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衡量一个天子的标准除了过人的谋略和胸襟等,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条件就是过人的才气,否则便是有愧于龙椅的位置。那么若单单来论才气,可有不少的帝王名留青史;首先不能排除的就是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可谓是在文坛最火的一位了,他的词作题材广泛而享誉千古;再者还有那不是帝王却胜是帝王的曹操,其诗豪迈奔放,令人叫绝;以及乾隆、朱元璋等都是戴过皇冠,留有诗名的帝王。 ![]() 那么作为帝王,写的诗肯定都带有颇多的帝王风格,要么叹古咏今,要么霸气言志等等。而完全脱离帝王风味的诗还真的很少,所以今天这里诗巷就要跟大家分享一首士大夫风格的帝王之作;它的作者堪为无人不晓的人物,但是不知他的这首诗大家还是否有印象。 此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此诗就是寥寥几句便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它完全没有帝王之风味,皆因朴素深刻而流芳千古。 ![]()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简单了解一下诗的大意:孔子那时候究竟为什么而到处奔波,周游列国呢?鄹邑还在,山水也依旧,孔子的旧宅至今还靠着鲁王宫。当年他因凤鸟不来,自身命运不顺而惆怅,令他更伤心的是麒麟被害,道路艰辛不通。今天再看那祭奠还在两楹柱之间,该和他梦中景象一样吧。 ![]() 此诗是李隆基经孔子之宅时,为悼念孔子而作。对于唐玄宗李隆基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他是一位盛世皇帝,曾励精图治使得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也就是史上有名的“开元之治”。可惜的是在他执政后期因宠爱杨贵妃而疏忽了朝廷政事,再加上用人不当,奸臣勾结最终使鼎盛的唐王朝走向衰落。引发“安史之乱”断送繁荣盛世,也搭上了唐玄宗自己的性命。 ![]()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李隆基是一位著名的文艺天子,他在诗文音律方面都颇有造诣,这首诗就是很好的见证。此诗并没有对孔子出众的才华和品德去进行正面赞扬,而是从他的人生际遇来构思下笔。“何为者”“栖栖一代”通过设问的方式写孔子当时到处游走推行自己的思想,窘迫落拓的形象实在很不堪,但是他任然坚持了下来,心中的理想并没有改变。作者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赞扬了孔子坚忍不移的信念,更体现出了内心的敬佩之意,“士人风格”彰显无余。 ![]() 接下来的一句转移话题来写孔子的住宅:面貌如旧不曾改变。这里正好可以看出孔子在后世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因为崇敬他,所以把他的宅院保护得很好。此处看似偏写,实则还是在为主题服务,引发读者的想象力,手法高明独到。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二句才是对前面问题所作的回答。他为何四处奔波,原来是因为坚持理想却难以实现才去周游。但是这里并未直接说明,而是通过两则故事来证明。象征上古的祥瑞统治不曾出现,神兽麒麟被农夫打死,在这样的困顿中孔子终究没有放弃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实在难能可贵。所以,我们也该从中有所启发,有理想就要去付出行动,不轻易言败才能体现生命怒放的价值。 ![]() 最后两句是写孔子之梦。他有梦到自己在两楹间被人祭奠,由此可见孔子渴望实现理想的心情,他已把理想注入了自己的灵魂。而作者这里说孔子虽死理想却仍在,进一步赞扬他的理想确实值得坚持,满满的士人口语风格,全然没有帝王气息。“孔子之道从何处赞叹?故只就不遇立言,此即运意高处”是文坛对此二句的高度评价。 ![]() 此诗仅寥寥八句就概括了孔子的一生,语言精炼,结构严谨。以士人的口吻而发感叹是它最可贵的特点,故而从众多帝王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品。由此可见,那些华丽夸张或刻意求新的词藻未必能获得人们的肯定,而真正发自内心,有真情实感的简朴语言才是最有魅力的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