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这首诗字字千斤,仅开头一句便气势全出,读完后令人感慨万千

 江山携手 2019-02-21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与李白合称“李杜”;之所以说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主要就是因为他目睹了唐朝上层的腐败,经历了世间的无数坎坷,好多作品都是取材于眼前现实生活,充满爱国热情,风格沉稳,格调高昂,所以他还有“诗史”之称。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这首诗被尊称为杜甫作品中的“魁首”,仅开篇几字就气势全出,读懂这首诗也就读懂了杜甫,随即也会明白他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春望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城池已被叛军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已是春天时节,城中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面对国家的这种局面让人伤心万分,直感觉花儿也在哭泣,无限恨意不由自心而生,而鸟鸣竟然也令人惊心。烽火持续了三个月之久,难得的家书一纸可值万两黄金了。我的白发也是越抓越短,感觉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沦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到处一片萧条狼藉,杜甫亲眼目睹了这种凄惨的景象,心中生发无限感慨便留下了此名篇。

此诗开篇一句“国破山河在”笔调简直有惊世之力;国已破山河犹在,一个“破”字力量千钧,可谓统领了整首诗的气势、情感与意境!接下来继续写沦陷后长安的春色“草木深”,虽然如此,但是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反而显得格外荒凉颓败。往日繁华的长安如今竟然这般景象:只有山河、草木,其他的一切都变了,这里不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伤感,更是表达了对叛乱、杀戮的憎恨与愤慨。

中间两联对仗十分工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把作者的大局观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刻画,从大见小,以小衬大。伤心至极,感觉花儿也在流泪,鸟儿也惊心,作者又将人的情感移到花鸟之上,感染力倍增;接下来写到了烽火和家书。在这样硝烟弥漫的时候,家书是很难寄的,社会环境给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家书“抵万金”十分有力地把诗人内心的绝望和痛苦体现出来。

最后一句集中到“自我”上来,从“搔更短”的头发来刻画自己当时的样子,他是极度忧愁苦闷的,也是极度担忧的;这种心情不仅来自家书,更来自“国破”,皆是由叛乱局面造成。

这首诗格局高远,成了杜甫当时作品中笔调、情感最浓郁,思想最深远的一首,故而被称为“魁首”;而读完此诗,我们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一个爱国忧民的伟大诗人,读懂了他那高尚的情怀,所以杜甫被成为“诗史”原因现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附上杜甫另外一首与此诗有相同境界的经典作品供大家欣赏,以帮助我们充分解读诗人:

月夜

唐 ·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