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二十四才女之谢道韫

 小溪流水5VIMTY 2019-02-21

咏絮才女谢道韫

  “堪怜咏絮才”,《红楼梦》中的这句诗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咏絮之才”,成为后世人们形容才女的专用词。所以江湖夜雨这篇东西的副标题也叫做“咏絮女儿评传”。而此典故的由来,正是风华绝代,才惊四座的谢道韫。
  谢才女的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枭雄桓温(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名言就出于他口)这样厉害的人物对谢奕也很欣赏,尊其为方外司马。《世说新语?简傲篇》载:“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桓温)每曰:‘我方外司马。’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后至奕醉,温往主许避之。”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桓温和谢奕饮酒,谢奕喝醉了,大发酒疯,不顾上下尊卑的礼节,要强灌桓温酒,桓温受不了躲进内室,谢奕也追进去,桓温无法只好进了南康公主的闺房,这才算避开他。可见谢奕是个潇洒不羁的人,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他和权倾一时的桓温之间的关系大不一般。

 中国古代二十四才女之谢道韫 - 胡子 - 胡子的博客

    谢才女的叔父名气更大,是有名的谢安。淝水之战时,东晋迎战的只有八万多人,谢安就是总指挥。当时前秦大帝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五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南下侵晋,百万大军乌云一般地压向南方。苻坚狂妄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恐怕也并非全是大话。谢安却镇定自若,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淝水一战,杀得不可一世的符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前秦就此瓦解。这在历史上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汉人抵御胡人的诸多战例中不可多得的一次长志气的战例。所以后世狂放如李太白者,虽素有“天子呼来不上船”之傲,也对谢安崇拜的五体投地,李白一生最崇拜的就是谢安。
  在谢道韫的(堂)兄弟中,更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所谓“谢家宝树”,正是指谢家人才济济的青年才俊。封是谢万的儿子谢韶的小名,曾任车骑司马。胡是谢朗的小名,做官曾至东阳太守。羯就更了不得,他就是谢道韫的亲哥哥谢玄,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的主帅,把骄狂不可一世的苻坚大帝的百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当真有再造社稷之功。末是谢川,也颇有文才,只是早夭。
  这些是谢才女的娘家人,再看看谢才女夫家的名人:谢才女的公公是“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名气太大了,这个江湖夜雨就不用多介绍了吧。谢才女的小叔是王献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之类的书法也是闻名于世,为历代书法家景仰,而且《晋书》中称其“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他的容貌也是帅得惊动天子,以致于虽然王献之早已娶了表妹郗道茂,但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看上了他,硬是强迫王献之离了婚后和她成亲。王献之是个重情义的好男人,虽然不得不违心地娶了公主,但是一直觉得对不起郗道茂,病重将死时还说“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世说新语》)晋朝的公主之蛮横和唐朝有一拚,有的公主甚至惩罚自己的老公时,把老公剥光了衣服大冬天绑在树上,差点都要冻死。虽然没有听到过新安公主虐待王献之,但王献之年纪轻轻就死去了,看来也过得不开心。唉,原来不仅是“红颜美眉多薄命”,漂亮男生也危险啊。
  谢道韫的另一个小叔是王徽之,也是个出名的潇洒出尘的人物,李白有诗:“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就是说他的故事,王徽之(字子猷)有天雪夜里看着月色很好,就一边喝酒一边吟咏左思的《招隐诗》,这时想起老朋友戴逵(此人也是个牛人,是个有名的雕塑家),虽然戴逵的家离得好远,但王徽之脾气说去就去,马上乘船往戴逵家中奔去,过了一夜终于到了戴家门口,徽之却转身返回,旁人大奇,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另外他还对竹子爱得如痴如狂。有次他专程前往观赏一种名贵竹子,呆呆地看了一天,连主人的招呼也没听见,直到暮色渐浓,才恋恋不舍离去。走了一程,又觉余兴未尽,于是调转马头回来,见院门已关,他又透着门缝细细观赏。以后他游历四方,每次一住下,便立刻命人栽竹。朋友问他何必如此劳神费力,他仰天大笑,手指青竹说:“不可一日无此君!”这哥们确实是个性情中人。据说谢才女的叔父谢安,开始本想将谢道韫许给王徽之,不知怎么后来改了主意,江湖夜雨猜想可能谢安是怕这位兄台要进洞房时也来个“乘兴而饮,尽兴而醉,何必入洞房?”吧。
  所以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虽然也家学渊源,草隶皆工,并非庸俗之人,但和这些“人尖儿”比起来,就逊色了一些。据说谢美眉婚后一直不大满意,有次回娘家时,和叔父谢安诉苦道:“不意天壤之中,竟有王郎!”也就是说天地间怎么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啊!其实依江湖夜雨看,谢美眉也是有点过于挑剔了,如果让她看看朱淑真嫁的那种铜臭男人,或者其他的猪狗一样的臭男人,恐怕她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虽然谢美眉对男人有点洁癖性的挑剔,但是也由此可见谢美眉的高华气质。
当然,谢道韫为世人所仰慕,更重要的还是她本人就具有出众的才气。关于她“咏絮”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一家皆能诗,一日大雪,谢安首先吟咏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谢朗接着吟咏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这时谢道韫咏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故事在当时就传为美谈,咏絮也成为形容才女的典故。
不少地方叙述这个故事时,对谢朗的诗句进行了百般嘲笑,有的说:“这位老兄空中撒盐何故,难道想人工降雪?”。有的更说:“谢道韫的诗情才气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其实依江湖夜雨看,谢美眉这句确实好,但是谢朗所说的也不是差得一塌糊涂,和薛蟠等人作的诗那样糟糕。谢家宝树之称也不完全是广告词。撒盐一说,在雪下得比较小时其实也很形象,我们注意一下,有时候雪下的是那种小冰粒,倒很像盐。唐李贺也有诗云:“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不过一用盐字形容雪,气氛上就带了一种咸涩之味,而谢美眉的“柳絮因风起”,却是轻舞飞扬,潇洒飘逸,在崇尚洒脱出尘的晋代,当然更受推崇一些。其实历来咏雪者不少,都不同程度的透露出个人的一些气质性格,像金朝国主完颜亮,虽然历史上说他荒淫无度,但这首咏雪的词写得霸悍无比,倒是很有气势: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完颜亮《念奴娇》
  平心而论,这词写得不错,但看词中的挣断真珠索,散乱珠箔,鳞甲飞落之类的词却十分的狂野狰狞,谢美眉恐怕说不出口,后来的“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之类的虽然不如上一首雄奇,但也是从内向外透着一股豪气霸气。不过说起咏雪的诗句中透着美丽轻扬的意境,却只有谢道韫的这句最为出采。这也是谢美眉大家闺秀的气质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二十四才女之谢道韫 - 胡子 - 胡子的博客

