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引申义4:暗

 爱雅阁 2019-02-22
暗     àn  


作者:周建伟



暗,小篆图片,左方图片是“日”,太阳是古时最大的光源,这里的“日”,表示的是“光线”。右方图片是“音”,表示读音。暗,本义是光线微弱,即昏暗。

隶书继承小篆
图片,写作图片

楷书继承隶书
图片,写作图片



暗,本义是光线不足,昏暗(形容词)。
《吕氏春秋·精谕》:“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燎烛。”



“光线不足,昏暗”,会导致“看不清楚”,“眼睛看不清楚事物”比喻引申为“脑袋想不清楚问题、事情”,即某人“糊涂、昏乱、愚昧”(形容词)。
《荀子·天论》:“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光线不足,昏暗”,也会导致“眼睛看不见事物”,因为别人看不见”,所以“众人不知道他、没人认识他”,因此引申为“不显达、不闻达”。
《文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时暗而久章者,君子之真也。”
李善注引项岱曰:“时暗,未显用时也。”


“眼睛看不清、看不见事物”引申为“视力差”(形容词)。
南朝陈沉炯《长安少年行》:“泪尽眼方暗,髀伤耳自聋。”


世界“昏暗”的原因是因为“太阳下山了”,因此引申为“夜晚”(名词)。
《晋书?职官志》:“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


“光线不足,昏暗”,也会导致“眼睛看不见事物”,引申为“故意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发现、知道”,因此引申为动词“隐蔽、遮蔽”(动词)。
南朝梁刘孝威《妾薄命》诗:“严霜封碣石,惊沙暗井陉。”


太阳下山了,天空渐渐从光亮的白色变成昏暗的黑色,即天色从浅到深,因此“暗”引申为“颜色幽深”(形容词)。
唐温庭筠《寒食日作》诗:“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被紫袍。”


“故意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发现、知道”引申为“不让人知道、发现的情况下去做某事”,即副词“暗地里、私底下”(名词)
唐白居易《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


 

 

文字图片来源:
小学堂
http://xiaoxue.iis./yanbian
书法字典网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