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复位技巧和内固定选择陷阱

 西安国康马YH 2019-02-22

作 者:马献忠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编 辑:温鑫鑫   ()西


视频导读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如没有禁忌证,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使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并发症。本文就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技术中一些陷阱及技巧进行讲解。


长按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重点一: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十个注意点

  1. 注意尖顶距,要求TAD<25mm;

  2. 没有可靠的外侧壁支撑,就不能使用DHS;

  3. 不稳定型骨折,要采用髓内钉固定;

  4. 注意股骨干前弓;

  5. 在大转子顶点进行扩髓时,要在顶点略偏内一些;

  6. 必须先复位骨折,才能开始扩髓;

  7. 髓内钉应使用手旋转手柄插入,避免使用锤子打入;

  8. 避免骨折近端的内翻成角畸形-注意转子顶点和股骨头中心点的关系;

  9. 如果骨折固定后存在轴线或旋转方向的不稳定,髓内钉远端应进行牢固可靠的锁定;

  10. 使用髓内钉时尽量避免骨折的过度牵引。


重点二:影响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因素

  1. 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症、骨质量等;

  2. 骨折类型;

  3. 内固定的选择;

  4. 复位情况;

  5. 内固定与骨的位置。


其中前2个是无法改变的,而后3个则由术者决定。本文推荐,所有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选用髓内钉治疗。


重点三:闭合复位常用工具

如图1所示,Schanz钉,和Schanz钉搭配使用的T型扳手,点式复位钳,骨盆复位钳和顶棒。

图1 闭合复位常用辅助工具


重点四:复位体位的摆放要点及技巧

患者在牵引床上的体位摆放和C型臂的摆放如图2所示。注意图中三个红圈所示,患侧上肢应进行屈曲内收悬吊固定,避免阻挡导针和髓内钉的插入;患肢牵引完毕后,处于正中体位;健侧肢体处于截石位。肢体摆放如图3所示,在牵引过程中,尤其要避免躯干部位跟着患肢一起摆动,影响导针和髓内钉的插入。

图2 体位摆放大体观


图3 肢体摆放示意图


重点五:蜂窝导向器的使用

透视过程中,发现导针位置不满意,如稍偏外时,可利用蜂窝导向器进行微调,在偏内侧的孔内重新插入导针完成位置调整。

图4 蜂窝导向器的使用


重点六:处理假性扩髓的方法

导针插入位置满意,但是在扩髓时,会出现如图5所示问题,骨折近端发生向内向上的移位。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扩髓时只对骨折线外侧进行了扩髓,而骨折线内侧皮质(如图5右图所示的红色部分)没有进行扩髓。我们将这种扩髓称为假性扩髓,即只对外侧皮质进行了扩髓。

图5 假性扩髓


三种可以解决假性扩髓问题的方法:

  1. 如图6左图所示,将进针点由红色部位,内移到绿色部位,适当的内移进针点,实现对内侧皮质的扩髓;

  2. 利用血管钳将扩髓钻用力向内侧推,使其在扩髓时能够扩到内侧皮质,如图6中图所示;

  3. 可适当过度牵引患肢,如图6右图所示,过度牵引后,扩髓钻即可首先接触到内侧皮质,对其完成扩髓操作。

图6 假性扩髓的解决方法


重点七:具体复位操作技巧

首先是传统的外展外旋位牵引患肢,之后内收内旋进行复位,该方法可复位80%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对于股骨近端前内侧复位不佳的病例,可利用骨钩或血管钳,对股骨近端前内侧进行下压、外拉等操作辅助复位(如图7所示)。

图7 骨钩/血管钳技术


对于股骨近端向内向上的移位,也可以采用骨盆复位钳或大号的点式复位钳,进行钳夹复位(如图8所示)。

图8 复位钳技术


对于骨折端的上翘,可以利用顶棒技术,如图9所示。侧位像上,股骨近端皮质上翘(图9左),利用顶棒顶柱上翘的骨块用力下压(图9中),完成复位(图9右)。

图9 顶棒技术


髓内钉插入困难时,一定不能利用锤子进行敲打,否则极易造成医源性骨折,一定要寻找无法插入的原因。术前应测量髓腔粗细,尤其对矮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术中的内固定器械要准备充分,以防髓内钉插入不合适时,需更换不同长短、粗细的髓内钉。


重点八:髓内钉的选择应遵守“非长即短”的原则

  1. 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推荐选用最短的髓内钉即可;

  2. 如果对骨折的稳定性有疑问,应选用远端可达股骨髁部的长髓内钉;

  3. 对于不稳定骨折:逆粗隆间骨折、横行骨折、内侧壁缺失、骨折线延伸到粗隆下的骨折,应采用远端可达股骨髁部的长髓内钉;

  4. 慎用中间长度的髓内钉(240mm-300mm),因该长度的髓内钉,其远端位于股骨干前弓部位,国人股骨干前弓角度过大,远端位于该部位时,容易造成该部位应力集中,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且一旦遭受轻微的外力,很可能造成股骨干前弓部位发生骨折。如图10所示,该病例髓内钉远端位于股骨前弓部位(图10左2图),该部位应力集中,术后跌倒发生内固定周围骨折(图10右2图)。


图10 中间长度髓内钉失败病例


总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针对复位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辅助工具进行辅助复位,如仍不满意,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不能一味追求微创闭合复位。在内固定的选择上,要遵守“非长即短”原则,防止术后发生内固定周围骨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