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马献忠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编 辑:温鑫鑫 ()西 视频导读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如没有禁忌证,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使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并发症。本文就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技术中一些陷阱及技巧进行讲解。 长按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重点一: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十个注意点
重点二:影响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因素
其中前2个是无法改变的,而后3个则由术者决定。本文推荐,所有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选用髓内钉治疗。 重点三:闭合复位常用工具 如图1所示,Schanz钉,和Schanz钉搭配使用的T型扳手,点式复位钳,骨盆复位钳和顶棒。 图1 闭合复位常用辅助工具 重点四:复位体位的摆放要点及技巧 患者在牵引床上的体位摆放和C型臂的摆放如图2所示。注意图中三个红圈所示,患侧上肢应进行屈曲内收悬吊固定,避免阻挡导针和髓内钉的插入;患肢牵引完毕后,处于正中体位;健侧肢体处于截石位。肢体摆放如图3所示,在牵引过程中,尤其要避免躯干部位跟着患肢一起摆动,影响导针和髓内钉的插入。 图2 体位摆放大体观 图3 肢体摆放示意图 重点五:蜂窝导向器的使用 透视过程中,发现导针位置不满意,如稍偏外时,可利用蜂窝导向器进行微调,在偏内侧的孔内重新插入导针完成位置调整。 图4 蜂窝导向器的使用 重点六:处理假性扩髓的方法 导针插入位置满意,但是在扩髓时,会出现如图5所示问题,骨折近端发生向内向上的移位。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扩髓时只对骨折线外侧进行了扩髓,而骨折线内侧皮质(如图5右图所示的红色部分)没有进行扩髓。我们将这种扩髓称为假性扩髓,即只对外侧皮质进行了扩髓。 图5 假性扩髓 三种可以解决假性扩髓问题的方法:
图6 假性扩髓的解决方法 重点七:具体复位操作技巧 首先是传统的外展外旋位牵引患肢,之后内收内旋进行复位,该方法可复位80%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对于股骨近端前内侧复位不佳的病例,可利用骨钩或血管钳,对股骨近端前内侧进行下压、外拉等操作辅助复位(如图7所示)。 图7 骨钩/血管钳技术 对于股骨近端向内向上的移位,也可以采用骨盆复位钳或大号的点式复位钳,进行钳夹复位(如图8所示)。 图8 复位钳技术 对于骨折端的上翘,可以利用顶棒技术,如图9所示。侧位像上,股骨近端皮质上翘(图9左),利用顶棒顶柱上翘的骨块用力下压(图9中),完成复位(图9右)。 图9 顶棒技术 髓内钉插入困难时,一定不能利用锤子进行敲打,否则极易造成医源性骨折,一定要寻找无法插入的原因。术前应测量髓腔粗细,尤其对矮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术中的内固定器械要准备充分,以防髓内钉插入不合适时,需更换不同长短、粗细的髓内钉。 重点八:髓内钉的选择应遵守“非长即短”的原则
图10 中间长度髓内钉失败病例 总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针对复位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辅助工具进行辅助复位,如仍不满意,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不能一味追求微创闭合复位。在内固定的选择上,要遵守“非长即短”原则,防止术后发生内固定周围骨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