句有“胜事年年传习久,盛观今属远方宾。”


【译文】

    元祐六年,高丽派人进贡。元宵节,在宫殿前赐酒,都朗诵观灯诗,有时出现佳句。进奉副使魏继延有佳句“千仞彩山擎日起,一声天乐漏云来”。主簿朴景绰有佳句“胜事年年传习久,盛观今属远方宾”。


609.

【原文】

    欧阳文忠有《奉使回寄刘元甫诗》云:“老我倦鞍马,谁能事吟嘲?”王荆公《赠弟和甫诗》云:“老我衔主恩,结草以为期。”言“老我”,则语有情,上下旬皆有惜老之意。著作“我老”,与“老我”虽同,而语无情,诗意遂颓情。此文章佳语,独可心喻。


【译文】

    欧阳修有《奉使回寄刘元甫诗》说:“老我倦鞍马,谁能事吟嘲?”王安石有《赠弟和甫诗说:“老我衔主恩,结草以为期。”说“老我”,便话中有情,上下旬都有惜老之意。如果作“我老”,与“老我”意虽同,但话中无情,诗意就颓情。这诗文佳句,只可意会。


610.

酒,酒

【原文】

    韩退之①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②”,又曰“破除万事无过酒③”。王荆公④戏改此两句为一字题⑤四句曰:“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不损⑥一字,而意韵如自为之⑦。


【注释】

韩愈①韩退之: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集》。

②断送一生唯有酒:出自韩愈诗《遣兴》。

③破除万事无过酒:出自韩愈诗《赠郑兵曹》。

④王荆公: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集》等。

⑤一字题:以一个字为题。

⑥损:减少。

⑦自为之:自己所作的诗。


【译文】

    韩退之(愈)的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又有“破除万事无过酒”。王荆公(安石)戏为改作,将两句诗合成“一字题”的形式,变为四句,说:“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没有减少一个字,而寓意和韵味都像是自己创作出来的。  



【《梦溪笔谈》·附(全书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