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安东老王 2019-02-22

太原崇善寺大悲殿

  安东老王编录

年代: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筑类型:木构大殿;文物保护级别:2013国保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崇善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隅。寺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太原崇善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楼、东西厢房和大悲殿。时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千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大部建筑毁于火灾。现仅存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将太原各寺院的佛经卷汇集于此。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理的宋、元、明版《大藏经》亦保存于此,计有善本二万余件;非善本也有万卷。为我国藏经保有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大悲殿是崇善寺主体建筑,座落于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檐装有隔扇,后面安有板门。殿顶黄绿色琉璃剪边,大殿两侧有钟鼓两楼和廊庑相衬,殿前又有两棵古树相映,格外幽雅庄重,瑰丽壮观。殿内中央神台上供奉着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为明初塑造。
  此殿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的大悲殿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前上檐牌匾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斗拱层叠壮丽非凡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下檐柱间及辅间斗拱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山面下檐斗拱全貌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上檐东南转角斗栱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柱间斗拱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东侧山面下檐斗栱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前斗栱 饰有彩绘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大悲殿角梁、转角斗拱全貌

瓦作精美顶饰壮观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木门窗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后门

寺山门前双狮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崇善寺山门外的铁狮子。

殿内雕塑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尊明代佛像之一的千钵普贤菩萨

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明代)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