     谢美眉咏雪只有这一句,未免有些遗憾,江湖夜雨找到一首谢美眉的《泰山吟》,大家欣赏一下: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清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当然,好多朋友读来觉得好像不如杜甫写泰山的诗更有韵味,但是我也说过,原来的诗词艺术一方面由于时代久远,我们读来有隔膜感,而且平心而论,这些诗就是没有唐诗成就高,但这不仅仅是个人才气的问题,也是时代的问题,就像唐朝的围棋国手顾师言什么的.
  在历史上有好多人,文采好,但是口才不行,比如我们上篇说的左芬的哥哥左思,就是那样的人,写文章行,但是坐谈立议,却笨嘴笨舌。这在晋朝是吃不开的,晋朝人崇尚清谈,常常是一个话题就分成正反两方就辩来辩去,好像现在电视上的大学生辩论一样。江湖夜雨从来不喜欢看这种节目,因为常常看着替他们着急,明明有好多的理由和证例,他们却说不出来,或者说得如隔靴搔痒,让人十分不爽。而我每次这样一说,家人却斥我为狂妄,因此一有这种节目我就走开。不过如果谢道韫美眉能来到今天参加辩论,那江湖夜雨应该是十分想听的。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中说“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这段说有次小叔王献之和人们辩论,处于下风,快理屈词穷了,谢美眉听到后,不觉心痒难扰,就让丫头告诉王献之,她想替王献之辩下去,于是碍于男女之防,就弄个青绫的帐幕遮住谢美眉,谢在帐后接着王献之的话题继续来辩论,谢美眉伶牙俐齿,舌灿莲花,说得这些须眉文士甘拜下风。谢美眉如果生在今天,去参加什么“挑战主持人”之类的节目,那擂主恐怕不作第二人想了。遥想谢美眉当年的风采,和武侠小说中的林朝英之类的压倒须眉的巾帼相比也是毫不逊色吧,但是,谢美眉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谢美眉的老公王凝之,虽然并不如王家其他兄弟出色,但也是个人才。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其实也不是庸才。我们知道晋朝虽然是个崇尚风流潇洒的时代,却也是个鲜血浸透,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的血腥时代,不信大家看看晋朝的那些名人,寿终正寝的不多,倒是多半都是无头之鬼。不幸的是,谢美眉的老公王凝之就成为其中的一员。这场横祸来自孙恩之乱,孙恩,当时煽动百姓作乱,四处攻州破府.不过这人对于谢道韫美眉一家来说,却是欠下了血海深仇。不单谢道韫的老公王凝之为其所杀,还有其堂兄弟谢邈和谢冲(谢安之子),而且淝水之役中大战符坚的谢琰(谢美眉的堂兄),也死于孙恩之手。有的文章见王凝之为孙恩所杀,就又嘲笑王凝之是草包窝囊废,其实也不尽然吧。
  孙恩冲进了会稽城,王凝之被砍去了首级,谢道韫听说听说丈夫和儿子都被杀后,悲痛之余却极为镇定,率领家丁和其他家人,想突围出城。但不幸和贼兵遭遇,但谢道韫显示将门虎女的风采,亲自抽刀砍杀了数名贼兵。虽然最终寡不敌众被贼兵所擒,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谢道韫并非林黛玉一般的弱不禁风的才女,而是文武双全,胆识过人的。孙恩本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但是出奇的是他见到气质高华不俗尤如观音菩萨一般的谢美眉时,却怎么也提不起屠刀来,而且在贼兵要杀谢道韫年方数岁的小外孙刘涛时,谢道韫说:“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意思是说,刘涛不是王家的人,如果你要杀他,就先杀我好了。史书上记载往往粗略,江湖夜雨想当时谢道韫说的肯定也不止这一句话,以谢道韫天下无双的辩才,肯定会有更精彩的妙语。所以大魔头孙恩被谢道韫说得回心转意,居然放了她和她的外孙。江湖夜雨看金庸小说中写香香公主的惊鸿一瞥就可以令清兵回军双方的千军万马撤兵罢战,韦小宝的一番妙辞就可以使有杀徒断指之仇的桑结喇嘛和他化敌为友,常觉得是小说家言,未必可信。现在看史载谢道韫的这番传奇经历,才想信世间确实有人身具观音菩萨一样的高华气质,让任何人都油然而生钦敬之心,口具苏秦张仪之舌,能说得江河倒转,雾散云开。
