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两个弹匣捆一起, 战场上用处大吗?

 昵称m5Gu5 2019-02-20

关于步枪冲锋枪这些枪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枪械本身的性能在逐渐进步,无论精度还是耐久还是人机工程都在更加人性化,唯独供弹具几乎没有变化,这个变化不是说供弹具本身是什么样,而是供弹具,如最常用的弹匣,弹容量几乎没有变化,常用的还是30发弹匣。为了增强持续射击火力,非洲人发明了用胶带捆绑2只甚至多只弹匣,可能是由于打不准的原因,弹药消耗量很大,这种做法甚至一度成为武装冲突地区交战人员的潮流做派。这种将两个弹夹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是士兵们在战斗的时候用生命的代价掌握的窍门。谁的枪械火力猛、弹药持续时间长、更换弹夹的时间短,能够抢先开火,谁活命的机会就大。

 这就有点过了...

扣住扳机不放,30发子弹不到两秒就会打完,真到了战场上,这点子弹当然不够用,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特种兵或佣兵来说很容易,因为他们可以定制长弹匣,40发50发60发都不是问题,不过对于普通军人和民兵性质的武装分子来说,拿到特制的加长弹匣几乎不可能,100发弹鼓也极少见,为了在战场上增强火力,很多人干脆把两个弹匣粘在一起。

加装100发弹鼓的M4 

比较常见的是把两个弹匣倒着用胶带捆上,这样一个弹匣打完了,拔下来,顺手一翻,另一个满弹匣就上去了,接着开火进行火力压制。

 弹匣并联器

这种方法也启发了军工设计人员,从而专门设计了弹匣连接器,这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就是把两个弹匣同方向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实现快速换弹了,缺点是会增加重量,虽然不多,但也会消耗射手体力。

但像这种专门弄一个弹夹捆绑装置的却没有多大意义。


一、捆绑在一起的弹夹在第一个弹夹使用完后还是必须停下来更换弹夹,节省的时间只是一个从身上取备用弹夹的时间,而一向使用俄制步枪的士兵未必习惯使用弹夹捆绑的方式,所以就未必节约时间。


二、使用了弹夹捆绑器后,枪支的重量变得增大,对于快速瞄准、机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裸露的弹夹抱弹口在严酷的环境下容易损坏、进入异物造成供弹故障。


所以综上所述,我不赞成这种使用方式。


而,为了保证一定的火力持续性,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弹鼓。相对于弹夹捆绑器,弹鼓是相对封闭环境下工作的,不会造成供弹系统故障。在保证了火力持续性的前提下,还节省了更换弹夹的时间。同时,一个弹鼓相对于捆绑的两个弹夹或多个弹夹结构上简便的多了。


当然,在横向尺寸上,弹夹相对于弹鼓是有优势的。


 准备这些弹匣还不如练好单手换弹匣

实际上大部分步枪的枪管都不是为长时间持续射击而准备的,换弹匣这个过程在客观上也为枪管得到一点冷却时间,否则连续射击保不准啥时候就会炸膛,没死在敌人的枪下死在了自己的手上,那才叫冤。

感觉比准备各种弹匣强多了 


总体而言,这种临时的办法在正规军中并不受鼓励,除了并不一定有效外,也有破坏装备之嫌,所以也就仅限于战场应急和非正规武装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