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聚焦当代艺术名家—— 王长龄

 泊木沐 2019-02-22

王长龄,北京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坚持自学,涉猎广泛,先后自学中国水墨画中的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人物、山水画。后学素描、水粉画、油画。自学过程中曾受到著名画家广军指点,也曾参加山水画家王中年指导的山水画班学习。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大赛并获奖。其中山水画“毛泽东诗意”被中国抗日纪念馆收藏,部分作品被选入各种典藏画册中。

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协会会员、北京三希堂艺术院书法师、北京西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城区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

青绿氤氲岭南风 翰墨功随二王宗

——记著名书画家王长龄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论书画同源,有千古缄言,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篆,六法原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通。当代艺坛门类细分,书法同源虽然是真理,但是能像著名书画家王长龄前辈这样依同源之论,而成两门通修大成造诣的艺术家,越来越少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老师书画同功的造诣,恰是书画技法归于传统,书画文化复兴于时代的典范。

王长龄作品赏析

他的绘画修养,界域非常广博,打破了油画、中国画、水粉、水彩等诸门画艺的技法隔阻,而是技通四门,各得精髓,然后融会贯通,酝酿精致,让笔墨站在随意时代的高度,从技法上打通中西绘画通能的路径。所以他的山水画形韵双佳,美轮美奂,形态的天工不但源出于中国画的线性写意,也源出于油画的光影透视,在技法上形成了以形态绘天然的纯熟境界。

站在中国画传统的角度来看,他的山水构制骨法用笔的力道非常明显,处处见笔势,交待清楚,绝不含糊,粗细长短,擦皴勾勒,极其合意山水的质感,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的稳定性,精确地构画出山势的泰然雄迈,正是得笔法者得山骨的英杰,而这种劲笔显骨的磨砺所得,就是书法功力的悄然迁移,所以看他的山水创作,会有动逸尚品的线条书写性,当然是功于传统的正宗。在书写性的绘制过程中,他所显观的山水质感,正是自然的脉动节奏,执笔画山水,也是书法大家用线性的流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物化。依心执笔,心笔合一,独显魅力,传统深功。

王长龄作品赏析

从墨色上来论,他的山水画属于青绿氤氲的岭南派,用清墨辉彩表达南国山水云蒸霞蔚的淋漓风貌,非常到位,也相当显韵。精通水、墨、彩的相互渗化,破墨之法应用非常精致,湿画之功,超乎想象。这种兴起于宋代的破墨绝能,是文人画的核心技法,或以水破墨,或以墨破彩,或以焦墨破淡墨,王长龄先生都是娴熟掌握,自由调度,清亮而不显浊浑,就算是施宿墨显雄浑,也不会因为墨质的粗厚而显成画质的呆板,宿墨的划痕粒状,正是他突显山质品格的秘籍。破墨、宿墨,再加上胶墨透明的巧妙运用,让他的山水画在色韵的表达语言上极其丰富,山水气息,尽因墨色双成,五色兼生,儒雅显观,气韵生动。近观青绿黄绛岭南风,远观丘壑漫畅云间渡,山自青青水自流,俊雅秀润。这悦目赏心的岭南生机正是关山月的韵味复成。

王长龄作品赏析

王长龄作品赏析

王长龄作品赏析

青绿氤氲岭南风,翰墨功随二王宗。他的书法功修于碑帖,诸书皆修,又精湛于行书一体,执笔写潇洒,正是以二王的快意爽约为核心建立起的正宗翰墨体系,用笔时侧入中行的运笔要领是出神入化的境界,推动着墨韵向流畅风雅的方向进行,结体重心稳定,形态正欹,字字风动,与山水一样同显生机。每一幅作品,都追风王羲之舒雅写兰亭的状态和境界,状如缎飘,意如云涌,书法功修到这等境界,可谓文人修养倾意笔墨的品格印证,大手笔总是这般风度翩翩,畅意抒怀!

王长龄作品赏析

王长龄作品赏析

王长龄作品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