  孙恩之乱不久平息,谢道韫此后一直在会稽寡居,当时的太守刘柳闻听到她的大名,就想去拜访。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谢道韫却不是那种迂腐僵化的凡俗女子,大大方方地坐在帐幕中迎接他。刘柳虽然是行政一把手,但也恭恭敬敬地“束脩整带造于别榻”。就是说备了礼物,穿了整齐的礼服,坐在远远的另外一张榻上(据说宋时才有椅这样的家具,当时的人都坐在榻榻米上),态度是相当恭敬。谢道韫娓娓而谈,听得刘太守如坐春风一般,等他告辞出来后说:“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意思是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出色的人物(当然啦,数千年罕见的大才女),光是看她的语言气度(当然了,人家谢才女拉着幕布,没让他看容貌),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唉,遥想谢美眉当年的风采,真是向往啊。谢才女对于这个刘太守的感觉也不坏,她说:“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但是,大家可不要误会,江湖夜雨觉得谢道韫和刘太守之间这种感情是那种很纯洁的文友交往的关系,可谓是光风霁月一般的胸怀。其实一点也没有男女淫欲之情在内。说到这里,江湖夜雨却又暗自担心,只不定那天,来个猪头编剧无脑导演拍电视剧时,再据此给谢才女编排上一段无中生有的恋情,又得被他们气得狂吐鲜血。
  《世说新语》中还说过一个故事,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嫁到顾家。朱、张、顾、陆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可能是个尼姑吧),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就问这个“济尼”,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二人各有所长,大家都认为还算公允。其实济尼这人比较圆滑,两家都不得罪,但也确实说出了谢道韫和张彤云不同的特点,拥有闺房之秀的美女少妇海了去了,可谓车载斗量,历朝历代都有。但身为女子,“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者却实在千古罕见。所以谢道韫不但胜张彤云多矣,也超出了其他朝代的才女的气质。这也是和晋朝当时的风气有关的,我们知道,晋朝时的人,喜欢老庄,崇尚清谈,无拘无束,讲究个性的放纵和率真。多少乌衣子弟,裙展风流。服装上也是宽袍大袖,飘逸如仙。大家看金庸小说中的东邪黄药师的所谓“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语)的行为,其实就是本着晋朝嵇康、阮籍之类的狂放之士写的。所谓有“唐诗晋字汉文章”,晋朝的行书那是一绝,后人难以超越,而行书正是休现潇洒自在的风格的最好形式,所以有人说王羲之的行书天下第一,既有个人才气的因素,也是晋朝时代风气的影响。所以江湖夜雨觉得,在这样的一个风流清逸的年代,所出现的谢道韫这个气质如姑射仙人、胸怀如霁月光风的大才女,也是后世再也难得一见的。
  可惜谢道韫的诗文传世不多,除《泰山吟》外,还有一首《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虽然谢道韫的诗文传世很少,这两篇诗作也不是广为人知,众口相传。但是在千百年来人们的心中,这个冰雪一样高洁晶莹,柳絮一样轻舞飞扬的美眉早已成为才女的化身,让人无限神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