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原创)杜甫这首诗,真实再现历史,向往和平安宁

 武当书苑 2019-05-29

本文参加了【诗韵中国】有奖征文活动

 


文|杜文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杜甫的这首诗真实再现了一个历史时代(安史之乱),全诗文字虽然不多,仅40个字,但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文字中景中有情,景中有意,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从字里行间透出忧国忧民的思想。


这首诗的前四句通过写山河、草木、花鸟,展现了一个历史真实的画面,用“破、深、溅泪、惊心”几个动感的文字,使景中有情,并用“感时、恨别”两个词语产生景中有意。再通过断“家书”,搔“白头”来借事抒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意境深沉,文字传神,通过强烈的反差来表达作者的心境,虽然“国破”,但“山河在”,可现状却是“山河破碎不堪”; 虽然“城春”,但“草木深”,其结果却是荒草遍野,一片凄凉景象。因为,这些草很久都没有人去管它们而任其野蛮生长。


全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忧”字、“苦”字,但诗人通过花草、树木、飞鸟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心境和忧思的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成白花就是“忧心伤感时见到花开,我就想流泪,别离家人时听到鸟鸣,也让我心有余悸。”诗人情感描写细腻真切,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忧国忧民的情感。言外之意,这场战争不得人心啊!


不仅如此,因为战乱,通信阻隔,传递一封家书几乎抵得上“万金”,亲人之间音信全无,岂不让人忧虑,这场战乱何时是个头啊?!只希望尽快结束,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忧虑,实在没办法,诗人只好天天抓早已花白的头发。可最终结果呢,因愁闷心烦,致使白发不断脱落,变得疏稀,甚至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诗人杜甫是这样的忧思愁苦,那其他的老百姓能有两样吗?战乱让百姓民不聊生,反衬出和平安宁是那样的珍贵美好和令人向往。



欲知杜甫为何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诗篇,需得了解杜甫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


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于次年三月(757年)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冷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诗人身处逆境,睹物思人,忧国忧民,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千。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中唐后期,适逢唐玄宗玩乐,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唐朝正经历由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多事之秋时代,因为这个特殊的时代,这为杜甫成为一个中国古代伟大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提供了历史条件。后世也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因为时代和诗人文采等原因,杜甫的诗歌既反映民生疾苦,又很贴近现实,写情写景,生动感人,诗情画意,文采飞扬,著有《杜工部集》,留存下来共有约1500首诗歌,故历史上将诗人杜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又被称为“诗史”,是对时代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再现。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因为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杜甫的这首短诗,不仅反映了一个动荡时代的特殊事件(安史之乱),而且诗人是那样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与安宁的幸福生活,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怀,也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的心声和愿望。正如这首诗歌的名字《春望》,一个“望”字,饱含万千思绪和情意。这也正是杜甫的诗歌能接地气,反映时代的呼声,使得其诗歌能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9.5.28      书馆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