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企业老板,“管”得越少“理”得越清,业绩越好!

 信望爱abc 2019-02-2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管理原则就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也就是说企业老板只管自己该管的事。

最理想的管理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也就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管理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前提就是老板对员工做到充分信任。建立和培育信任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文化的融合

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会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的船只,如果水手们都是各自向着自己的方向,那么能够风雨同舟吗?

要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理解,就必须根据客观环境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建立起企业强有力的文化及理念,使员工达成对企业文化的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信任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二、自由交换意见

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会议作为老板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途径,以此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对组织的忠诚感,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同时,应当及时让员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并利用一切机会强调工作目标。

另外,还应该鼓励公开讨论,鼓励员工在组织中发挥其专业技能和特长,并保证所有的建议都得到应有的重视,记录所有意见并给予评估,对于无法采纳的意见,应当很得体地予以处理,并给出充分的理由进行解释。

三、感情疏通

人是有感情的,组织与员工之间有情感关系,如果双方感情好,任何事情都好办,感情不和,就会造成阻力。

因此,应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协调,善于运用感情疏通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把对方都视作“一家人”,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所谓信任,既有情感的信任,也有制度的信任,情感的信任是低端的,高端是根据契约的关系形成的信任。人和人之间毕竟是有感情的,无论是制度框架下还是其他形式下的信任,离不开感情这个因素。

但是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情感与制度分开来,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健康地发展。

四、是注重结果

工作结果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就如同进行越野比赛,只要把起点、终点和比赛路径确定下来,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拼搏。

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自然会看得清清楚楚。公司给予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则回报公司极大的努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把实现结果的过程交给部下,又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部下,实在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让管理进入一个自我控制的管理状态。所谓“君忙国必乱,君闲国必治”,最少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