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2-22

故宫中轴线,古都中轴线的核心地段

许多人都熟悉,无论是元大都,还是明清北京城的格局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实际上并非一条画在地面上的线,它是一条看不见,但决定了中轴和两侧建筑朝向。大殿、龙椅的朝向,也以中轴线为准。

在人们印象中,这条轴线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即与某条子午线,也就是经线重合。精确地测绘则告诉我们:这个印象是错误的。当然,在方向标准的地图上,我们肉眼仔细看,也可以看出有偏差。

中国城市的中轴线,目前发现最早的实践案例是北齐时期的邺城,遗址在今河北省最南端漳河畔,临漳县的平原田野上。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邺城模式”问世之后,中国历代皇规划时多有中轴线。隋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无不如此。

北京的南北中轴线,依旧作为活着的遗产,留存至今。梁思成曾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书如此描述中轴线:

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公尺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的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北京中轴线及附近文化景观示意图|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歪了?

2004年,时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夔中羽参加设计航拍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时,对着眼前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北京航空影像图》仔细端详,突然觉得哪里有些异样。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中轴线是歪的 制图:大地理馆

让他感到惊异的是,北京城市中轴线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略有偏离。他首先排除了古人测绘误差的可能,因为:从北朝邺城,隋唐长安、洛阳,宋代开封等古都的中轴线,都是正南正北的,元代刘秉忠负责设计的元上都中轴线也没有偏差。

什么?故宫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制图 大地理馆

贯穿北京全城 的中轴线

地面上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标志

葵先生后来发现,北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的中轴线正对着元上都的方向。

元世祖忽必烈时,刘秉忠与郭守敬两位古代“规划师”,在金中都东北方建设了元大都,其设计的中轴线长3.7公里,这是中轴线的1.0版。

明朝永乐年间,在元大都的城市中轴线,并修建紫禁城,开始营建皇城,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向南推2里,至此,形成明北京内城,此时的中轴线,长4.78公里,为中轴线2.0版。

明嘉靖年间,增建北京外城,中轴线向南拓展至永定门外,中轴线延长为7.86公里,这是中轴线的3.0版。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中轴线向北延伸至仰山脚下——仰山之名与古城的景山相对,一景一仰,互相附和,这是中轴线的4.0版本,长度达到了25公里。

随着首都建设的日新月异,未来的中轴线,很可能继续向南延伸,甚至可能延伸至新机场所在的永定河畔。

北到仰山、南到永定河畔——这个巨无霸的中轴线,应该被视为北京中轴线的5.0版。

故宫紫禁城中轴线,为什么歪了?

有历史学者解释,这可能是元代开国者忽必烈有意为之,体现两个都城的方向统一。明代所建北京城,北部就在原址重建,当时并未发现。

这只是北京和故宫中轴线偏离原因一种解释,其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