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把准《课标》学段目标 (一)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1.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细微处、反复抓、课内外一起抓) 2.抓好生字、新词的学习(字音、字形、字义、字文化、记字法) 3.抓好对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4.抓好对学生基本读书方法的指导。(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学习默读、学习交流) 5.抓好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诗文名句的积累。 (二)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1.抓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加强朗读,训练默读,要注意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提取、分析、归纳信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三)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第二学段基础上增加) 1.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概括段的意思,了解段的叙述顺序,学习构段的方法。)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二、研读教材题材特点,恰当选用阅读方法。 (一)记叙文的阅读。 (1)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1.学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阅读时,抓住这些细节描写仔细阅读,有助于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分析典型事例。写人离不开记事,把人物置于事件之中,人物的性格、品质、个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2)记事类文章阅读方法 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三种:即顺序、倒叙、插叙。 3.分析具体事件,即明确写了什么事,通过具体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 (1)抓住景物特征。构成景物的一般特征有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阅读时要抓住体现景物特征的语句去体验和感悟。 (2)明确描写的顺序。写景顺序一般分: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以景物类别为序。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寓景于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阅读时要体会作者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结合修辞方法,品味文章语言。 (三)状物类文章阅读方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工艺品、玩具、文具等的文章,要了解所状物的形状、构造、用途等;描写动物的文章,要了解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等。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状物文章抒情的几种常见方式为:借景抒情,即借助描写的事物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借物喻理,即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写,来阐明一个道理;借物喻人,即以描写某一种事物的突出特性为主,借以产生联想和类比,赞美具有同样品质的人。 (四)说明文阅读方法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2)理清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了解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五)古诗文阅读方法 (1)古代诗歌的阅读方法 1.掌握字音,读出节奏。古诗中有些字的读音和普通话中的读音不一样,要特别注意这类字的读音。 2.推敲字义,理解诗句。要结合注解和工具书,正确理解诗句意思。 3.理解全诗,体会情感。透过诗歌创作的意境以及寄意深远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文言文阅读方法 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准确的进行诵读。 2.翻译文言文内容。弄清古今异义,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注意文中的倒装句和省略句。 3.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六)童话、寓言的阅读方法 (1)童话的阅读方法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2.了解故事中的人和事,弄清故事的情节。 3.领悟童话故事揭示的道理。 (2)寓言的阅读方法 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2.把握作者的立场。 3.归纳寓意,明白寓言所说明的道理。 三、根据目标教材特点,合理分解课时任务 (一)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第一课时: (二)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1.学习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3.初步理清文章的条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多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第一课时: 1.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3.理请文章的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引领学生个性阅读,提炼总结阅读方法。 (1)理解句子的方法 1.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3.结合句子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理解句子。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 5.结合词句的感情色彩理解句子。 (2)划分段落和层次的方法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段落。 2.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段落。 3.按照地点的转换划分段落。 4.按照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划分段落。 5.按照总起分述的方法划分段落。 (3)概括段意的方法 1.找中心句概括。 2提炼主要意思法概括。 3.关键词句串联法概括。 4.段意相加法概括。 5.列小标题法概括。 (4)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1.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学习归纳。 3.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归纳。 4.通过文章的中心句归纳。 5.结合主要事件归纳。 6.透过文章的题目归纳。 五、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一)预习五读法 一读:标出自然段,用不同符号圈画出两类生字,并加上拼音。认会二类字。学习一类字:组词 (提倡组新词)写出与一类字易混的同音字、形近字以及课文中的多音字。 二读:查字典理解课文中难理解词语,画出文中有特点的词语积累。 三读:画出文中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次,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中心句等。 四读:写写每段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读:认真阅读大册的“信息提炼”部分,并通过多种渠道收 集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 六、提升课外阅读品质,拓展阅读研究路径 海量阅读: 1.研究单元主题阅读, 2.研究组诗阅读, 3.研究群文阅读, 学习对比阅读,探究阅读方法,我永远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