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杜甫诗歌人民性特征

 郑帝新媒体策划 2015-12-14

 
                                                文/编客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闻一多称赞他是“中华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伟大的一道光彩”。杜甫是一个以大量诗歌抒写人民生活的诗人,他是诗歌之集大成者,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出生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他享有“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特权。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由盛转衰发生了急剧转变,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安史之乱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杜甫也卷入生活的底层,在这历史危难之中,经受了思想、生活的磨砺 ,切身体会到人民的苦难,使他可能描绘出时代的苦难图画,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多,但他看到了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杜甫则不论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秦伯》),杜甫却不论在位否,都关心国家政治。儒家一面谈“节用爱人”、“民为贵”,一面又轻视劳动及劳动人民,杜甫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穷年忧黎元”(《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他的中心思想;“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浴淳”(《奉赠韦左丞丈二使二韵》),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他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他的诗,把自己对生活和感情的表述,与对人民的命运遭遇交织在一起,真实生动、广阔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气魄宏大而又具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杜诗不仅是诗人心路历程史,也是唐代社会的形象史。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一特征。《兵车行》中“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站在人民百姓的角度具体地写下了人民所遭的灾祸,深刻地反映了武皇开边、强逼百姓从军的惨状,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的双重灾难。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全军溃败。为补充兵力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此时,杜甫由洛阳去华州,经潼关,目睹事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形象地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和人民的困难无告。《石壕吏》写一老妪,二儿战死,一儿戍边,老妪被逼去。《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妻,新娘送新郎当“征夫”,新娘独自悲叹“结发为夫妻,席不暖君床”。“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杜甫的诗记下了这些史书不载的细节,发出了百姓的哀怨,警告后世,表现了杜甫如椽之笔的巨大力量。杜甫一生生活在贫困之中,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杜甫流寓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筑草堂。秋天就遭到大风雨的袭击,在大风卷走茅草、屋漏沾湿的苦况中,由自己的苦难联想到广大流离事失所的人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怀,表现了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儒家仁爱思想的杰出体现。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杜甫有许多吟咏祖国山河的诗篇,如描写泰山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描写洞庭湖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袁枚说:“江山也要伟人扶”,杜甫许多吟咏祖国山河的诗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的祖国增添了壮丽的色彩。千古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写于国家被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处于分裂的状态 ,山河依旧春城残破,遍地衰败,这种情景使杜甫看见花鸟这些本来使人轻松愉悦之物,都感到它们有如自己的感情,花为国破流泪,鸟为衰败惊心,把自己的伤心移于物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唐军收复洛阳、郑州、汴州等地的消息传来时,杜甫“喜欲狂”的心态。他人已白首,但仍作青年所为,要放歌、纵酒,并且立即想到要回家乡。后代诗论者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由此可见,杜甫的哀哭是因为国破,喜狂是因为国家的胜利。

 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强烈的憎恨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三个特征。杜甫许多诗中都对上层统治者的横行、宦官奸臣的强行,表示了自己的憎恨。在《丽人行》中诗人写到:“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赐名大国”四字讽刺天子的滥封号:她们凭什么功绩晋封大国呢? 末句“慎莫近前丞相嗔”,一面表达出都统治者的憎恨,一面把话说给被统治阶级压迫的人民,揭示出阶级对立的情绪。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统治阶级声色享受的生活极力渲染,最后逼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震撼千古的名句,他是用仇视的目光对待那些奢糜的生活的。在《哀江头》中诗人直接揭露唐明皇。“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运用汉朝班婕妤拒绝同汉武帝同辇的典故,指明唐明皇和杨贵妃为末主所为,才人仰射飞鸟,去博得杨贵妃一笑,这些放纵的生活种下了国破的祸根。

 对在社会最底层的身受着双重压迫的妇女的同情,是杜诗人民性的第四个特征。杜甫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不断扩展着他的眼界,他注意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身受着双重压迫的妇女的的不幸遭遇。在夔州时,曾写了一篇反对男尊女卑的习俗的《负薪行》。“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她们终生的苦难是不难想象的,只有把她们的青春岁月埋葬在声声长吁短叹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特别标出“土风”二字,可见杜甫对这样重男轻女的习俗是不赞同的,并且由此可以了然他为什么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移风易俗的抱负是为人民的。“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话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四生射利兼盐井”体现了诗人对妇女的深切同情。句末以质问之辞作结,正激于对社会上不平事的义愤。“面妆首饰杂啼痕,地偏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

 杜甫对统治者的憎恨与对人民的热爱是分别的很清楚的,也是互相结合的;他的一支诗笔,能作无情的讽刺,也能作深情的爱抚。一位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诗人,必然走现实主义的道路。他既走向人民,也就比较地能够认识真的现实,结合人民的爱憎与悲喜,从事的创造。作品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是互相结合渗透,不可分割的。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周代民歌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方法,加上自己的特点,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一个新的更成熟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