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怕拍X光片会影响身高的家长,以后不要再给孩子吃香蕉了!

 昵称62302827 2019-02-21

前几天,育儿群里的一位妈妈分享了她带孩子看医生的一件趣事。seo外链怎么发

小朋友咳嗽了好几天,一直没见好转,为了排除肺炎,医生要求拍个X光片。但是到了放射科,小朋友的“恐医”情绪一下子上来了,以为像打针一样会痛,嚎哭了半天也不愿意配合。

最后,医生跟小朋友讲:“这个机器是一个超大的“照相机”,我们要给来医院看病的小朋友建档案,所以要给大家拍照。你站在这里,我给你拍张照片就好了,一点都不痛哦。”

小家伙听了,果然不再抗拒,认认真真摆起了pose,还比出了万年经典的“剪刀手”。

于是,X光片硬生生拍出了喜剧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群里的妈妈纷纷说:“这个医生好机智”、“医生好有耐心”。

还有妈妈感慨她怎么就没有遇见这样的医生。她家孩子因为不配合,最后只能由大人抱着孩子拍片。

还有一位妈妈说,她有一次带孩子看牙齿,被告知需要拍牙片,虽然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拍了。不情愿的原因是,她听说拍X光片的辐射很大,对孩子不好。

接着其他妈妈你一言我一语:

“拍片影响孩子发育。”

“拍X光片孩子长不高。”

“辐射很大,放射科的医生很多都秃顶了。”

“听说辐射会引发癌症。”

......

一时间,凡是自家孩子有过拍X光片经历的妈妈,心里都毛毛的。

那么,拍X光片对孩子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

首先要明确的是,拍X光片的确存在辐射,但是大家没必要谈辐射色变。

因为辐射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周围的水、土壤、岩石、空气,甚至是大气层以外都有辐射。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每天就要被辐射包围着,这是避免不了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飞机,使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甚至抽烟等,都会受到一定量的辐射。这当中的部分辐射比X光检查的辐射还要大。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RPA)提供的信息,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2.5毫西弗左右,这个数值受地域纬度的影响而波动。其中大约80%来源于自然界,20%来源于人工辐射。

我们把生活中存在的辐射,列一组数据,大家就一目了然了。其中μSv(微西弗)是辐射计量单位,1000微西弗=1毫西弗,1000毫西弗=1西弗。

吃一根香蕉:0.1微西弗

全世界的天然辐射本底水平为:0.1~0.2微西弗 / 小时

正常人平均一天受到的背景辐射量为:10微西弗

10小时的航空旅行:30微西弗

每天吸1包烟:16000微西弗/年

福岛周围居民一生受到的辐射:10000微西弗

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人员每年受到的辐射:50000微西弗

空间站执勤的宇航员半年受到的辐射:80000微西弗

常玩电脑:1800微西弗/年

一次小于100毫西弗(100000微西弗)的辐射,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100-500毫西弗,人体没有感觉,但体内的白细胞在减少。

1000-2000毫西弗,会有轻微放射疾病的症状,如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减少等。

2000--4000毫西弗时,人的骨骼和骨密度会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极度减少,有内出血和呕吐现象。

大于4000毫西弗,有死亡危险。

2

再来看一看常见的医疗检查项目带来的辐射:

一次小牙片: 5μSv(微西弗)

一张全景牙片: 7μSv

一次牙科CT: 100μSv

一次胸部X光: 25μSv

一次四肢X光: 10μSv

一次胸部CT:6900μSv

医院所用的X线照射,剂量非常小,并且也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而且给孩子拍片时使用的剂量比成人的还要低,一般会减少到适合儿童所需的剂量(被称为儿童暴露剂量),所带来的辐射也是微乎及微,更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有辐射就抗拒检查,这些检查对于确诊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检查带来的辐射影响。

除了X光和CT,医院常用的检查还有核磁(MRI)和 B 超。这两种检查项目并没有用到X射线,更不用担心电离辐射。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下列事项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体所受到的辐射。

1、听从医务人员安排,在有防护的区域内候诊,看护好小朋友不要随意走动。

2、局部检查时,对孩子的眼睛、甲状腺、生殖器官等敏感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3、大人抱着孩子做检查时,大人最好穿防护服。

4、短时间内多次检查时,请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该检查项目。

看到这里,妈妈们是不是相消除了对辐射的恐惧?毕竟,很多食物都是有辐射的,就连我们常吃的香蕉也不例外哦。

做一次X光,也就相当于飞了一次长途旅行而已,没什么好担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