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医生:这才是10年老患者对尿蛋白、肌酐的正确认识

 梅香斋21 2019-02-21

作为一名10年的肾病“老病号”,你认为他对尿蛋白、肌酐的认识,会跟你有多大区别?

一、尿蛋白只是肾病治疗中的细枝末节

一、尿蛋白只是肾病治疗中的细枝末节

很多初诊患者都非常重视尿蛋白,甚至将消除尿蛋白当成肾病治疗的全部内容,以“尿蛋白转阴”为“肾病治愈”。

但作为10年的“老病号”,早已看清了真相:尿蛋白只不过是过激炎症反应对肾小球上皮细胞造成损伤的产物罢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却是免疫紊乱导致的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激素虽然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却无法清理免疫复合物。更重要的是,激素不仅不能调节机体免疫,反而会抑制免疫。

因此,激素治疗尿蛋白,只是消除一种肾病症状而已,在整个肾病治疗当中,并非主要任务。

二、血肌酐没你想象得那么重要

二、血肌酐没你想象得那么重要

血肌酐升高或降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功能的变化,但这种“反映”非常模糊。

因为血肌酐的高低,与饮食、运动、疾病、情绪等多个因素有关,肾功能只是其中之一,所起的作用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血肌酐并不能准确反映肾功能,甚至还不如血尿酸。

因此,血肌酐升高或降低,都不必过于激动,只将它作为一个普通症状来治疗即可。

三、千万不能中断治疗

三、千万不能中断治疗

大多数肾病患者将住院治疗视为一种不得不做的任务:不然尿蛋白怎么能转阴呢?

可是真的将尿蛋白3+顺利转阴,出院之后这些患者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又可以继续逍遥快活。对于医生来说,患者一旦出院就杳无音信,完全无法掌握病情变化情况,甚至肾病复发之后还会去找其他医生,根本无法做到治疗的延续性。

就好像学生每个学期都要转学,总是面对不同的老师,学习的内容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每一位老师的讲课进度、风格和侧重点都不一样,很难真正获得成绩提升。

当然,除非你是天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